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5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38篇
内科学   7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74篇
预防医学   28篇
药学   84篇
中国医学   199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81.
吴根喜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5):4001-4002
目的 观察加味白金丸辅助治疗难治性癫痫的用量和疗效.方法 在服用抗癫痫药的基础上,3.5~7岁儿童第1周每日总量为1.5g,以后每周每日增加1.5g,至发作控制或达到目标荆量每日6 g后进入稳定期;8~14岁儿童第1周每日总量为2.5g,以后每周每日增加2.5g,至发作控制或达到目标剂量每日10 g后进入稳定期;成人第1周每日总量为4 g,以后每周每日增加4 g,至发作控制或达到目标剂量每日16 g后进入稳定期.每日剂量分3次服,维持治疗16周以上.结果 加味白金丸对3种类型癫痫发作均有较好疗效.其中显效20例,显效率为44.4%;有效12例,有效率为26.7%;效差4例,效差率为17.8%;总有效率为71.1%.结论 加味白金丸加用辅助治疗难治性癫痫疗效可靠,对心肝肾和血液系统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2.
中风病是因为风、火、痰、瘀、虚等病理因素致气血逆乱、脑脉痹阻,或血溢脑脉之外的一种病症,以半身不遂、偏身麻木、口舌歪斜、言语蹇涩,甚或突然昏仆为主要临床表现[1].出血性中风病多由长期慢性劳损导致脉道受伤,在急性应急的状况下出现脉络破损,血溢脉外的一种疾病,本病以虚为本,风、火、痰、瘀为标,在治疗过程中急性期以缓解标证(出血导致的急性临床症状)为主,慢性期以治本(长期慢性劳损下的脉络内部损伤)为主.大黄蟅虫丸为《金匮要略》中治疗五劳、七伤所致的"经络营卫气伤,内有干血(病机)",表现为"腹满不能食、肌肤甲错、两目黯黑[2]"等症状,其治疗机制为"缓中补虚".  相似文献   
83.
84.
丸剂的剂量及其工艺流程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玉福 《中成药》1993,15(4):6-7
对丸剂的剂量及其工艺的选择进行了探讨。由于大部分丸剂存在剂量不足的问题,因此影响药物疗效,提出了对丸剂的工艺流程应改进,可采用组方中部分药材(或全部)煎煮(浓缩)与其他药粉(或赋型剂)混合制备丸剂,以确保药物剂量与疗效。  相似文献   
85.
香莲丸,香莲片,香莲胶囊中总季胺碱溶出度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6.
薛璞 《山西中医》1990,6(2):14-16
当归贝母苦参丸,由当归、贝母、苦参各四两组成。方出于《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篇。笔者因受仲师启蒙,推而广之运用此方治疗下焦湿热为患的妊娠癃闭、膏淋、热淋等病,效果显著,兹举病例三则如下: 例1:张××,女,28岁,农民。孕8个月,因小便滴沥难下,小腹胀急,于1976年6月15日住院。西医诊断为妊娠尿潴留。经用抗生索、导尿等法治疗10余日,不但无效,反而出现发热等症。患者苦于导尿,故邀余会诊。证见口干苦,气短,少腹及尿道  相似文献   
87.
目的 研究血管袢骨膜内腓骨组合移植修复负重长段粗骨缺损临床应用可行性。 方法 健康新西兰大白兔 72 只,随机分为 3 组。A组:单腓移植组;B组:骨膜外双腓骨组合移植组;C组:骨膜内双腓骨组合移植组。制成胫骨中上段骨缺损 10 0 mm,采用 3 种手术方式,术后 2、4、8、12、16周分别拍X线片及测定血清碱性磷酸酶、骨钙素、骨密度及组织学、生物力学检查。 结果 X线结果显示,C组较A、B组骨痂增加明显,骨小梁排列整齐,移植腓骨明显增粗。术后 4 周血清 ALP:A组 (91 .6±9. 2)、B组 (11.4 9±5 .1)、C组 (136 6±3 9);血清 BGP:A组(3. 90±1. 02)、B组 (4. 69±0. 58)、C组 (5 .84±0. 98);骨密度:A组 (0. 179±0 .03)、B组(0. 286±0 .04)、C组 (0. 301±0. 07),C组较A组、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1)。组织学检查C组较A、B组骨痂形成早、成熟早,骨小梁排列整齐,两腓骨形成一体,髓腔再通。成骨量:A组 (398±4 0)、B组 (41. 7±2 .3)、C组(49. 2±5 .7),C组与A、B组比较,P<0. 05。生物力学测试,移植骨平均最大载荷、最大扭距及剪切应力,C组均大于A、B组。 结论 血管袢骨膜内腓骨组合移植是治疗负重长段粗骨缺损较为理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88.
水蜜丸是指按水丸的工序,用蜜水作为粘合剂将中药细粉泛制而成的丸粒。它是在蜜丸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除具备蜜丸的优点外,又具有携带方便、便于服用等特点。水蜜丸的制备过程可分为:起模、成丸、上衣打光等步骤。一、起模采用湿颗粒起模法较为简单,快速。方法是:取约模重5%的药粉,置容器中,加75%的乙醇适量,调至适宜的湿度,过10目筛,使之成为细小颗粒,置糖衣锅内多次反复加醇,加药粉,直至标准模粒(10  相似文献   
89.
六味地黄丸(汤)的药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相似文献   
90.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复方丹参滴丸是根据90年版中国药典方,复方丹参片经科学提取加工而成的纯中药滴丸剂。本品具有明显的活血化瘀,理气止痛,治疗胸闷、心绞痛的作用。经药效学实验研究表明,复方丹参滴丸具有增加冠脉流量的作用,与同剂量的复方丹参片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对血管平滑肌有很强的舒张作用,并有抗心肌缺血及抗血小板聚集等作用,而且使用剂量小,作用迅速。为研究比较两种不同剂型的临床效果,采用随机试验法对6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进行了观察,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