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105篇
  免费   1857篇
  国内免费   849篇
耳鼻咽喉   132篇
儿科学   445篇
妇产科学   135篇
基础医学   799篇
口腔科学   178篇
临床医学   12585篇
内科学   6884篇
皮肤病学   211篇
神经病学   1265篇
特种医学   2269篇
外国民族医学   54篇
外科学   3281篇
综合类   16511篇
预防医学   3040篇
眼科学   157篇
药学   6927篇
  137篇
中国医学   1762篇
肿瘤学   1039篇
  2024年   298篇
  2023年   1115篇
  2022年   1087篇
  2021年   1391篇
  2020年   1371篇
  2019年   1481篇
  2018年   623篇
  2017年   1247篇
  2016年   1361篇
  2015年   1597篇
  2014年   2895篇
  2013年   2872篇
  2012年   3518篇
  2011年   3825篇
  2010年   3482篇
  2009年   3366篇
  2008年   3278篇
  2007年   3124篇
  2006年   2829篇
  2005年   2787篇
  2004年   2314篇
  2003年   2117篇
  2002年   1988篇
  2001年   1598篇
  2000年   1280篇
  1999年   1004篇
  1998年   864篇
  1997年   724篇
  1996年   590篇
  1995年   411篇
  1994年   354篇
  1993年   251篇
  1992年   187篇
  1991年   182篇
  1990年   143篇
  1989年   156篇
  1988年   32篇
  1987年   26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北京地区rt-PA静脉溶栓治疗超早期脑梗死患者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北京地区12所医院202例超早期脑梗死患者经不同剂量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 PA)静脉溶栓治疗后的疗效及其不良事件,探讨使用rt-PA的最佳剂量及其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287例发病6h以内的脑梗死患者,男201例,女86例,年龄38~80岁,平均64岁。所有患者均伴有偏瘫,头颅CT未见出血及责任梗死灶,无溶栓禁忌证。202例接受rt-PA治疗,分为A组与B组,A组88例,给予rt-PA 0.9 mg/kg。B组114例,给予rt- PA0.6~0.8 mg/kg。C组(对照组)85例患者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复方丹参等治疗。分别比较治疗前与治疗后11d、21 d、90 d的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Barthel指数,并进行疗效评定。结果A组、B组分别与C组90 d的NIHSS评分、Barthel指数相比有显著差异。A组、B组及C组的基本痊愈及显著改善率分别为69%、77%及40%.A组、B组分别与C组脑出血的发生率为7.96%、4.38%及0%。症状性出血(4.55%、2.63%及0%),非症状性出血(2.63%、1.75%及0%)。结论超早期脑梗死静脉应用rt-PA溶栓治疗是安全有效的。不同剂量的rt-PA均减轻了脑梗死的致残率,但两组间无明显差异。中国人rt-PA溶栓治疗最佳剂量尚需要进一步进行大样本的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相似文献   
72.
笔者通过对26例行股静脉留置双腔导管建立临时性血液透析通道的护理,体会到科学、合理、认真的护理是保证导管成功的关键,在操作中严格无菌技术,准确无误的封管能显著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血管生成、细胞增殖指数、DNA倍性在胰腺导管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对29例胰腺导管癌和7例慢性胰腺炎患者的石蜡包埋标本作苏木精鄄伊红(HE)染色,CD34、Ki67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镜下计算微血管密度(MVD)及Ki67阳性细胞比例,同时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细胞核DNA倍性,计算异倍体出现率及S期比例,并结合临床病理资料对各项指标作相关分析。结果:胰腺导管癌和慢性胰腺炎都有较多的新生血管。MVD值在胰腺导管癌高、中、低分化3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按肿瘤直径分为≤1.5cm、1.6~2.9cm、≥3cm3组,此3组间MVD值、Ki67阳性细胞百分率、DNA异倍体出现率及肿瘤周围有无浸润的差异都非常显著(P<0.01)。肿瘤越大,MVD值、Ki67阳性细胞百分率及DNA异倍体出现率越高。结论:胰腺导管癌的发生、发展伴血管生成和DNA合成增加,联合测定MVD、Ki67阳性细胞百分率、DNA倍型可能为胰腺导管癌临床预后预测提供辅助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74.
芦荟自古就被用作化妆品和药物添加剂,近来更受喜爱。虽应用广泛,但过敏反应罕有报道。作者用芦荟叶的油性提取物、来自整个植株的芦荟粉及浓缩的芦荟凝胶,对相继就诊的702例患者做斑贴试验。设计专门的问卷调查芦荟的使用、使用原因、使用部位、不良反应、患者职业、个人爱好及是否为遗传性过敏体质。患者均未对任一制剂发生任何反应。需对芦荟所含的两种成分加以鉴别:即芦荟叶皮含有的具有促进肠蠕动、潜在抗菌及抗癌特性的蒽醌类物质。  相似文献   
75.
心包积液可由多种病因引起,严重者导致心包压塞,危及患者生命。心包穿刺可明确病因诊断,迅速解除心包压力,对反复发生心包积液,采用留置单腔静脉导管治疗,可显著缓解患者症状。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3年来我院收治大量心包积液患者28例,男性19例,女性9例,年龄38~71岁,平均59  相似文献   
76.
患,男,50岁,在劳累中忽感心前区疼痛,面色苍白,随后晕倒,20min后急送入我院。心电图示下壁心肌梗塞超早期改变,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心率30肷/min,入院后0.5h突发心脏骤停,立即给予胸外心脏按压,阿托品lmg静推,意识转清,恢复窦性心律。患烦躁,述胸前区疼痛,查肌钙蛋白I阳性。2h后行尿激酶150万U静脉溶栓治疗,胸痛1h后缓解,心电图示S—T段回降至等电位线,血清CK—MB(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酶峰值提前。住院期间未再发生任何心律失常,治疗35d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77.
通过48例肾功能不全病人的肾双腔导管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阐明了循证护理的方法、步聚、作用。得出结论:循证护理在临床应用可以真正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思想。  相似文献   
78.
1986年,GISSI研究首次表明,采用链激酶静脉溶栓治疗能降低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死亡率,并可以与冠状动脉内溶栓治疗相媲美,为AMI的治疗和预后带来了革命性的转变.  相似文献   
79.
经动脉逆行法射频导管消融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通常在右侧Koch三角沿三尖瓣环消融慢径,需在左侧间隔部消融者罕见。现报道1例经动脉逆行法于左侧中间隔部位消融慢径成功,随访1年无复发。  相似文献   
80.
笔者观察了23例经颈动脉途径注射尿激酶联合静点东菱克栓酶治疗基底动脉尖综合症(TOBS)的临床疗效,与23例静脉溶栓治疗病例进行了治疗48h后的对比,临床观察证明经颈动脉途径溶栓联合静脉降纤治疗TOBS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