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5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38篇
内科学   7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74篇
预防医学   28篇
药学   84篇
中国医学   199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91.
慢性前列腺炎是青壮年男性常见的泌尿生殖系疾患,在中医学属“劳淋”、“精浊”的范畴。慢性前列腺炎不仅可引起附睾和睾丸的炎症,而且可引起性功能障碍和不育,笔者用汤剂和丸剂结合治疗86例,疗效可靠,现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86例患者中,年龄18—50岁,平均年龄35. 2岁。其中未婚者11例,性功能障碍者20例,不育者6例(未婚、有子女者未做精液检查)。1.2 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92.
中药提取新老工艺技术浅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药材(动植物)浸出有效成分制成供内服、注射和外用的药物制剂,除传统、常规剂型外,还可制成控释、缓释、靶向、透皮等新剂型。药材中含有的成分十分复杂,按药理作用和组成性质可分为:有效成分、辅助成分、无效成分和组织物质。有效成分:系指化学上的单体化合物。可以分子式或结构式表示并具有一定的物理常数,如生物碱、甙类及挥发油,一种药材中,有效成分可能是一个或多个;  相似文献   
93.
94.
九气拈痛胶囊与丸剂的溶出度比较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九气拈痛丸改成胶囊剂后,其体外溶出速率是否加快,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九气拈痛胶囊与丸剂的体外溶出度进行了测定比较。结果表明胶囊(T50=8.71min)的溶出速率明显快于丸剂(T50=40.96min),说明九气拈痛丸改为胶囊剂是可行的,为剂改提供了一定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95.
浓缩六味地黄丸干燥工艺的筛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考察浓缩丸剂微波干燥灭菌的工艺条件。方法:用L9(3^4)正交实验对其影响因素进行筛选,以外观、水分、溶散时限和微生物限度为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最佳操作条件为A3B2C2D3。结论:用于浓缩六味地黄丸的干燥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6.
杨叁平 《河北中医》2011,33(6):936-939
通心络胶囊是在中医络病理论指导下研发的代表性中药复方制剂,全方由益气通络药人参,辛香通络药降香、冰片,化瘀通络药水蛭、土鳖虫,搜风通络药全蝎、蜈蚣、蝉蜕等不同通络药物组成,具有益气活血、搜风通络之功效,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脑梗死、糖尿病及其微血管并发症等疾病。  相似文献   
97.
六味地黄丸加减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07—2007—06,我们采用六味地黄丸加减治疗脑梗死恢复期30例,并与盐酸川芎嗪治疗3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98.
<正>盆腔炎性疾病(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PID)是生育期妇女常见病、多发病,发病率近年逐渐上升,是女性内生殖器官(包括子宫、输卵管、卵巢)及其周围结缔组织和盆腔腹膜的慢性炎症。其中大多数患者有盆腔包块,大小不一,如治疗不彻底,可导致慢性盆腔痛及病情反复发作、不孕症及异位妊娠等。目前,西医对慢性盆腔炎性包块多采用抗生素治疗,疗效不彻底,且副作用较多。2011-06—2013-06,我们应用桂枝肌瘤  相似文献   
99.
中药丸剂是我国临床医学应用最早的剂型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文章试从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丸剂的方药组成。分类、服药法及治疗病症等方面进行文献整理分析,以探讨其对后世中药丸剂发展做出的贡献。《肘后备急方》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中药丸剂的理论特点,推动了“疾有宜丸者”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同时创始了黏合剂,为现代浓缩丸的雏形。对其深入研究,可为中药学的发展提供更广泛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探讨微波干燥技术在中药丸剂生产中的应用。方法就微波干燥灭菌在中药丸剂生产过程中的应用并结合多年的技术经验及有关文献进行研究,探讨了该技术在中药丸剂生产中的应用方法。结果成品中药丸剂的性状、水分含量、溶散时限及微生物限度等各项质量指标均达到国家标准。结论经过多方实践证实,微波干燥中药丸剂不仅干燥速度快、效果好、灭菌性能优越,而且能源利用率高,因此该技术应可在中药丸剂的生产中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