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4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44篇
耳鼻咽喉   19篇
儿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47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146篇
内科学   64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37篇
特种医学   24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84篇
综合类   209篇
预防医学   47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66篇
  4篇
中国医学   61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69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 毫秒
11.
硬膜外自控镇痛技术(PECA)是一种应用具有感觉神经阻滞分离特性和更低的心脏毒性的新型麻醉药-罗哌卡因对进入正规产程的孕妇进行椎管内阻滞麻醉来消除或减轻分娩疼痛的麻醉技术.同时应用自控镇痛泵.由孕妇自己控制一定范围内药物的进入,在解决疼痛的同时,也有一定的心理治疗效果.而系统合理的护理能够指导孕妇选择正确的镇痛时机,促使无痛分娩顺利进行,保证良好的分娩结局,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骨骼肌组织对鸡胚背根节细胞GABA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长满 《解剖学报》1997,28(4):374-378,I008
采用在体和离体实验及随后的免疫组织化学方法。了周围靶组织对鸡背根节(DRG)内GABA细胞发育的影响。在胚胎6d行鸡胚单侧右后肢切除后12d切除侧后肢缺如,其DRG明显小于对照侧,其细胞数量也明显少地对照侧。实验侧的DRG细胞均呈GABA阴性,而对照侧有7.0%的感觉神经细胞为GABA阳性。在L4-S1脊髓边级切断右侧脊神经根后12d,DRG的形态无特殊异常,GA-BA免疫反应细胞的出现率与对照侧  相似文献   
13.
不同全麻药对小鼠周围神经电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全麻药对小鼠周围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的影响。方法:将50只小鼠分为5组,分别是用α-氯醛糖、戊巴比妥钠、氨基甲酸乙酯、水合氯醛、氯胺酮进行腹腔麻醉后,测定坐骨神经感觉神经动作电位(SNAP)和腓肠肌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并比较其潜伏期、波幅、传导速度。结果:氯胺酮组的SNAP和CMAP的传导速度都最快,而α-氯醛糖组的SNAP的潜伏期、波幅、传导速度都最差。结论:在实验性研究或临床应用周围神经电生理检测时,选用氯胺酮或戊巴比妥钠麻醉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4.
心壁内P物质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的来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殷树仪  李光千 《解剖学报》1989,20(3):260-263
  相似文献   
15.
人参茎叶皂苷对大鼠实验性坐骨神经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①目的探讨人参茎叶皂甙对周围神经损伤的保护作用.②方法以Wistar大鼠坐骨神经捻挫为动物模型,用人参茎叶皂甙给大鼠灌胃,于周围神经损伤后不同时期检测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及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FI).并进行形态计量学图像分析.③结果周围神经损伤后2周SCV、SFI及有髓纤维的密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④结论人参茎叶皂甙对促进大鼠实验性坐骨神经损伤后有髓纤维的再生具有一定的恢复作用.  相似文献   
16.
尹致文  罗平 《天津医药》1999,27(8):469-471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心脏自主神经与感觉神经病的关系。方法:用Biomedical System动态心电图仪对57例糖尿病患者进行24小时心率变异时域分析。结果:糖尿病组平均心率和最低心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P≤0.01),心率变异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P≤0.01)。糖尿病夜间心率变异不良者中有93%伴有远端原发感觉神经病变。伴有感觉神经病变患者的平均心率和最低心率高于无感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脑功能再建法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急性脑卒中有运动功能障碍患者65例,治疗组45例,对照组20例,比较康复治疗后两组间的差异。结果 初次评定各主要指标间两组无差异(P>0.05),末次评定Fugl—Meyer运动评分(FMA)、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修订的巴塞尔指数(MBI),两组间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结论 脑功能再建法治疗可以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改善,降低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8.
针刺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针刺对糖尿病大鼠周围神经病变的机理.方法用链脲佐菌素造模.设立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降糖治疗组、针刺治疗组、药物治疗组.针刺治疗组取脾俞、肾俞、三阴交、足三里穴,隔日针刺1次.各组均于治疗4、8周测定大鼠热痛阈值、坐骨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坐骨神经血流量并进行对照观察.结果治疗4周,与降糖治疗组比较,针刺治疗组热痛阈值降低,坐骨神经SNCV增加,坐骨神经血流量增加(P<0.05).治疗8周,针刺治疗组和药物治疗组热痛阈值、坐骨神经SNCV与降糖治疗组差异显著(P<0.05或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针刺治疗组坐骨神经血流量与降糖治疗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益气养阴活血针刺治疗改善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功能的作用与弥可保相似,但针刺治疗起效迅速,而且能明显增加坐骨神经组织血流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针刺对糖尿病大鼠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作用和机制。方法: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取穴脾俞、肾俞、三阴交、足三里,隔日针刺1次,每次30 min,针刺治疗8周后测定大鼠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热痛域,坐骨神经能够内山梨醇、一氧化氮(NO)和Na -K -ATPase活性。结果:糖尿病大鼠SNCV明显减慢,热痛域值明显升高;坐骨神经内山梨醇升高、NO降低,Na -K -ATPase活性降低,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或0.01)。针刺治疗可使上述改变减轻,与糖尿病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或0.01)。结论:针刺治疗通过降低实验性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内山梨醇含量,防止NO降低和Na -K -ATPase活性下降,可有效恢复其神经传导速度、热痛域等神经障碍,为治疗DPN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正己烷作为溶剂广泛用于丙烯聚合溶剂、食用油脂抽提溶剂、橡胶和涂料的溶剂,以及颜料的稀释剂等。虽然正己烷急性毒性分类为低毒类,但因其具有高挥发性和高脂溶性,且有神经系统毒性作用,应视为高危害性毒物。近年来,我国多次发生有关正己烷的职业中毒事件。2,5-己二酮(2,5.hexanetione,HD)是正己烷在体内的最终代谢产物,是正己烷的毒物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