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37篇
  免费   777篇
  国内免费   791篇
耳鼻咽喉   480篇
儿科学   66篇
妇产科学   121篇
基础医学   1186篇
口腔科学   869篇
临床医学   2462篇
内科学   647篇
皮肤病学   52篇
神经病学   359篇
特种医学   1217篇
外国民族医学   6篇
外科学   4838篇
综合类   5041篇
预防医学   923篇
眼科学   241篇
药学   1450篇
  43篇
中国医学   550篇
肿瘤学   554篇
  2024年   122篇
  2023年   496篇
  2022年   423篇
  2021年   500篇
  2020年   541篇
  2019年   442篇
  2018年   283篇
  2017年   354篇
  2016年   520篇
  2015年   580篇
  2014年   1005篇
  2013年   1088篇
  2012年   1421篇
  2011年   1590篇
  2010年   1319篇
  2009年   1236篇
  2008年   1496篇
  2007年   1132篇
  2006年   1002篇
  2005年   1067篇
  2004年   866篇
  2003年   729篇
  2002年   619篇
  2001年   467篇
  2000年   373篇
  1999年   295篇
  1998年   221篇
  1997年   214篇
  1996年   164篇
  1995年   117篇
  1994年   103篇
  1993年   79篇
  1992年   72篇
  1991年   44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58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高能量损伤导致的下肢严重开放性损伤的保肢治疗,对骨科医生来说是一个挑战。随着修复重建技术的提高和术后辅助治疗的完善,给保肢治疗带来了希望,但总体疗效仍不理想。我院自2003年1月~2004年12月共对32例下肢严重损伤患者行保肢治疗,现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保肢的指征、肢体重建的方法与时机及保肢失败的原因。  相似文献   
62.
李华 《陕西医学杂志》2003,32(6):573-574
高血压脑出血临床并不少见 ,螺旋 CT扫描可确诊。对于 >2 0 ml的颅内血肿 ,临床多采用锥颅穿刺颅内血肿引流 ,挽救生命 ,减少并发症及后遗症。而轴位图像与多层重建技术的应用能准确指导临床穿刺引流。现通过对 30例脑出血患者引流术后情况分析旨在探讨该技术在脑出血病人穿刺引流术中的应用价值。临床资料  30例患者中 ,男 2 0例 ,女 1 0例 ,年龄 2 9~ 80岁 ,平均 5 0岁 ,全部病例在发病 6h至 5 d内行螺旋 CT检查证实 ,并做多层面重建 ,出血量按多因氏公式计算。 5例患者出血量大于80 ml,并伴有蛛网膜下腔出血 ,即破入脑室系统 ,2 0例…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靶重建放大扫描技术对肺孤立性结节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3例患者先行常规CT平扫,选定结节处为兴趣区,行薄层靶重建放大扫描,层厚、层距为2mm,FOV为160。结果:42例恶性病变中有37例表现为深分叶,占88.1%;21例良性病变中有15例表现为浅分叶,占71.4%。恶性结节中15例内部出现条状低密度支气管征;7例出现血管集中征;8例出现空泡征;病变内部出现液化坏死13例,其中恶性病变ll例。22例出现钙化,包括12例良性病变和10例恶性病变。2例错构瘤内均见小面积脂肪性低密度影。结论:靶重建放大扫描比普通CT扫描可提供更多的信息,对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有一定价值。恶性病变大多数为深分叶,良性病变大多数为浅分叶或无分叶。  相似文献   
64.
锁骨骨折三种内固定治疗方法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超 《中国基层医药》2005,12(12):1713-1714
目的比较重建钢板,记忆合金、克氏针钢丝三种方法治疗锁骨骨折的效果。方法重建钢板组28例,记忆合金组16例,克氏针钢丝12例手术疗效比较。结果重建钢板组:优22例,良5例,差1例,优良率96.4%;记忆合金16例:优8例,良6例,差2例,优良率87.5%;克氏针钢丝组12例:优6例,良3例,差3例,优良率75%。结论重建钢板组是锁骨骨折需要手术治疗中最适宜方法。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改进的内外括约肌在原位肛门整形重建术中的应用及其手术效果。方法:改进包括:①肛门内括约肌改进为双层双环肌套;②肛门外括约肌改进为股薄肌采用“围巾式”环绕结肠末端一周,其远端剖为两条,一条缝合固定于耻骨韧带;另一条缝合固定于骶尾韧带,即为肛门外括约肌重建和外括约肌浅部和深部的重建。结果:38例术后肛门外形及功能和远期生活质量、生存率均更为满意。术后随访总优良率达94.73%;远期生存率达76.32%。结论:低位直肠癌Miles术后,同时行改进的内外括约肌原位肛门整形重建的效果是可行的,更接近正常的肛门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66.
用颈长肌重建预防颈前路植骨块滑脱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颈长肌重建对颈椎前路手术并发症的预防作用。方法:将颈椎病确诊病例分为实验组126例和对照组128例。对照组病例采用颈椎前路减压、植骨和/或钢板内固定术。实验组病例在完成上述手术之后,利用两种方法使颈长肌瓣重建植骨块或钢板表面。两组病例术后均获得随访,并将两组术后疗效及手术并发症的随访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术后随访0.5~6年,平均3.5年。根据Odom评分标准,对两组术后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经统计学分析,P>0.05,说明两组术后疗效无明显差异。而对两组病例术后并发症的统计学分析,P<0.05,两组有统计学意义,表明颈长肌重建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结论:颈长肌重建是预防颈椎前路手术并发症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7.
1999年2月至2005年2月应用DHS或重建钉治疗股骨粗隆间粉碎骨折126例,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8.
目的评价机械吻合在全胃切除后消化道重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胃恶性肿瘤患者全胃切除后应用管状吻合器吻合进行消化道重建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每例手术时间为70~180min,平均手术时间90.5min。无手术死亡。术后无一例发生吻合口瘘(食管空肠吻合处);4例发生吻合口溃疡,2例发生吻合口狭窄,吻合口狭窄率为3.57%,吻合口溃疡发生率为7.10%。结论全机械吻合在全胃切除术中具有操作简便、安全可靠、疗效确切,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后吻合口瘘及吻合口狭窄率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9.
胰腺癌扩大根治术中的血管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联合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切除的胰腺癌扩大根治术的临床意义和手术方法 ,以及术中医源性血管损伤的处理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242例胰腺癌扩大根治术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分为三组,A组为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切除组(n=51),B组为术中发生医源性血管损伤组(n=5),C组为未行血管处理组(n=186),比较三个组的手术时间、术中输血量、血管阻断时间、平均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及术后生存分析.结果 三个组手术时间分别为(442.85±102.32)min、(348.62±92.31)min和(315.00±83.43)min,术中平均输血量为(1430.83±1092.43)ml、(1420.22±794.41 ml)和(928.19±571.57)ml,手术时间和术中输血量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合并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切除的胰腺腺癌患者术后中位生存期18.4个月,不合并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切除组的胰腺腺癌患者术后中位生存期16.1个月,生存分析两者无明显差异(P 0.05).51例联合血管切除的患者中,行血管壁部分切除7例,行血管节段切除44例,44例血管节段切除患者中38例行端端吻合,6例行间置移植物,血管切除长度平均(2.92±1.35)cm;5例术中医源性动脉损伤的血管分别为肝动脉1例,肠系膜上动脉1例,腹腔干3例,处理方式为4例行端端吻合,1例行局部修补.结论 积极合理的开展联合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切除的胰腺癌扩大根治术可以提高手术切除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由于局部的解剖关系复杂,术中较易发生医源性血管损伤,应引起术者重视并加以正确处理.  相似文献   
70.
前交叉韧带是膝关节内的主要结构之一,其近端附着于股骨外髁内侧面的后缘,远端呈扁平状附着于胫骨隆突的前内上。前交叉韧带的长度为31~38mm,平均宽度为11mm。它的主要作用是通过防止胫骨相对于股骨的前移,以及辅助内外旋运动和防止胫骨过度后移等作用参与维持膝关节的稳定。由于特殊的解剖结构和生物力学特点,在运动和非运动性损伤中容易发生前交叉韧带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