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78篇
  免费   339篇
  国内免费   436篇
儿科学   151篇
妇产科学   28篇
基础医学   446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1957篇
内科学   231篇
皮肤病学   13篇
神经病学   62篇
特种医学   360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3169篇
综合类   3057篇
预防医学   552篇
眼科学   11篇
药学   1387篇
  28篇
中国医学   1020篇
肿瘤学   72篇
  2024年   63篇
  2023年   248篇
  2022年   240篇
  2021年   275篇
  2020年   342篇
  2019年   328篇
  2018年   176篇
  2017年   269篇
  2016年   283篇
  2015年   387篇
  2014年   639篇
  2013年   703篇
  2012年   831篇
  2011年   922篇
  2010年   873篇
  2009年   841篇
  2008年   805篇
  2007年   632篇
  2006年   634篇
  2005年   580篇
  2004年   411篇
  2003年   372篇
  2002年   306篇
  2001年   250篇
  2000年   207篇
  1999年   169篇
  1998年   135篇
  1997年   97篇
  1996年   118篇
  1995年   96篇
  1994年   77篇
  1993年   48篇
  1992年   49篇
  1991年   50篇
  1990年   45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91.
全髋置换术对下肢短缩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对肢体短缩的纠正。方法:2000年2月~2002年12月,将30例接受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进行了研究:男19例,女12例。术前通过临床及对骨盆前后位X线片的测量评估双下肢不等长的程度,然后利用模板预测髋臼及股骨假体的置入位置,估计股骨颈的截骨水平以维持双下肢等长。术中先标记并测量股骨近端至髋臼上方两标记之间的距离,而后在术前估计的位置进行股骨颈截骨。置入假体试模之后再次测量两标记之间的距离和检查髋周软组织的张力、关节活动和drop-kick试验。最后通过调整股骨头假体颈部或头部长度进一步进行纠正。结果:22例肢体短缩2cm以上的病人中。术后双下肢等长(双下肢相差在1cm内)20例,2例仍有短缩,1例短3cm,另1例短1.5cm。8例肢体短缩在1~2cm的病人术后肢体完全等长。全部病人没有髋关节的僵硬和疼痛,活动范围恢复75%以上26例,恢复50%~75%4例。结论:通过术前测量评估,术中定位测量。术中软组织充分松解,置入假体试模后再次测量和检查髋周软组织的张力、关节活动和drop-kick试验,可以有效地治疗下肢的短缩。  相似文献   
92.
我科 1996~ 2 0 0 0年收治 12例成人髋内翻 ,其中 5例合并肢体缩短 ,采用股骨转子下斜行截骨 ,单侧成角外固定架外展位固定 ,通过随访 ,效果满意。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  本组 12例 ,男 9例 ,女3例 ,年龄 2 1~ 6 5岁。均为单髋。 8例并发于股骨转子间骨折 ,1例并发于股骨上端骨纤维异样增生症 ,3例为先天性髋内翻。术前颈干角 75°~ 10 0° ,平均87° ,其中 5例合并肢体不等长 ,相差 2~5cm ,平均 3cm。1.2 器械和方法1.2 1 手术设计 术前摄骨盆平片 ,了解健侧的颈干角 ,设计出手术所需要的角度 ,手术方法见图 1。图 1 …  相似文献   
93.
随着科学的发展,高能量损伤的增加,外伤性髋关节脱位的发病率也不断上升。本院自1995年以来,收治了因外伤性髋关节脱位复位后伴关节腔碎骨块嵌入8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8例,男7例,女1例;年龄23~48岁,平均32岁。车祸伤6例,高处坠落伤1例,塌方伤1例。本组均为髋关节后脱位伴髋臼后缘骨折。按照叶应荣等犤1犦髋关节脱位分型为Ⅱa型。合并坐骨神经损伤1例,其他部位骨折2例,腹腔内脏损伤1例。就诊时间为伤后1~20小时。来院后均急诊在脊髓麻醉或静脉麻醉下,行手法复位。复位后摄片检查发现关节腔有游离碎骨块存…  相似文献   
94.
边臻  郭源  田伟 《中华外科杂志》2006,47(1):1017-1019
Objectives To retrospectively review the results of closed reduction for 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 (DDH), and analyze the causative for the dissatisfactory results of radiolagieal. Methods From 1997 to 2005 the results of closed reduction for DDH in 60 children (77 hips) over 4.5 years period were retrospectively reviewed. Radiological final results of the patients were evaluated with Severin classification. The causative factors made from medical records and radiographs were used to make statistical analysis. Results Seventy-three percent of the patients (56/77) had satisfactory results according to Severin classification. Twenty-one hips classed as SeverinⅢ-Ⅴ. Seventeen of the 21 hips had a reconstructive procedure. Avaseular necrosis was observed in 29 hips (38%). The most important parameters affecting the result were age at reduction (P < 0. 05) and avascular necrosis (P < 0.05).Conclusions In order to achieve better clinical and radioiogical results, the infants suffering from the DDH should be treated in the early stage. The postoperative avascular necrosis usually leads to poor prohnosis.  相似文献   
95.
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失败原因分析   总被引:43,自引:0,他引:43  
目的 探讨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失败的原因。方法 总结1994~2001年用DHS治疗的69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经验。对其中失败的19例进行分类,探讨相关原因。结果 69例中有19例失败,失败的类型分为6型:加压钉穿出股骨头、加压钉位置不良、加压钉切割股骨头颈、髋内翻、套接钢板断裂螺钉松动、局部骨吸收。患者年龄、骨折类型、骨的质量、手术技术、内固定材料强度、手术适应证的选择是失败的相关原因。结论 选择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应根据患者的年龄、骨质量、骨折类型掌握好适应证。对高龄不稳定型骨折DHS不应首选。  相似文献   
96.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闭合复位后并发股骨头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7.
儿童先天性髋脱位是一种较常见的畸形,治疗方法很多,疗效不一,尤其对较大儿童髋脱位尚无理想方法。我科1998年至2006年采用髋臼加盖成形和股骨粗隆下旋转截骨联合治疗6~13岁的发育性髋脱位共计17例,21个髋关节,随访15例,19个髋关节。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17例,21个髋关节,其中男性4例,6个髋关节;女性13例,15个髋关节。左侧9例,右侧4例,双侧4例。随访2~8年,平均4.8年。髋脱位可分为三度:Ⅰ度脱位属半脱位;Ⅱ度脱位,股骨头已脱出髋臼或髋臼上缘;Ⅲ度脱位指股骨头向上移位较高,达髂翼处。本组21例中Ⅰ度3例,Ⅱ7例,Ⅲ度11例。…  相似文献   
98.
1临床资料 患者,男,68岁。因四肢关节及肌肉疼痛5个月而入院。5个月前患者因劳累引起双膝关节及髋关节疼痛,曾在本单位医院给予“抗风湿”治疗一个月后稍有好转即自行停药。一周后出现全身大关节疼痛,并呈游走性,时好时坏,尤以碗关节疼痛为重,活动受限并红肿,四肢近端肌肉有压痛,在本单位医院继续给予抗风湿及激素治疗。开始体温正常,治疗第33天出现四肢远端、手足疼痛,无力伴发热。  相似文献   
99.
100.
研究正常环指屈肌腱拉伸力学性能和模拟屈肌腱损伤后吻接术后屈肌腱的力学性能,为临床提供生物力学参数。取10个手环指标本,解剖后暴露环指,将标本固定于电子万能试验机底座上,由钢丝绳吊钩沿屈肌腱纵行方向钩住、钢丝绳上端固定于试验机上夹头上,驱动机器,对标本进行拉伸实验,施加拉应力,直至屈肌腱断裂。对断裂后的屈肌腱模拟临床手术进行移位吻接,对10个标本做了腱与腱移位吻接。再对吻接后的标本进行拉伸实验。分别得出了正常组标本和吻接术后标本的拉伸最大载荷、应力、应变等数据。表明:屈肌腱腱与腱吻合组最大载荷、应力、应变均小于正常对照组,但模拟末端编织法吻接术腱与腱吻合组标本,仍具有较好的拉伸力学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