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19篇
  免费   308篇
  国内免费   55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28篇
妇产科学   17篇
基础医学   109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903篇
内科学   155篇
皮肤病学   15篇
神经病学   23篇
特种医学   188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059篇
综合类   2134篇
预防医学   375篇
眼科学   101篇
药学   857篇
  20篇
中国医学   1173篇
肿瘤学   14篇
  2024年   51篇
  2023年   184篇
  2022年   145篇
  2021年   199篇
  2020年   249篇
  2019年   239篇
  2018年   102篇
  2017年   229篇
  2016年   226篇
  2015年   214篇
  2014年   483篇
  2013年   418篇
  2012年   491篇
  2011年   482篇
  2010年   454篇
  2009年   443篇
  2008年   409篇
  2007年   322篇
  2006年   282篇
  2005年   341篇
  2004年   218篇
  2003年   221篇
  2002年   180篇
  2001年   135篇
  2000年   109篇
  1999年   74篇
  1998年   53篇
  1997年   52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 探讨肛瘘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后肛门功能的恢复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取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海口市中医医院2019年1月—2022年8月收治的172例肛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统计分析患者手术前后肛门功能恢复情况,根据患者术后3个月的肛门功能恢复情况将其分为良好组140例、不良组3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术后并发症及基线资料,采用多因素一般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手术后肛门功能恢复的相关因素。结果 良好组手术后创面愈合更早(P <0.05),疼痛持续时间更短(P <0.05),总体平均住院总时间短于不良组(P <0.05)。良好组与不良组术后1、2、3个月的Wexner量表评分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结果 ①不同时间点的Wexner量表评分有差异(P <0.05);②两组的Wexner量表评分有差别(P <0.05),良好组Wexner量表评分较不良组低,肛门功能恢复较好。③两组的Wexner量表评分变化趋势有差异(P <0.05)。良好组患者的病程、瘘管长度、Parks分型、术后切口感染率、二次手术率(再次实施清创手术)、治疗依从性(术后用药是否遵从医嘱)、术后机械性刺激率(术后各种外因刺激肛门)与不良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因素一般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肛瘘患者病程[O^R =1.842(95% CI:1.105,3.073)]、瘘管长度[O^R =1.788(95% CI:1.137,2.812)]、术后切口感染[O^R =1.694(95% CI:1.081,2.653)]、再次手术[O^R =1.347(95% CI:1.018,1.783)]、治疗依从性[O^R =1.493(95% CI:1.058,2.108)]是肛瘘患者括约肌间瘘管结扎后肛门功能恢复不良的影响因素(P <0.05)。结论 肛瘘患者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后肛门功能大部分恢复良好,但是肛瘘患者病程较长、瘘管长度较长、出现术后切口感染、术后再次手术、治疗依从性差可能会增大患者术后肛门功能恢复不良的风险。  相似文献   
72.
73.
74.
目的:分析混合痔和低位单纯性肛瘘术后应用促愈熏洗方对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肛肠科2020年6月—2021年6月收治的混合痔60例患者和肛瘘60例患者进行研究,均给予促愈熏洗方治疗,比对两组术后7 d、术后14 d创面疼痛程度、水肿改善程度、创面出血量、创面渗液及肉芽形态评分。结果:混合痔组与肛瘘组在术后7 d、术后14 d水肿改善程度、创面出血量均明显降低,前者出血量改善效果更明显(P<0.05);研究组较对照组术后14 d创面渗液及肉芽形态评分更低,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混合痔和低位单纯性肛瘘术后应用促愈熏洗方均可获得良好疗效,对于低位单纯性肛瘘的临床疗效更显著,可加快促进术后创面愈合,提升治疗有效率。  相似文献   
75.
王霞 《智慧健康》2022,(15):35-37
肛周脓肿及肛瘘均属于肛腺感染,是婴幼儿常见的疾病之一,如果治疗不及时极易导致败血症而危及生命。目前临床对肛周脓肿及肛瘘的治疗以西医手术治疗和中医为主,均可以取得较好的成效。本文重点从中药熏洗、药物外涂、中西医联合治疗等方面对婴幼儿肛周脓肿及肛瘘的中医治疗研究进展做系统的分析综述,并拓展性地介绍中医理念在婴幼儿肛周脓肿及肛瘘护理干预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6.
目的 :研究人血球蛋白对复杂性高热惊厥患儿免疫紊乱的影响 ,从而找到一种治疗复杂性高热惊厥的有效方法。方法 :对 10 6例复杂性高热惊厥的患儿采用人血球蛋白治疗 ,治疗前后进行免疫功能的测定。结果 :复杂性高热惊厥的患儿存在多种免疫功能紊乱 ,血清人血免疫球蛋白IgG、IgA明显降低 ,B淋巴细胞增殖试验cpm值明显升高 ,PHA皮肤试验明显减弱 ,T淋巴细胞亚群CD4 + 减少、CD8+ 增高 ,CD4 + /CD8+ 比值降低。血清IL 2、IL 6活性水平明显升高 ,抗脑抗体阳性率明显升高。采用人血球蛋白治疗总有效率为 85 85 % ,免疫功能明显改善。结论 :静脉注射人血球蛋白是一种治疗复杂性高热惊厥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7.
肛瘘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疾病,其发病率约占肛门直肠疾病的1.7%~3.6%,国外为8%~25%.发病年龄以20~40岁青壮年为多,男性多于女性,男女之比约为5:1[1].  相似文献   
78.
为观察瘘管挂线术联合孕三烯酮治疗肛瘘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将肛瘘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瘘管挂线术联合孕三烯酮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瘘管挂线术联合醋酸甲孕酮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疗效、治疗前后激素水平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在治疗后激素水平变化方面,观察组患者的促卵泡生成激素、雌二醇与孕酮均低于对照组,促黄体生成素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果表明,瘘管挂线术联合孕三烯酮治疗肛瘘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具有显著疗效,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9.
肛瘘是肛肠科常见病之一,临床以局部反复流脓、疼痛、瘙痒为特点,并可触及条索样结节。由于其难以自愈、易反复,故常采用手术治疗,术后常常伴随疼痛等并发症,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中医药具有活血化瘀、清热燥湿、消肿止痛等功效,临床上常采用中药治疗术后并发症,而且效果显著,越来越受到广大医生和患者的认可。现代研究发现,中药对肠道菌群的紊乱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又有研究表明肠道菌群紊乱与肛肠疾病术后并发症发生密切相关。中医学认为术后的主要病机为湿热下注。湿热证与肠道菌群紊乱密切相关,因此,临床常用清热利湿药来调节肠道菌群。推断清热利湿药可能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以控制炎症因子的表达,进而发挥其治疗肛瘘术后并发症的作用。文章从肠道菌群出发,阐述清热利湿药与肛瘘术后并发症的关系,期望为中医药治疗肛瘘术后并发症的作用机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0.
目的:研究肛门括约肌间切开术治疗高位肛瘘之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高位肛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切开挂线术组)和试验组(括约肌间切开术组),各36例。比较两组手术基本情况、临床疗效、肛门功能、创面面积、局部疼痛及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试验组住院时间(8.22±2.10)d,短于对照组的(14.17±2.83)d;试验组创面愈合时间(35.75±11.15)d,短于对照组的(55.69±13.42)d;术后3个月试验组肛管静息压、肛管最大收缩压分别为(58.39±6.72)mmHg、(143.72±8.24)mmHg,均高于对照组的(51.25±4.33)mmHg、(126.75±11.49)mmHg;术后3个月试验组Wexner大便失禁评分(0.56±0.61)分,低于对照组的(3.25±0.81)分;在手术当天、术后第7天换药时、术后第14天这3个时间点试验组创面面积分别为(10.70±1.67)cm^2、(8.34±1.18)cm^2、(6.25±1.13)cm^2,均小于对照组的(20.52±1.58)cm^2、(16.26±2.37)cm^2、(13.98±2.24)cm^2;在术后第7 h、术后首次排便时、术后第7天排便时这3个时间点试验组疼痛指数分别为(3.44±0.91)分、(4.17±0.77)分、(2.64±0.82)分,均低于对照组的(6.25±0.73)分、(7.22±1.20)分、(5.28±1.49)分;试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7%,低于对照组的53%(均P<0.05)。两组手术在复发率、临床疗效方面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结论:相比于切开挂线术,括约肌间切开术治疗高位肛瘘具有更好地维护肛门功能、创伤小、康复快、疼痛轻、并发症少等显著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