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0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27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22篇
临床医学   157篇
内科学   32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92篇
综合类   117篇
预防医学   3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52篇
  1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81.
肝移植术后肺部细菌感染的诊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总结肝移植术后肺部细菌性感染的诊治经验。方法:对33例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后发生肺部细菌感染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3例术后住院期间发生肺部细菌感染53例次,所有患者的痰或胸水培养均有阳性发现;较常见的病原菌为铜绿色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氏菌、鲍曼倩血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对革兰氏阴性杆菌敏感的抗生素有阿米卡星、亚胺培南、环丙沙星,对革兰氏阳性球菌敏感的抗生素有万古霉素;16例在感染治疗过程中发生急性排斥反应,死亡5例;治疗时根据药物敏感试验选用抗生素,必要时调整免疫抑制方案;33例中,治愈20例,死亡13例。结论:肺部细菌感染是肝移植术后常见并发症,其诊断有赖于对临床资料综合分析,治疗上除应遵循一般肺部感染的处理原则外,应注意合理选择抗生素及对受者免疫功能的调控。  相似文献   
82.
供肾动脉与受者髂外动脉吻合的肾移植61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限于受者的血管情况,我们采取供肾动脉与受者的髂外动脉吻合,共完成肾移植618例,现报告如下。618例中,男性542例,女性76例,年龄13~73岁,平均35.3岁,病程平均为1.7年。其原发病,560例为慢性肾小球肾炎,26例为糖尿病肾病,17例为多囊肾,10例为药物性肾病,2例为遗传性肾炎,2例为狼  相似文献   
83.
目的:应用统计过程控制(SPC)原则处理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CNI)血液水平,作者假设使用SPC能增加CNI血液水平在目标范围内的比例。研究设计:该研究人群由217例肝移植术后存活超过3个月的患者组成,证明曾应用快速循环促进治疗过程,对整个群体应用SPC。改变方案包括CNI目标范围的定义,推行在质量评估图显示CNI血液水平的基于网络的工具,推广管理CNI血液水平的方案和检查表。主要观察指标为CNI血液水平在目标范围内的比例。结果:在初步研究中,CNI血液水平在目标范围内的比例从50%增加到85%。当把方案扩展到整个人群,药物水平在目标范围内的比例从50%增加到77%(P〈0.001),而CNI水平的范围降低。同种异体移植物的排斥率不变。结论:应用SPC增加了CNI血液水平在目标范围内的比例,这些观察资料可用于治疗其他慢性卫生保健问题。  相似文献   
84.
药物基因组学:优化器官移植受者免疫抑制治疗的新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治疗指数(TI)异常狭窄的免疫抑制剂来说,如何在治疗效能和毒副作用两个方面取得平衡,一直是一个难题。尽管治疗药物监测(TDM)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其本身的局限性使得免疫抑制剂的个体化用药至今依然举步维艰。基因组时代的来临催生了药物基因组学,这是一门寻找药物治疗与个体遗传背景差异之间关系的科学。本文将其在器官移植受者免疫抑制治疗方面的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做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85.
报告了3例肾移植术后受者弓形虫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预防措施。弓形虫病无特征性临床表现,主要依据血清学检查确诊,治疗以磺胺嘧啶和乙胺嘧啶联合应用为好。对肾移植术前的供者、受者进行常规的弓形虫血清检测。对血清学阳性者,或在术前或在术后进行治疗,能及时有效地控制弓形虫病。  相似文献   
86.
据医学空间网12月28日报道(原载Transplantation.2005 Nov15:80(9):1340-1343),意大利那不勒斯第二大学的Zampino R博士及其同事对移植前有慢性乙肝病毒(HBV)感染的心脏移植受的临床发展和HBV分子变化进行了评估,并研究了拉米夫定对出现HBV再活化的患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7.
1980-2010年中国内地实施肝移植手术共18849例次,其中2005年达2960例次,为肝移植手术实施的高峰,随后肝移植例次数逐渐下降,2007年降幅最大,变化趋势见图1。截至2010年,除暂未实施手术的西藏地区外,中国内地30个省市地区(86个移植中心)均不同程度开展了肝移植手术,各地区例次分布见图2。其中上海、北京、天津实施肝移植手术例次最多。  相似文献   
88.
法国一项研究表明,将肾移植受者血红蛋白(Hb)水平维持于13g/dl以上,可减缓其慢性移植物肾病的进展。研究发表于《美国肾脏病学会杂志》[JAmSocNephrol2012,23(2):360]。该开放性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纳入125例贫血且估计的肌酐清除率(eCrCl)<50ml(/min·1.73m2)的肾移植受者,比较纠正贫血对其移植肾功能的影响。结果为,治疗2年后,Hb完全纠正组与部分纠正组患者的  相似文献   
89.
背景:国内外有关预防高致敏受者肾移植后发生超急性、急性排斥反应提高人肾存活率取得满意效果,然而临床对群体反应性抗体检测阴性既往致敏受者肾移植后发生再次免疫应答研究则罕见报道。目的:探讨群体反应性抗体阴性的既往致敏受者肾移植后早期发生严重急性体液性排斥反应机制,为其早期诊断和治疗既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1例群体反应性抗体阴性术后早期发生严重急性体液性排斥的首次肾移植患者,动态分析移植后14d内反映急性体液性排斥的相关指标,包括IgG型抗HLA抗体,病理苏木精-伊红染色、C4d及细胞表面分子原位检测。结果与结论:21例患者既往均有输血或妊娠史;18例患者移植后第7天抗HLAⅠ类IgG抗体阳性率〉80%,11例于移植后第7天抗HLAⅡ类IgG抗体〉80%;5例女性患者于移植后第5~8天发生移植肾破裂,抗HLAⅠ类和Ⅱ类IgG抗体均〉96%;21例受者均检出抗供者特异性抗体(DSA),13例(61.90%)供、受者存在HLA-A2和HLA-A11的错配并产生对应DSA,包括5例移植肾破裂受者;病理组织形态学均有不同程度急性损伤,免疫组化可见管周毛细血管区(PTC)C4d沉积,原位染色CD34(+)、CD68(+)、CD4(+)。提示移植前群体反应性抗体监测不能完全反映受者的预致敏状态;移植后早期监测群体反应性抗体可预测和诊断既往致敏受者急性体液性排斥的发生;C4d、CD68(+)作为其的辅助诊断指标,可提高诊出率;HLA-A2和HLA-A11在既往致敏受者是高危致敏基因。  相似文献   
90.
随着肾移植的广泛开展及强效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术后并发肺部感染已成为肾移植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是目前造成肾移植受者死亡的首要原因.新型抗生素的应用和各种感染监控措施的不断完善,使细菌感染发生率明显下降,而真菌性感染有所上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