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437篇
  免费   1786篇
  国内免费   738篇
耳鼻咽喉   214篇
儿科学   324篇
妇产科学   145篇
基础医学   1153篇
口腔科学   231篇
临床医学   5400篇
内科学   2326篇
皮肤病学   80篇
神经病学   1346篇
特种医学   4444篇
外国民族医学   31篇
外科学   2355篇
综合类   9647篇
预防医学   2370篇
眼科学   456篇
药学   3298篇
  88篇
中国医学   1310篇
肿瘤学   743篇
  2024年   270篇
  2023年   896篇
  2022年   800篇
  2021年   969篇
  2020年   954篇
  2019年   777篇
  2018年   407篇
  2017年   633篇
  2016年   669篇
  2015年   969篇
  2014年   1616篇
  2013年   1482篇
  2012年   2015篇
  2011年   2121篇
  2010年   1897篇
  2009年   1671篇
  2008年   2330篇
  2007年   1935篇
  2006年   1658篇
  2005年   1921篇
  2004年   2494篇
  2003年   2414篇
  2002年   1517篇
  2001年   873篇
  2000年   514篇
  1999年   388篇
  1998年   384篇
  1997年   278篇
  1996年   249篇
  1995年   255篇
  1994年   148篇
  1993年   98篇
  1992年   75篇
  1991年   83篇
  1990年   52篇
  1989年   56篇
  1988年   29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07 毫秒
101.
“间质性肺疾病”一词是在1975年美国第18届Aspen肺科讨论会以后开始被广泛使用的,由一组以肺泡壁为主要病变而引起的异质性疾病组成,其临床、影像和肺功能改变相近,发病机制和病理表现也具颇多类似之处,临床鉴别较为困难。随着我国老龄化人口的增加,老年问质性肺部疾病逐年增多,发病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于该疾病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在影像诊断学方面,螺旋CT(特别是多排螺旋CT)的出现为这些疾病的诊断与鉴别提供了有效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2.
重视乳腺疾病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随着国内乳腺癌发病率的不断上升,乳腺疾病的影像诊断日益引起人们的兴趣和关注。近20余年来,由于钼靶X线机、B超(高频探头)及MRI在国内已逐渐普及,使乳腺疾病诊断工作从初期只有少数几家医院开展,发展到在全国得以普及,且研究逐年深化,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亦逐年缩小。  相似文献   
103.
老年乳腺癌病人新的治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年乳腺癌具有独特的生物学特性,侵袭性较弱。影像学技术的改进增加了老年病人小的、原发性乳腺癌的诊断率。 老年乳腺癌病人并不施行全身辅助性化疗的,因此也不必为评价病情而行腋窝淋巴结活检。  相似文献   
104.
儿童心因性疾病5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心因性疾病是指心理因素引起的、无器质性疾病基础的躯体和精神症状^[1],可出现强直姿势、强直动作、重复运动、呼吸急促等症状,易误诊为癫痫、心肌炎或其它器质性疾病。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现将诊治的心因性疾病50例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5.
袁力  焦红霞 《医疗装备》2004,17(6):20-22
近年来,随着电子学、计算机和信息科学的发展并广泛应用于医学领域,医疗设备和生物工程出现了迅速发展,对于医疗设备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疗仪器设备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不仅应具备坚实的医学知识,还应掌握电子、计算机等相关学科的知识和技术,同时还应具备相应的科研、技术和设备维护及保养能力,才能较充分地发挥这类高新设备仪器的功能和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更好地服务于教学、科研并协助临床为病人进行诊断和治疗。如何促进高科技技术人才与高精尖设备的有机结合,形成先进技术与现代管理相互配合的产、学、研优势,是当前医疗设备管理、开发与维护的重要课题,下面仅结合我院医疗设备管理、开发和应用与维护等方面内容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探讨数字胃肠机连续采集影像的方法对评价食管运动功能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追踪729例患者(男性422例,女性307例,年龄7-86岁,平均52岁),数字胃肠机以2f/s的速度采集立位食管的正、斜位影像,分析食管影像表现及相关检查。结果 食管正常表现有370例,与做了胃镜检查的患者表现相吻合,食管的通过时间是5-8s。其余管腔不畅的患者食管内容物通过速度减慢,时间延长,运动的强度和节律异常,有的还有运动方向逆向;其中结构性病变136处,与胃镜表现吻合,功能性病变273处,食管测压和24h食管pH监测分别有100例和90例,89例表现吻合。病变分布于食管和咽部。结论 用数字胃肠机连续采集影像的技术检查食管是一种准确、简单、迅速和非侵入性的方法,不引起患者不适,并且可重复使用。它能检测到食管异常的通过时间,并能显示相关的器质性和功能性病变。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探讨应用电解可脱性铂金弹簧圈(GDC)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疗效和经验。方法 47例颅内动脉瘤患者(48个动脉瘤),其中43例行单纯GDC栓塞术,3例宽颈动脉瘤行支架结合GDC栓塞,1例宽颈动脉瘤应用球囊瘤颈塑型GDC栓塞术.术前、术后造影对比,术后随访1~58个月。结果 47例颅内动脉瘤患者,行GDC栓塞47个,其中36个100%栓塞(76.5%),6个90%柃塞(12.8%),2个80%栓塞(4.3%),1个50%栓塞(2.1%),2个栓塞失败(4.3%),1个多发动脉瘤未作处理,4例应用瘤颈辅助技术手术顺利,效果满意。术后随访无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生。结论 GDC适合大多数颅内动脉瘤的栓塞治疗,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08.
脑膜瘤MRI诊断及鉴别诊断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总结分析脑膜瘤的影像学表现,以期提高脑膜瘤的MRI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脑膜瘤52例,男20例,女32例.52例均行MRI检查,其中31例行增强扫描.结果 脑膜瘤的MRI信号特点:T1WI为灰质等信号或略低信号,T2WI为等或略高信号.增强扫描显示大多为均匀强化.结论 MRI检查对脑膜瘤定位、定性准确,平扫基本可以确诊.特殊病例增强扫描能提供更多信息,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09.
近年来胃肠道恶性淋巴瘤的发病率有增高的趋势,其中以胃最多见,继为小肠、结肠。复习我院近10年来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8例小肠、大肠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诊断过程多较曲折困难。本文侧重分析该病的X线、CT和超声的影像学表现,旨在尽早提供该病的诊断线索,以缩短诊断周期,使患者得以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110.
目的胸膜间皮瘤是起源于胸膜间皮细胞及纤维细胞的原发性肿瘤。根据大体病理及影像学改变分为局限性及弥漫性,局限性胸膜间皮瘤多数为良性,但约有30%的局限性病变有恶性倾向;弥漫性胸膜间皮瘤均为恶性。本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缺乏特异性,诊断比较困难。X线影像学诊断是一重要手段,螺旋CT明显优于普通平片。本文收集了我院2000年10月至2006年6月间,经组织病理学证实的20例胸膜间皮瘤进行综合分析,将螺旋CT征象与术中所见及病理表现作对照,探讨螺旋CT诊断胸膜间皮瘤的检查方法及区分良恶性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