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43篇
  免费   290篇
  国内免费   157篇
耳鼻咽喉   7篇
儿科学   35篇
妇产科学   17篇
基础医学   237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1109篇
内科学   149篇
皮肤病学   492篇
神经病学   72篇
特种医学   174篇
外科学   1945篇
综合类   2250篇
预防医学   281篇
眼科学   47篇
药学   924篇
  28篇
中国医学   784篇
肿瘤学   32篇
  2024年   54篇
  2023年   217篇
  2022年   176篇
  2021年   250篇
  2020年   270篇
  2019年   269篇
  2018年   111篇
  2017年   229篇
  2016年   278篇
  2015年   294篇
  2014年   457篇
  2013年   465篇
  2012年   594篇
  2011年   500篇
  2010年   476篇
  2009年   427篇
  2008年   468篇
  2007年   491篇
  2006年   370篇
  2005年   439篇
  2004年   411篇
  2003年   360篇
  2002年   247篇
  2001年   167篇
  2000年   112篇
  1999年   68篇
  1998年   76篇
  1997年   68篇
  1996年   75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991.
广泛软组织松解术治疗僵硬型马蹄内翻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了提高儿童僵硬型马蹄内翻足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广泛软组织松解、肌力平衡矫正畸形。广泛软组织松解包括足的内侧、后侧的韧带、关节囊、延长相应的肌腱。充分松解距下、跟骰关节。结果:本组41例、66只足,总优良率86.3%。结论:广泛的软组织松解,能使距骨、跟骨、舟骨、骰骨作为一个整体移动,可恢复足各骨的正常解剖关系,矫正静力畸形。胫前肌外移、跟腱充分的延长术,可调整足的动力平衡防止畸形复发  相似文献   
992.
后侧松解为主治疗小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后侧松解为主治疗小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田百超,曹力,张世明,塔依尔自1983年3月~1990年12月,采用以后侧松解为主,根据不同年龄和畸形,附加相应的其他软组织松解治疗41例(52只足),小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效果良好。临床资料男25例,女7例。双侧1...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一期单纯后路经椎弓根脊柱截骨和脊椎切除操作的可行性和如何避免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回顾125例重度僵硬性脊柱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采用经椎弓根脊柱截骨技术或经椎弓根扩大蛋壳技术进行脊椎切除操作的可行性、手术时间、出血量、术中术后并发症。所有患者均采用经椎弓根内固定系统矫形固定。结果平均手术时间210min,术中失血平均1400mi。术中发生13例胸神经根损伤,  相似文献   
994.
腹膜后纤维化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总结腹膜后纤维化的外科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5年1月至2003年12月24例腹膜后纤维化患者的外科诊治情况。男19例,女5例,平均年龄52岁。首发临床表现腰腹部疼痛11例,急性尿潴留5例,8例为偶然发现的双肾积水。11例急性发病和全身情况较差的患者,行输尿管双J管引流;4例双J管置入失败者,改行肾盂穿刺造瘘术缓解症状,一般情况好转后,2例行输尿管外置造口术,1例行输尿管松解腹腔间置术治疗,1例于术后3个月因急性心肌梗死死亡。13例确诊时一般情况良好者行输尿管松解腹腔间置术。结果 1例输尿管松解腹腔间置术者因反复泌尿系感染,术后3年出现肾功能衰竭。1例肾盂穿刺造瘘术患者术后3个月因急性心肌梗死而死亡。余22例患者术后肾功能均有改善,治疗前血肌酐水平平均450.9μmol/L,术后1个月降至318.2μmol/L,3个月后降至265.2μmol/L。结论 及时合理的外科治疗是保护腹膜后纤维化患者肾功能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95.
梁志雄  吴丽琼 《广西医学》2006,28(6):929-930
胸腰椎骨折由直接暴力导致胸腰椎体挤压性骨折或脱位,轻则引起疼痛、脊柱的稳定性和承受能力受损,重则损伤脊髓神经引起截瘫。我院自2002年1月至2005年1月。对84例胸腰椎骨折的病人行后路减压、植骨、GSS内固定术。取得满意的效果。而充分的术前准备和良好的术后观察及护理,是提高手术疗效、预防并发症、促进病人恢复的重要前提和条件。  相似文献   
996.
PLF与PLIF手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32,自引:2,他引:30  
目的:对比研究后外侧融合(PLF)与经后路椎体间融合(PLIF)治疗Ⅰ度和Ⅱ度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67例腰椎滑脱症患者分为PLF组32例,PLIF组35例。两组年龄、病程、术前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资料相近似。PLF组JOA评分16.3±7.8分,PLIF组14.5±6.5分。两组均进行了后路椎板减压,短节段经椎弓根钉系统复位与固定。结果:PLF组手术时间平均187min,出血量平均680ml;PLIF组手术时间248min,出血量平均945ml。PLIF组慢性下腰痛改善明显高于PLF组(P=0.042),而临床疗效JOA评分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骨融合率PLF组74.8%,PLIF组94.3%(P=0.011),经随访PLF组矫正率丢失30.9%,而PLIF组为9.8%(P<0.05)。PLF组各种并发症19例,PLIF组11例。结论:PLF与PLIF手术均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有效术式,PLIF手术时间较长,创伤大,但骨融合率高,内固定失败率低,滑脱矫正率丢失少,晚期慢性下腰痛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997.
本文报道应用自配薄甘酊治疗剥脱性角质松解症,并且和10%尿素软膏对照。治疗组总有效率98.5%,对照组总有效率42.3%,二组疗效有非常显著的差异。该药配制简单,使用方便,我们认为是治疗此病行之有效的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8.
999.
目的 探讨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联合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CLCVP)在脊柱后路手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取2021年2月至2022年1月该院收治的择期行脊柱后路手术患者60例,均为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Ⅰ~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C组(AHH联合CLCVP)和F组(常规输液),每组30例。2组患者入室后均在局部麻醉下行桡动脉穿刺置管监测有创动脉压及中心静脉穿刺置管行中心静脉压(CVP)监测。常规麻醉诱导,采用CLCVP麻醉技术管理围手术期输液及用药。记录2组患者输液量、出血量、尿量、输血量、手术时间、硝酸甘油用量等,以及麻醉诱导前(T0)、切皮开始时(T1)、手术开始后2 h(T2)、创面完全止血完成时(T3)、手术结束30 min时(T4)、术后第1天(T5)各时间点平均动脉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和CVP、血糖、血乳酸、血凝指标[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  相似文献   
1000.
颈椎前后路联合减压及植骨治疗颈髓损伤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颈椎外伤所致骨折、脱位合并颈髓损伤 ,目前临床上多采用牵引复位、颈椎后路减压固定术或颈椎前路减压植骨固定术。但对于骨折所造成的颈髓前后方同时受压 ,以及颈椎脱位牵引复位失败或陈旧性脱位的情况 ,上述手术方法均无法彻底减压并重建稳定性。我科自 1998年 1月至 2 0 0 1年 3月采用颈椎前后路联合减压、颈椎前路带锁钢板 (cervicalspinallockingplate ,CSLP)内固定术治疗复杂颈椎损伤合并颈髓损伤19例 ,取得了满意疗效。一、对象与方法1.一般资料 :本组 19例均为我院 1998年 1月至 2 0 0 1年3月收治的颈椎外伤合并颈髓损伤患者。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