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542篇
  免费   2853篇
  国内免费   1674篇
耳鼻咽喉   174篇
儿科学   255篇
妇产科学   247篇
基础医学   3217篇
口腔科学   446篇
临床医学   2603篇
内科学   2534篇
皮肤病学   215篇
神经病学   659篇
特种医学   917篇
外国民族医学   17篇
外科学   1556篇
综合类   6449篇
预防医学   1712篇
眼科学   210篇
药学   2954篇
  26篇
中国医学   3242篇
肿瘤学   1636篇
  2024年   802篇
  2023年   2304篇
  2022年   1672篇
  2021年   1911篇
  2020年   1405篇
  2019年   1395篇
  2018年   832篇
  2017年   961篇
  2016年   1052篇
  2015年   1023篇
  2014年   1244篇
  2013年   1229篇
  2012年   1582篇
  2011年   1586篇
  2010年   1219篇
  2009年   1128篇
  2008年   1429篇
  2007年   1092篇
  2006年   989篇
  2005年   1078篇
  2004年   722篇
  2003年   593篇
  2002年   431篇
  2001年   356篇
  2000年   276篇
  1999年   192篇
  1998年   126篇
  1997年   123篇
  1996年   94篇
  1995年   65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45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991.
群体感应是细菌间依赖细胞密度的一种信息传递方式.细菌通过合成、分泌信号分子感知细菌群体密度,从而控制整个细菌群体行为.目前已在许多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和真菌中发现群体感应系统,对群体感应系统信号分子结构、信号传导通路进行大量研究后,发现其与细菌生物膜形成、生成分泌毒力因子密切相关.本文就以典型的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哈氏弧菌、白色念珠菌为例,对群体感应系统相关机制及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wnt信号通路拮抗剂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1(SFRPl)和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2(SFRP2)在肾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55例肾细胞癌组织及15例癌旁正常肾组织的SFRPl、SFRP2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初步探讨两者与肾细胞癌生物学特性的关系。结果:SFRPI和SFRP2在癌旁肾组织中较肾细胞癌组织明显增高(P〈0.01)。SFRPl和SFRP2阳性表达率在不同组织学类型的肾细胞癌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FRPl和SFRP2表达主要与病理分期、肿瘤细胞分级有关(P〈0.05),而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直径及临床表现无关(P〉O.05)。在肾细胞癌中,SFRPl与SFRP2表达具有相关性。应用Spearman相关检验分析得出:SFRPl表达与SFRP2表达呈正相关(r=0.392,P=0.003)。结论:wnt信号通路拮抗剂SFRPl和SFRP2在RCC中表达下调或减弱,SFRPl、SFRP2可能为预防RCC及RCC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993.
Eph-Ephrin双向信号传导机制是近年来细胞间的通讯机制的研究热点,在神经系统、血管内皮系统及肿瘤形成和转移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研究发现该信号传导系统在骨重建中发挥重要作用。破骨细胞上存在EphrinB2配体,成骨细胞前体上存在EphB4受体,以细胞直接接触的方式,通过胞内酪氨酸激酶信号系统,在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内分别产生正向和反向信号,促进成骨细胞前体分化成熟,同时抑制破骨细胞功能,并促进其凋亡。  相似文献   
994.
目的 观察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信号传导通路在乙肝病毒X基因(HBx)改变肝癌细胞HepG2对顺铂敏感性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从pCP10质粒中扩增482 bp HBx的开放读码框(ORF),构建表达载体pcDNA3-HBx并进行酶切及测序鉴定.应用脂质体将其转染HepG2,50 mg/L G418筛选阳性克隆,抽提mRNA,逆转录(RT)-PCR鉴定是否稳定表达HBx.Western blot法检测转染前后44×103及42×103磷酸化ERK1/2(p-ERK1/2)的表达.噻唑蓝(MTT)法检测转染空脂质体组、空载体组HepG2、HBx+ HepG2对2 mg/L顺铂敏感性的差异,以及顺铂联合ERK通路特异性抑制剂PD98059对HBx+HepG2抑制率的改变.结果 从pCP10中扩增得到482 bp HBx-ORF片段.将其与pcDNA3连接后经酶切及测序鉴定,成功构建HBx-ORF表达载体.从G418抗性细胞克隆中成功扩增出482 bp HBx-ORF,表明转染后的HepG2细胞稳定表达目的片段.经Western blot及灰度扫描鉴定,HBx+细胞中p-ERK蛋白表达是空脂质体组的1.97倍,是空载体组的1.67倍.MTT法检测2 mg/L顺铂作用24 h,对HBx+ HepG2的抑制率为19.56%,明显低于对空脂质体组和空载体组HepG2的抑制率(35.21%和30.18%).而先以100 μmol/L PD98059孵育2h的HBx+ HepG2,顺铂对其抑制率上升至31.20%,与未加PD98059时比较有显著提高(P<0.05).结论 ERK信号传导通路的激活在抑制HBx+的肝癌细胞的化疗敏感性方面起重要作用,对该通路的特异性抑制有助于提高HBx+肝癌的化疗效果.  相似文献   
995.
肝癌是我国及某些亚非地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死亡率较高.近年来我国肝癌的发生率有上升趋势,因此了解肝癌的发生发展机制及其治疗刻不容缓.但目前对其发生机制仍不清楚.其中细胞信号转导对其发生、发展、转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Notch信号通路、Wnt信号通路、Ras、Jnk信号通路、mTOR通路等,目前倍受关注的是Wnt/β-catenin转导途径.经典Wnt信号通路研究最多且相关机制解释较为清楚,其激活的重要标志是β-catenin于胞质稳定表达及核内定位.研究表明,Wnt信号通路各蛋白表达水平改变及相关基因突变参与了原发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发生.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探讨mTOR/P70S6K信号通路在早期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中的活化状态,证实mTOR信号通路的激活参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发病,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本实验采用胆道结扎离断制备大鼠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模型.雄性SD大鼠2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模型组.通过组织病理学、形态学和血流动力学评估肝纤维化、炎症、和门静脉压力.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测定肝纤维化标志物PC-αⅠ、α-SMA、TGFβ1及PDGF基因的转录和mTOR信号通路标志物P70S6K和磷酸化的P70S6K(P-P70S6K)的表达.结果 模型组大鼠胆道结扎离断3周后,P-P70S6K表达量明显增高而总蛋白P70S6K无显著差异,同时HSCs和胆管细胞活化增殖显著,肝脏促纤维化基因明显上调,间质胶原合成增加.结论 mTOR/P70S6K信号通路主要以磷酸化功能状态参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形成,阻断该通路可能成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治疗的新靶向.  相似文献   
997.
根据目前肿瘤的干细胞起源理论,肿瘤的生长是极少量肿瘤干细胞增殖的结果,而肿瘤干细胞的生长调控与多种信号转导通路有关.笔者就胃肠道肿瘤干细胞生长相关信号转导通路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998.
骨肉瘤是儿童和成人最常见的骨原发性恶性肿瘤[1-2].骨肉瘤转移率高,约20%患者初诊时即出现肺转移.80%的转移灶位于肺,且对传统的化疗抵抗[3].转移性骨肉瘤患者的5年生存率(20%)较病灶局限者(65%)明显下降,大多数患者死于肿瘤转移[4].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总结髓样分化因子88(myeloid differentiation factor 88,MyD88)在Toll样受体(toll like receptor,TLR)信号通路中的作用、MyD88与相关疾病的关系及其潜在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MyD88在TLR信号通路中的作用及其与相关疾病关系的文献并作综述。结果 MyD88是一种重要的接头蛋白,在TLR信号通路中处于节点位置,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是通路中的"瓶颈"。其传导的信号可导致下游多种转录因子的激活,从而启动先天性免疫反应,并且其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均有关。结论 MyD88是TLR信号通路的核心接头蛋白,在先天性免疫、获得性免疫和多种疾病的发生中均起着重要作用,是一个潜在的临床疾病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膜表面核仁素(nucleiolin,NCL)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信号启动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NCL及EGFR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TPC-1中磷酸化EGFR(phosphorylation EGFR,p-EGFR)的表达水平;Transwell小室试验检测TPC-1细胞的迁移能力。结果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NCL及EGFR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00%(56/56)和80.4%(45/56);NCL及EGFR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且NCL的表达与EGFR的表达呈正相关关系(r=0.635,P〈0.01)。Western blot法检测结果显示,拮抗甲状腺乳头状癌TPC-1细胞的NCL或EGFR后,其p-EGFR表达水平均明显下调(P〈0.01)。Transwell小室试验发现,拮抗NCL和EGFR后,可明显减少TPC-1细胞的穿膜细胞数(P〈0.01)。结论膜表面NCL可能是EGFR受体信号启动的必要成分,可能通过EGFR参与肿瘤的生长与转移。以NCL为靶点将开拓肿瘤新的治疗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