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81篇
  免费   201篇
  国内免费   763篇
耳鼻咽喉   85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696篇
口腔科学   30篇
临床医学   1309篇
内科学   130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166篇
特种医学   171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2774篇
综合类   1325篇
预防医学   238篇
眼科学   37篇
药学   393篇
  7篇
中国医学   138篇
肿瘤学   128篇
  2024年   54篇
  2023年   174篇
  2022年   137篇
  2021年   133篇
  2020年   205篇
  2019年   160篇
  2018年   96篇
  2017年   119篇
  2016年   185篇
  2015年   236篇
  2014年   411篇
  2013年   457篇
  2012年   512篇
  2011年   590篇
  2010年   567篇
  2009年   478篇
  2008年   500篇
  2007年   444篇
  2006年   389篇
  2005年   345篇
  2004年   279篇
  2003年   233篇
  2002年   159篇
  2001年   147篇
  2000年   110篇
  1999年   93篇
  1998年   74篇
  1997年   55篇
  1996年   56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60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总结初步使用国产TC-Dynamic人工膝关节系统的临床效果和手术经验。方法本组使用国产TC—Dynamic人工膝关节行全膝关节置换术(TKA)40例60膝,术前膝关节外科学会评分(KSS)的膝评分平均为16.28分(-32~47分),功能评分平均为18.36分(-20~60分),膝关节活动度(ROM)平均为79.22°(20°~145°)。结果36例52膝术后获得平均随访时间为20.41m(1.5~40m),随访时KSS膝评分平均为84.88分(70~95分),功能评分平均为80.58分(55~90分),ROM平均为110.48°(85°~140°)。所有随访患者术后X线片均示下肢力线良好,假体位置满意,无透亮线及任何松动迹象。结论使用国产TC—Dynamic人工膝关节假体的TKA手术临床效果满意。手术操作简便,截骨量较少,如果手术配套器械的设计和制作工艺能够进一步改良和提高,则更利于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82.
股骨头置换术后髋臼磨损翻修的方法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介绍和评价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髋臼磨损翻修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因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18个月~11年出现髋关节疼痛而进行全髋关节置换的病例,其中最常见的问题是髋臼臼底机械性磨损引起的疼痛.根据Bradford和Paprosky分类方法将髋臼的磨损分为三度,分别采用常规方法、异体颗粒骨,以及结构性植骨进行骨性髋臼重建.其中非骨水泥型假体30例,骨水泥型假体2例.结果 经2~8年(平均4.2年)随访,根据Harris评分方法,术前评分平均(40.5±2.1)分,术后增加到(82.4±3.6)分.X线片显示髋臼和股骨柄假体位置良好,无松动和感染征象.结论 髋臼磨损的分类便于术中确定是否需要行广泛软组织松解、大转子截骨或髋臼重建等.此外,对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关节置换以选择全髋关节置换为宜.  相似文献   
83.
硅橡胶假体隆鼻术是较流行的美容手术,其并发症发生率各家各有不同,而假体偏斜是导致手术失败的原因之一。自1998年至今,我们遇到7例因鼻骨下端左右不对称所引起的假体偏斜的病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4.
2003年2月~2005年2月,我院对23例高龄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85.
髋关节直接外侧切口在关节置换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范卫民  王道新 《江苏医药》1993,19(12):650-651
应用髋关节直接外侧切口进行髋关节假体置换113例,其中全髋关节置换64例,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49例。平均随访时间5.7个月,未见重要神经、血管损伤及早期脱位等并脱位等并发症。作通过尸解发现臀中肌后1/3纤维及其肌腱增厚,其纤维方向与股骨干纵轴一致,并位于股骨轴线后方。该切口最适合在关节置换中应用。  相似文献   
86.
任德华 《广西医学》1997,19(4):608-611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治疗进展柳州市中医院骨二科任德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即是由于供应股骨头的血管受损,导致它因缺乏血供而发生的坏死。其受损的血管以上干骺血管最为重要,其次为圆韧带血管。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临床常见疑难症之一,其病程长,致残率高,它的发生率约为...  相似文献   
87.
髋关节假体置换后下肢深静脉栓塞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相似文献   
88.
本书根据编者多年来临床工作的实践经验和心得体会进行编写,全书共分11章,第1章为人工关节置换总论,分别从髋、膝、肩人工关节的发展史、假体材料及类型进行论述。第2~7章分别阐述了髋、膝、肩人工关节手术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及术前准备,全面系统地列举了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及具体的防治方法。[第一段]  相似文献   
89.
作为全髋置换术(THR)的一种替代技术,全髋表面置换术(THSR)通过保留股骨头、颈骨块而恢复髋关节正常的生物力学特性及关节的稳定性,并由于未破坏股骨髓腔结构而具有易翻修的潜力。在其发展长达半个多世纪的三个技术时期中,通过不断积累经验,使得假体系统在材料、设计及固定方法等技术参数方面获得长足改进。但仍存在尚待解决的问题。新一代金-金全髋表面假体系统的问世是髋关节置换术的一个重要历程碑,在不到10年的临床随访中其早期疗效非常满意,但中、长期疗效尚不确定,需待与其它方法作进一步长期的、随机化对照性研究。  相似文献   
90.
髋关节假体置换并发症已引起临床医务工作者广泛关注及研究,其发生率:人工股骨头30.68%(长春二院1992年),人工全髋37.5%(上海新华医院1992年)。一旦发生不仅致残影响预后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对髋关节假体置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