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405篇
  免费   2879篇
  国内免费   711篇
耳鼻咽喉   47篇
儿科学   122篇
妇产科学   93篇
基础医学   630篇
口腔科学   178篇
临床医学   4716篇
内科学   2248篇
皮肤病学   271篇
神经病学   356篇
特种医学   902篇
外国民族医学   13篇
外科学   2695篇
综合类   14427篇
预防医学   2584篇
眼科学   95篇
药学   13685篇
  200篇
中国医学   2784篇
肿瘤学   1949篇
  2024年   405篇
  2023年   1515篇
  2022年   1358篇
  2021年   2082篇
  2020年   2086篇
  2019年   2407篇
  2018年   1090篇
  2017年   2209篇
  2016年   2232篇
  2015年   2394篇
  2014年   3728篇
  2013年   3461篇
  2012年   3789篇
  2011年   3560篇
  2010年   2754篇
  2009年   2372篇
  2008年   2127篇
  2007年   1773篇
  2006年   1432篇
  2005年   1079篇
  2004年   755篇
  2003年   629篇
  2002年   498篇
  2001年   433篇
  2000年   395篇
  1999年   323篇
  1998年   223篇
  1997年   198篇
  1996年   152篇
  1995年   138篇
  1994年   117篇
  1993年   79篇
  1992年   56篇
  1991年   50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61.
62.
63.
目的:探究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靶控输注对全麻手术患者苏醒的影响。方法:对乐昌市人民医院2017年7月至2018年12月间收治的80例全麻手术患者进行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37例采用丙泊酚静脉持续输注麻醉,术中依据实际情况间断给予舒芬太尼和罗库溴胺。观察组43例采用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靶控输注麻醉,术中依据实际情况持续推注顺罗库溴胺维持肌松,对丙泊酚和舒芬太尼的靶浓度调整维持麻醉,观察两组患者的苏醒期清醒时间、拔管时间、拔管后20 min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镇痛评分(VAS)及镇静评分(RSS)、躁动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拔管后20 min的MAP及HR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拔管后20 min VAS低于对照组,RSS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麻手术患者采用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靶控输注,可缩短苏醒期清醒时间、拔管时间,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镇痛及镇静效果显著,减少了苏醒期躁动情况。  相似文献   
64.
目的研究煮炸鹿茸加工过程中晚期糖基化终产物的生成规律及动力学参数。方法通过构建葡萄糖与赖氨酸模拟煮炸鹿茸加工过程美拉德(Maillard)反应体系,分别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和UPLC-MS/MS法测定体系褐变指数和典型晚期糖基化终产物(羧甲基赖氨酸和羧乙基赖氨酸)含量变化,探讨晚期糖基化终产物的生成规律和动力学参数。结果鹿茸加工过程中煮炸时发生褐变反应,生成羧甲基赖氨酸和羧乙基赖氨酸反应的活化能分别为5.07、40.44、78.47 kJ/mol,且均为零级反应;烘烤时相应反应的活化能分别为6.72、89.34、164.77 kJ/mol,也均为零级反应。相对于生成羧甲基赖氨酸而言,生成羧乙基赖氨酸所需能量更高,反应更难发生。结论烘烤过程温度变化对晚期糖基化终产物的动力学参数影响显著高于煮炸过程,长时间较高温度的烘烤使鹿茸中产生了较多的晚期糖基化终产物,这些结果为鹿茸加工过程中晚期糖基化终产物的阻断、抑制策略提供了理论基础,对生产绿色安全的鹿茸及加强中药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5.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在宫颈癌根治术后镇痛及术后快速康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7月至2018年7月在本院行宫颈癌根治术的8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术后镇痛采用舒芬太尼和格拉司琼,观察组术后镇痛加用右美托咪定。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患者术后1 h、6 h、12 h、24 h、48 h疼痛情况,采用Ramesay评分法评价患者不同时间点镇静状况,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及呼吸频率变化,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6 h、12 h、24 h、48 h 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Ramesay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呼吸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术后6 h、12 h、24 h观察组患者收缩压、心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 h、6 h观察组患者舒张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恶心呕吐、高血压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减低。结论:右美托咪定用于宫颈癌根治术后镇痛,可以提高镇痛镇静效果,稳定患者血流动力学,有助于术后快速康复。  相似文献   
66.
目的消化性溃疡容易并发穿孔、出血和癌变等,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根除与质子泵抑制剂是治疗该疾病的常见方法,具有较高治愈率。本研究探究埃索美拉唑联合铋剂四联疗法治疗Hp阳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01-01—2019-01-01郑州市金水区总医院收治的86例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组间基础资料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取奥美拉唑联合铋剂四联疗法,观察组采取埃索美拉唑联合铋剂四联疗法,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commercial rent planning,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胃动素(motilin,MTL)、胃泌素(gastrin,GAS)、胆囊收缩素(cholecystokinin,CCK)、不良反应发生率及Hp感染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CRP水平分别为(7.70±1.36)和(11.25±2.33)mg/L,t=8.629,P<0.001;IL-6水平分别为(9.46±2.63)和(13.79±2.72)ng/L,t=7.505,P<0.001;TNF-α水平分别为(1.03±0.44)和(2.13±0.72)μg/L,t=8.548,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MTL水平为(205.73±24.15)ng/L,低于对照组的(264.06±25.32)ng/L,t=10.932,P<0.001;GAS水平为(86.54±8.43)ng/L,低于对照组的(106.74±0.98)ng/L,t=9.569,P<0.001;CCK水平为(8.87±0.78)pg/mL,高于对照组的(6.72±0.62)pg/mL,t=14.150,P<0.001。观察组Hp根除率为97.67%,高于对照组的81.40%,χ~2=4.468,P=0.014;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4.65%,低于对照组的20.93%,χ~2=5.108,P=0.024。结论埃索美拉唑联合铋剂四联疗法治疗Hp阳性消化性溃疡,可有效缓解胃黏膜炎症,改善胃肠激素水平,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Hp根除率。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在剖宫产术后镇痛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方便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该院麻醉科收诊的剖宫产产妇60例,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术后给予罗哌卡因联合吗啡镇痛治疗,观察组术后给予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镇痛治疗,记录并分析两组产妇镇痛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2h、8h、12 h、24 hVAS评分分别为(1.98±0.81)分、(2.28±0.78)分、(1.66±0.67)分、(1.17±0.61)分,均低于对照组(3.51±1.07)分、(3.82±1.03)分、(3.24±0.95)分、(2.16±0.55)分,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肌力恢复正常时间和肛门排气时间分别为(7.28±1.16)h、18.49±1.71)h,均低于对照组(15.67±3.59)h、20.84±2.10)h,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观察组产妇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显著低于对照组26.67%,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在剖宫产术后镇痛中的效果优于罗哌卡因联合吗啡,不良反应低,能有效缓解孕妇术后疼痛。  相似文献   
68.
69.
目的:分析在剖宫产术后自控静脉镇痛中应用舒芬太尼复合布托啡诺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择取82例剖宫产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1例术后行以舒芬太尼复合纳布啡镇痛,研究组41例术后行以舒芬太尼复合布托啡诺自控静脉镇痛,对照分析两组临床效果。结果:术后1 h、3 h、12 h、24 h、48 h两组疼痛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1 h、3 h、12 h、24 h、48 h研究组Ramsay镇静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 h、3 h、12 h、24 h、48 h研究组BC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从不良反应发生率来看,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剖宫产术后自控静脉镇痛中应用舒芬太尼复合布托啡诺的临床效果确切,可以提高镇静效果以及舒适度,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