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2篇
  免费   76篇
  国内免费   7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57篇
口腔科学   38篇
临床医学   292篇
内科学   131篇
皮肤病学   19篇
神经病学   27篇
特种医学   40篇
外科学   56篇
综合类   348篇
预防医学   585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122篇
  5篇
中国医学   131篇
肿瘤学   2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137篇
  2013年   158篇
  2012年   271篇
  2011年   232篇
  2010年   141篇
  2009年   133篇
  2008年   206篇
  2007年   83篇
  2006年   136篇
  2005年   109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四川省1982-1991年先后进行了丝虫病纵横向监测、防治后期流行趋势现场研究和晚期丝虫病抽样核实调查及治疗等。1982-1991年横向血检599415人,仅1988年以前检出微丝蚴血症131例,1987-1991年纵向血检36586人次,仅1987年检出微丝蚴血症2例,在此期间横、纵向媒介监测致倦库蚊130121只、嗜人按蚊21070只、中华按蚊9559只,仅在监测早期分别发现阳性致倦库蚊10只和2只,现场研究表明防治后期丝虫病传播流行趋于终止。抽样核实调查结果显示在原高中度班氏丝虫病流行区,晚期丝虫病患病率约为6%,危害仍然相当严重。  相似文献   
62.
2005年四川省血吸虫病疫情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掌握血吸虫病疫情监测点疫情状况,为全省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全国血吸虫病监测方案》,开展2005年国家级血吸虫病疫情监测点工作。结果全省9个监测点的钉螺面积为351853m~2,平均钉螺密度0.70只/0.11m~2,平均钉螺感染率0.06%;人群平均感染率1.93%,病人感染度EPG几何均数23.79,平均耕牛感染率为4.50%。结论四川省血吸虫病疫情已控制在较低水平,应加强监测与巩固措施,防止疫情回升。  相似文献   
63.
近年来,高原山区急性血吸虫病(以下简称急感)疫情稳中有升,2002年四川省发生急感54例,云南省19例;2003年四川省58例,云南省73例。为了及时控制高原山区急感的进一步蔓延,探讨适合高原山区科学、有效的防治策略,针对2004年7月2日7省急感疫情周报,就四川、云南省发生的急感病例作了现场调查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4.
逯嘉  李婷  王丹霞  夏勇  肖月  陈闯  何金戈  张灵麟  夏岚 《疾病监测》2021,36(11):1147-1151
  目的   评价“十三五”期间四川省肺结核报告发病情况及防控效果,为“十四五”期间全省肺结核的防控重点提供参考。  方法   利用传染病监测系统报告的肺结核疫情资料,描述四川省2016—2020年肺结核流行病学特征。  结果  2016—2020年,四川省肺结核报告发病数和报告发病率均逐年下降,年均下降率为5.35%,2020年降至55.19/10万;肺结核患者的病原学阳性报告比例持续上升,至2020年已超过50%。 2020年上半年的波动较大,2月较1月下降了20.76%,3月较2月上升了30.87%。 2020年,成都市等12个地市的肺结核报告发病率在55/10万以下,甘孜藏族自治州、凉山彝族自治州 、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肺结核报告发病率均在100/10万以上。 2016—2020年,报告发病数的男女性别比均在7∶3左右,年龄分组以15~59岁为主,但<15岁的构成比持续增加。 学生人群发现水平上升,2020年报告发病数较2016年增加了52.99%,构成比从2016年的5.61%上升到2020年的10.47%。  结论   “十三五”期间,全省肺结核报告发病率、病原学阳性率达到“十三五”规划目标。 “十四五”期间,应进一步加强漏报漏登管理工作,并继续加强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65.
恭贺新年     
<正>欢乐迎新年,烟花灿九天。在2015年新春佳节到来之际,《中国矫形外科杂志》理事会全体成员单位向广大读者、作者、编者以及全国矫形外科同仁致以亲切的问候和诚挚的祝福!在新的一年里,我们愿同广大矫形外科同仁携手共进,为《中国矫形外科杂志》的不断创新与发展而努力!  相似文献   
66.
目的了解近10年来我省部份地区的肠道蠕虫感染现状。方法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检查肠道蠕虫卵,试管滤纸培养法鉴别钩虫虫种,对12岁以下儿童用透明胶纸肛拭法检查蛲虫卵。结果查出肠道蠕虫7种(线虫4种、吸种2种及带绦虫1种)。总感染率为41.34%。蛔虫、钩虫、鞭虫、蛲虫、带绦虫感染率分别为32.60%、17。30%、13.68%、17.55%、0.86%。部份地区感染率以四川盆地南部边缘的合江县为高,总感染率为77.91%,蛔虫47.90%、钩虫43.51%、鞭虫41.65%、蛲虫44.58%;以川西高原的德格县和位于盆地北部边缘的青川县较低。结论10年来部份地区蛔虫、钩虫、鞭虫及带绦虫感染率均有下降趋势,儿童蛲虫感染率有所回升。调查显示,我省肠道蠕虫感染仍十分严重,应积极普及健康教育,采用综合性防治措施,控制肠道蠕虫感染。  相似文献   
67.
<正>在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14年公布的《中国期刊引证报告》中,本刊的核心影响因子为0.715,核心总被引频次为1 580,在19种外科同类学术期刊中综合排名为第3位,较2013年上升了2位。在中国知网2014年公布的《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中,本刊的影响因子为0.769,在93种外科学术期刊中排名第20位。本刊继2011年被评为"中国精品科技期刊"后,  相似文献   
68.
日前,以我校药物与功能性食品研究中心在读博士后王立群为第一作者,博士后指导导师吴剑波教授为通讯作者的论文“Glycation of Vitronectin Inhibits VEGF-induced Angiogenesis by Un-coupling VEGF Receptor-2-αvβ3 Integrin Cross-talk”在Nature系列刊物《Cell Death and Disease》上在线发表。该论文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四川省科技厅课题资助。  相似文献   
69.
目的 分析2011—2019 年四川省血吸虫病疫情变化特征,为今后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11—2019 年四川省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年报资料;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分析血吸虫病疫情变化,使用独立样本的χ2检验进行组间率的比较,使用Arima模型对四川省未来3年的血防相关指标进行预测。结果 截至2019年底四川省52个区县达到血吸虫病除标准,2011—2019年四川省无新发急性血吸虫病和慢性血吸虫病病例,目前四川省现存1 526例晚血病人,2016—2019年全省有螺框出现率和活螺密度均呈下降趋势(P<0.05)。结论 2011—2019年四川省血吸虫病疫情稳定,但存在钉螺面积扩散、疫情反复等潜在风险,控制钉螺扩散、晚血救助和预防控制新发病例仍是未来工作的难点和重点。  相似文献   
70.
目的 目的 分析三峡建坝后库区上游的四川省血吸虫病流行区的疫情变化及其对三峡库区血吸虫病的传播影 响。 方法 方法 收集分析2000-2012年四川省血吸虫病疫情年报、 2001-2012年血吸虫病监测点资料、 2001年四川省血吸虫 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数据及三峡相关课题研究数据等文献资料, 调查人群、 家畜和钉螺的情况。选择距离库区最近的简 阳市五指乡前进村开展钉螺现场调查。结果 结果 2000-2012年四川省血吸虫病流行区疫情呈持续下降态势, 全省于2008 年达到血吸虫病传播控制。截止2012年, 65.07%的流行县已达到传播阻断标准, 当年全省实有钉螺面积为2 415.80 hm2 , 比2000年减少了60.64%, 自2006年起未查见感染性钉螺。在简阳市五指乡前进村查螺246框, 调查面积17.14 hm2 , 未查见钉螺。结论 结论 三峡建坝后, 四川省血吸虫病流行区范围和有螺面积已明显缩小, 上游流行区疫情向库区扩散的可 能性极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