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1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1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93篇
内科学   22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2篇
特种医学   16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45篇
综合类   145篇
预防医学   47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67篇
  1篇
中国医学   71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正>松果体区肿瘤包括来源于松果体以及侵犯三脑室后部、四叠体池的肿瘤,其中原发松果体的肿瘤仅占颅内肿瘤的0.4%~4%[1,2]。松果体区肿瘤病理类型多样,对于良性以及低度恶性的肿瘤,根治性切除是比较接受的一种治疗方案,譬如:脑膜瘤、松果体细胞瘤、表皮样瘤等;单纯生殖细胞瘤对放疗较敏感,但比例仅为20%或者更低,其他恶性松果体区肿瘤对放疗的反应性较差,可以通过手术降低肿瘤负荷。但是,由于松果体区肿瘤位置深在,毗邻颅内深静脉系统和丘脑、脑  相似文献   
42.
本院自 2 0 0 0~ 2 0 0 1年 7月采用机械牵引方法 ,治疗颈椎病获得了良好效果。现将 5 5例治疗情况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男 11例 ,女 4 4例。小于 4 0岁 4例 ,占 7 2 7% ;4 0~ 4 9岁 2 9例 ,占 5 2 7% ;5 0~ 5 9岁 12例 ,2 1 8% ;6 0~ 6 9岁 10例 ,占 18 2 %。病程在 1周至 10年不等 ,均有头颈、肩胛区、上背部及肩臂痛中的一种或几种症状 ,颈项部活动受限。少数病例合并椎动脉供血不足现象。颈椎X片提示不同程度的退行病变 ,生理弧度消失、变直及项韧带钙化。治疗前应排除肿瘤、骨折、结核及类风湿等疾病。2 治疗方法与效果采用国…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坐位下行上胸段硬膜外穿刺的效果。方法择期行乳腺区段切除或胸前壁手术的患者31例,在助手的帮助下,按拟定好的要求摆好体位,并按程序进行硬膜外穿刺并留置硬膜外导管。记录局麻开始到置管成功所需要的时间和穿刺次数,手术结束后,拔除硬膜外导管并更换穿刺点敷料;在术后的第三天回访,以痛觉模拟评分(VSA)询问患者穿刺点局部疼痛情况并测量穿刺点敷料渗出面积。结果 31例患者中有30(96.8%)例患者在30min内穿刺成功,1例患者因为穿刺时间过长(〉30min),改成全身麻醉,平均穿刺时间为(12.3±7.2)min,最短穿刺时间为3min,最长穿刺时间为28min;平均穿刺次数为(2.1±1.8)次,最多穿刺次数为6次,有8例患者一次穿刺成功;6例患者述在平卧位穿刺点有中度疼痛,其余患者均为轻度疼痛;穿刺次数与穿刺后VSA的疼痛评分正相关(r=0.525);所有患者穿刺点均无明显出血,敷料渗出面积为(2.2±1.1)cm2,且呈正态分布。结论坐位下行上胸段硬膜外穿刺30min成功率高,无明显穿刺后疼痛和出血。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核心稳定性训练在脑性瘫痪儿童康复治疗过程中的应用及其对患儿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性瘫痪儿童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运动训练疗法,观察组采用核心稳定性训练疗法进行治疗。每日1次,30 d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采用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88项)对2组患儿治疗前后粗大运动的功能进行评估,并对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A区和B区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3月后,2组患儿治疗后的GMFM的A区和B区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观察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核心稳定性训练比传统的运动训练方法能更有效提高、改善脑瘫患儿的坐位能力。  相似文献   
45.
目的 比较坐位母乳与侧卧位母乳喂养对剖宫产患者舒适度的影响.方法 180例行剖宫产手术的孕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坐位母乳喂养.观察组采用侧卧位母乳喂养.结果 观察组切口疼痛、乳头疼痛、烦躁耐受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睡眠质量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加强与产妇的沟通及母乳指导,选择合适的侧卧位母乳喂养能有效改善患的舒服度.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坐位腰硬联合麻醉对剖宫产产妇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2年9月于本院进行卧位下腰硬联合麻醉的39例剖宫产产妇为对照组,同期采用坐位下腰硬联合麻醉的39例产妇为观察组,后将两组产妇的麻黄碱用量、一次穿刺成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麻醉前、麻醉后5min、15min的SBP、DBP、HR、CVP水平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麻黄碱用量小于对照组,一次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麻醉后5min及15min的SBP、DBP及CVP均高于对照组,HR低于对照组,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坐位腰硬联合麻醉对剖宫产产妇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小于卧位下麻醉的患者,因此可有效降低相关影响指标。  相似文献   
47.
郭慧 《北方药学》2012,9(8):98-98
本文从护理角度就11例坐位输液病人发生晕厥的原因和护理方法分析讨论如下。1临床资料本院2008年7月~2011年7月输液病人总计8985例。其中床上输液5084例。无一发生晕厥,坐位输液发生晕厥的11  相似文献   
48.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期常因痰多、气道阻塞、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和酸碱失衡等危及患者生命.合适的体位、适当的氧疗等对提高疗效有极为重要作用.我院对COPD患者进行体位干预,取得一定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9.
目的:研制胸部坐位X线摄影椅,解决腿部有病痛或年龄较大的患者胸部摄影中的实际问题。方法:胸部坐位摄影椅基于方便实用设计思路需要,用钢制材料制作而成,具有扶手能下放、后背能放平、能旋转升降等功能。结果:用此摄影椅的摄片图像与以前各种方法相比,运动模糊影减少,重摄率低,摄影速度快,患者舒适稳定。结论:该摄影椅是针对在平常大量行动不便、不能很好站立的患者胸部摄影实践中暴露的缺陷而专门设计的辅助摄影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方便实用的特点,适合所有放射科使用,方便了患者和摄影工作人员。  相似文献   
50.
颈椎病后路手术以往多选用全身麻醉 ,但因病人神志消失 ,肌肉松弛 ,无自我保护能力 ,术中操作容易造成脊髓损伤而且难以发现。近年来 ,作者采用耳针药物复合麻醉行颈椎病坐位颈椎后路手术 15 0例 ,经临床观察效果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5 0例 ASA ~ 级病人中 ,男 12 5例 ,女 2 5例。年龄 38~ 73岁 ,其中大于 6 0岁者 6 4例。体重 5 2~ 80 kg。均为脊髓型颈椎病 ,伴有椎管狭窄者 6 0例 ,合并有高血压和 /或冠心病者 30例 ,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者 15例。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或左、右束支传导阻滞者 15例。手术方式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