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9087篇
  免费   13361篇
  国内免费   9069篇
耳鼻咽喉   2266篇
儿科学   2661篇
妇产科学   4063篇
基础医学   11590篇
口腔科学   3855篇
临床医学   73613篇
内科学   27278篇
皮肤病学   1572篇
神经病学   7487篇
特种医学   12431篇
外国民族医学   225篇
外科学   50370篇
综合类   129519篇
预防医学   31438篇
眼科学   5708篇
药学   50381篇
  843篇
中国医学   27933篇
肿瘤学   8284篇
  2024年   2177篇
  2023年   8418篇
  2022年   7548篇
  2021年   9248篇
  2020年   9210篇
  2019年   9022篇
  2018年   4050篇
  2017年   7821篇
  2016年   8729篇
  2015年   9937篇
  2014年   19000篇
  2013年   19646篇
  2012年   25566篇
  2011年   27483篇
  2010年   26367篇
  2009年   24905篇
  2008年   30617篇
  2007年   26899篇
  2006年   22827篇
  2005年   25158篇
  2004年   23665篇
  2003年   21565篇
  2002年   16075篇
  2001年   13988篇
  2000年   9974篇
  1999年   7730篇
  1998年   7463篇
  1997年   6214篇
  1996年   5054篇
  1995年   4567篇
  1994年   2918篇
  1993年   1781篇
  1992年   1304篇
  1991年   1330篇
  1990年   1122篇
  1989年   1225篇
  1988年   275篇
  1987年   229篇
  1986年   196篇
  1985年   103篇
  1984年   45篇
  1983年   29篇
  1982年   17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3篇
  1965年   1篇
  195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观察清消通益方联合常规西药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术后痰瘀互结型胸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PCI术后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PCI术后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清消通益方,2组疗程均为8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症候疗效、心电图疗效以及心电图、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中医症候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7.93%(P<0.01);治疗组心电图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4.83%(P<0.05)。2组患者治疗后ST段及T波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治疗后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2组患者hs-CRP逐渐降低(P<0.05,P<0.01),治疗组治疗7、14、30d时hs-CRP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清消通益方联合西药治疗PCI术后痰瘀互结型胸痹疗效显著,可通过降低hs-CRP水平来降低PCI术后炎症因子从而稳定易损斑块。  相似文献   
12.
陈林萍  肖立韦  毕迎月 《中医药导报》2019,25(10):118-120,123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施护结合临床路径式护理在白内障手术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接受白内障手术患者94例纳为研究对象,对照组采用常规临床路径式护理,观察组对患者实施中医辨证施护结合临床路径式护理,观察两组患者视力恢复情况、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低视力者生活质量量表评分(CLVQOL)、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后视力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SAS与SDS评分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观察组CLVQOL各项评分上升幅度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白内障手术患者实施中医辨证施护结合临床路径式护理模式可明显提高患者视力,缓解负性情绪,降低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微创手术治疗脊柱创伤的临床疗效。方法48例脊柱创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24例。常规组患者采用传统开放性手术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微创手术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手术指标、治疗前后疼痛评分,并分析两组患者的安全性。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83%,明显高于常规组的7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以及住院时间分别为(40.21±11.21)min、(18.79±8.41)ml、(0.51±0.36)mm、(3.51±1.22)d,均明显优于常规组的(72.54±14.54)min、(61.23±19.25)ml、(6.52±1.45)mm、(9.14±2.11)d,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疼痛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周、1个月、3个月,实验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均低于常规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任何术后并发症。结论微创手术治疗脊柱创伤的临床疗效显著,手术治疗效率较高,康复作用突出,更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14.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5,(23):2198-2201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植骨融合内固定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后早期急性并发症发生原因及预防处理方法。[方法]统计2011年5月~2013年6月312例因颈椎病、颈椎外伤、后纵韧带骨化症等疾患而行颈椎前路手术的患者,对术后出现急性并发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探讨早期急性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的有效性。[结果]312例患者中,有6例出现早期急性并发症,其中椎管内血肿形成致脊髓受压2例,均行血肿清除减压术,术后随访1年,患者四肢肌力部分恢复;颈前皮下血肿压迫呼吸道致呼吸困难2例,床旁紧急切开清除血肿后,呼吸困难解除,后康复出院;喉头水肿及气道痉挛致上呼吸道梗阻而猝死1例;术后颈前软组织肿胀气道受压致呼吸困难1例,予以气管插管、脱水等对症治疗后康复出院。[结论]颈椎前路减压术后需要密切观察有无并发症出现,一旦发生应紧急处理,大多可避免灾难性的后果。  相似文献   
15.
摘要:<正>1病例资料患者,男,69岁,因"寒战、发热、腹痛"于2018年12月15日入院,经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提示,诊断为"细菌性肝脓肿"。患者既往有慢性肾功能不全病史(10年前行肾移植)、高血压病(Ⅲ级)、2型糖尿病、慢性病性贫血、消化性溃疡,1个月前因缺血性心脏病伴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行经皮冠状动脉药物洗脱支架植入治疗。患者入院时使用药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98年《献血法》颁布以来,随着无偿献血工作的逐步发展,目前我国已经基本实现了血液采集无偿化,越来越多的公民踊跃的加入到无偿献血队伍中来,随着无偿献血形式的越来越好,如何巩固献血队伍,持续推进采供血事业发展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固定献血者可以大大提升血液安全系数,而首次献血者比例则能充分反映出一个城市和地区的献血活力和潜力,但献血者年龄的结构老龄化也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本研究结合晋城市地区近几年的固定献血者、首次献血比例以及献血者年龄结构,对首次献血者和固定献血者在无偿献血人群所占比例以及与献血者年龄变化趋势相关性提出了一些粗浅的看法,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精细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40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20)与对照组(n=20)。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精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再出血发生率,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再出血发生率为5.00%(1/20),低于对照组的35.00%(7/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呼吸道感染、便秘、心源性休克、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精细护理,可降低出血发生率,改善患者身心状态,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