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01篇
  免费   549篇
  国内免费   699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52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113篇
临床医学   3585篇
内科学   362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368篇
特种医学   110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20篇
综合类   2843篇
预防医学   646篇
药学   1139篇
  32篇
中国医学   2763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117篇
  2023年   320篇
  2022年   312篇
  2021年   389篇
  2020年   404篇
  2019年   383篇
  2018年   165篇
  2017年   319篇
  2016年   276篇
  2015年   342篇
  2014年   655篇
  2013年   533篇
  2012年   680篇
  2011年   659篇
  2010年   671篇
  2009年   553篇
  2008年   545篇
  2007年   543篇
  2006年   449篇
  2005年   541篇
  2004年   526篇
  2003年   484篇
  2002年   429篇
  2001年   404篇
  2000年   261篇
  1999年   201篇
  1998年   189篇
  1997年   150篇
  1996年   136篇
  1995年   98篇
  1994年   88篇
  1993年   81篇
  1992年   66篇
  1991年   58篇
  1990年   54篇
  1989年   47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中风是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伴口角歪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或不经昏仆仅以口喁、半身不遂为主症的一种疾病。本病多见于中老年人,是一种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疾病。笔者对中风后偏瘫患者采用针刺、拔罐结合治疗,效果良好,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42.
存活的脑血管病人75%以上丧失劳动能力.给病人、家庭、社会带来精神、经济上的沉重负担.加强偏瘫病人的肢体训练是减少脑血管病致残的关键。因此,我院自2004年开始对脑血管病人实施康复训练,在偏瘫病人肢体功能恢复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3.
小儿急性偏瘫是后天性多种病因引起的临床综合征。为了提高对本病病因的诊断水平,降低患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本文就1984年4月至1988年4月我科收治的75例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分析如下。临床资料一、性别、年龄及病因:75例中男39例,女36例,年龄及病因见表1,平均年龄7.2±6.7岁,8  相似文献   
44.
恶性大脑中动脉梗死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卒中是最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威胁生命的大脑中动脉区域脑梗死病人表现为偏瘫失语,意识进行性恶化,瞳孔不等大,颅内压往往超过30mm Hg(1 mm Hg=0.133kPa),CT表现大面积占位性脑水肿,中线结构移位,环池受压,Hacke等根据其  相似文献   
45.
脑血管意外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之一,主要包括脑出血、脑血栓形成、脑栓塞等急性脑血液循环障碍。此病发病率、病死率、致残率都较高。笔者自2004年1月-2005年12月,对脑衄管病所致偏瘫患者的护理过程中施行康复治疗和护理,在瘫痪肢体功能的恢复和语言训练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6.
偏瘫是我国发病率和致残率极高的疾病之一。临床上采用经络导平脉部电刺激,可直接作用于偏瘫患者的经络穴位,以患者最大耐受量进行有效的治疗,并通过患者身体感觉神经启动牵引反射,引起相应的拮抗肌收缩运动,通过交互抑制,反射性缓解痉挛肌的张力,而有助于偏瘫肢体的促通作用。同时,采用此脉冲电流刺激又可根据病人体内各经穴导电量不平衡的实际情况,对各经穴分别调整,以补偿性平衡电流进行激导,促使机体内病理经络的导电量,由不平衡向平衡转化;通过穴位电流的刺激作用,以达到活血化瘀,康复萎缩肌肉,增强肌力的目的,从而使脑偏瘫患者达到有效地痊愈和好转。  相似文献   
47.
脑血管病偏瘫的病人,经过一段时间的住院治疗后,均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如:偏瘫、失语等。短时间内不易恢复,待病情稳定之后,多数病人转回家中调养,适当的护理方法,对病人的身体健康,功能改善,疾病的康复均有十分重要的作用。1饮食的调理此种病人多数患有血管硬化和高血压病,因此不宜给予肥腻的食物,应合理地搭配一些低盐、低脂肪易消化的饮食,以免造成消化不良、便秘等,从而加重病情。2心理护理偏瘫后的病人肢体活动受限,生活不能自理,病人容易出现抑郁、自悲的心理,表现出性格多变,烦躁等。因此家人要尽力地关心体贴病人,给予更多的安慰、…  相似文献   
48.
目的:观察偏瘫患者早期床上训练的效果。方法:对58例脑血管意外致偏瘫患者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30例,护理中指导早期床上体操训练;对照组28例,按常规护理。以上、下肢肌力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为评价指标,于训练开始时、训练4周、训练8周各评价1次。结果:观察组训练4周、8周时患侧上肢肌力以及ADL水平明显增加,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患侧下肢肌力训练4周及8周时均增加,与对照组比较,4周时无明显差异(P>005),8周时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对早期偏瘫患者实施床上功能训练,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而且可以减少、甚至解除患者及家属的经济和精神负担。  相似文献   
49.
50.
针刺血管舒缩区与运动区治疗半身不遂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动区是目前治疗中风半身不遂的常用有效头皮刺激区,然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反复观察了头皮另一刺激区——血管舒缩区对中风半身不遂的治疗作用,效果良好。现将两者的疗效观察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