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673篇
  免费   9215篇
  国内免费   7567篇
耳鼻咽喉   739篇
儿科学   1501篇
妇产科学   1126篇
基础医学   10378篇
口腔科学   1575篇
临床医学   14978篇
内科学   14812篇
皮肤病学   1035篇
神经病学   3133篇
特种医学   2948篇
外国民族医学   110篇
外科学   6754篇
综合类   32775篇
预防医学   6539篇
眼科学   1344篇
药学   14024篇
  216篇
中国医学   12146篇
肿瘤学   5322篇
  2024年   1958篇
  2023年   5916篇
  2022年   4719篇
  2021年   5685篇
  2020年   5009篇
  2019年   5055篇
  2018年   2728篇
  2017年   3975篇
  2016年   3994篇
  2015年   4318篇
  2014年   5658篇
  2013年   5483篇
  2012年   7346篇
  2011年   7841篇
  2010年   6653篇
  2009年   6549篇
  2008年   7238篇
  2007年   6471篇
  2006年   5690篇
  2005年   5736篇
  2004年   4297篇
  2003年   3744篇
  2002年   3011篇
  2001年   2590篇
  2000年   1844篇
  1999年   1523篇
  1998年   1216篇
  1997年   1170篇
  1996年   1038篇
  1995年   777篇
  1994年   622篇
  1993年   385篇
  1992年   350篇
  1991年   285篇
  1990年   222篇
  1989年   196篇
  1988年   65篇
  1987年   43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22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41.
目的:观察抑郁症大鼠模型脑组织不同部位神经营养因子水平的变化及抗抑郁药物使用后改变。方法:将成年SD大鼠30只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药物干预组,每组10只,雌雄对半;正常组正常养殖,模型组采用慢性不可预知应激结合孤养方式制备抑郁模型大鼠4周。药物干预组采用模型组造模过程4周后给予药物(氟西汀)给入,自实验开始之后每周观察大鼠体重、糖水消耗、旷场实验指标的变化,最后采用荧光定量PCR法观察大鼠脑部BDNF因子及Trkb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大鼠相比,模型组大鼠体重增加缓慢、糖水消耗减少、旷场试验各项指标较正常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模型组较对照组各脑区BDNF及Trkb受体表达减少,药物干预组脑区BDNF及Trkb受体表达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结论:脑部BDNF因子及Trkb的表达在抑郁症发生与治疗中有所改变。  相似文献   
42.
《陕西医学杂志》2015,(10):1386-1388
目的:观察131I治疗前后Graves病合并Graves眼病患者血清TNF-α、HA浓度、CAS评分的变化。方法:病例组:随访观察96例Graves病(GD)合并Graves眼病(GO)患者131I治疗前后血清TNF-α、HA浓度,CAS评分的变化。正常对照组:随机检测26例常规健康查体人员的血清TNG-α、HA浓度。结果:131I治疗后GD合并GO患者血清TNF-α、HA浓度明显减低、CAS评分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CAS评分与HA浓度不呈直线相关(P>0.05)。结论:血清TNF-α、HA浓度及CAS评分能够作为GD合并GO患者眼部病变的活动性评价指标,对疾病的治疗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3.
目的 观察单次9 h高压氧(hyp erbaric oxygen,HBO)治疗对局灶性脑梗死大鼠凋亡诱导因子 (apoptosis-inducing factor,AIF)、线粒体膜电位(mitochondrial membrane potential,MMPo)的影响,探讨 HBO治疗的神经保护作用。 方法 108只SD大鼠制作永久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HBO组,每组各54只。造 模成功3 h后,HBO组实行HBO干预,压力0.2 MPa持续9 h,对照组呼吸常压空气。采用Garcia评分评估 大鼠神经功能,比较两组造模后13 h、24 h和72 h神经功能改善情况,并在各时间点检测大鼠缺血半 暗带脑组织凋亡细胞数、线粒体和细胞核AIF表达及MMPo水平。 结果 ①神经功能评分:HBO组13 h(P <0.001)、24 h(P =0.04)神经功能评分改善比对照组更明显。 ②凋亡细胞数:HBO组13 h、24 h凋亡细胞数较对照组更少(均P <0.001)。③AIF在线粒体和细胞核的 表达:13 h、24 h、72 h各时间点HBO组AI F在线粒体的表达均较对照组多(均P <0.001);各时间点HBO 组AIF在细胞核的表达均较对照组少(均P <0.001)。④MMPo:各时间点HBO组MMPo均高于对照组(均 P <0.001)。 结论 HBO治疗可改善大鼠神经功能,稳定MMPo,抑制AIF由线粒体向细胞核转移可能是其神经保 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4.
沈欢  邓海滨 《河北中医》2020,42(2):307-311
肿瘤免疫治疗是通过修复及增强机体免疫系统功能,以控制、杀伤肿瘤细胞,从而使肿瘤特异性死亡,但易引起过度免疫应答导致免疫紊乱。中医药通过扶正(调和营卫、补肾健脾、益气养阴)及祛邪(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痰散结)来提高人体免疫,抗肿瘤,且毒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汤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steroid-induced 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SONFH)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医药整合药理学网络计算研究平台(integrative pharmacology-based network computational research platform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IP)v2.0预测、筛选补肾活血汤组方中14味中药的作用靶标,通过GeneCards、CTD和OMIM数据库查询SONFH的疾病靶点。根据获取的药物靶标和疾病靶点,进一步利用TCMIP v2.0中医药关联网络分析模块构建"药物靶标-疾病靶点"相互作用网络,根据网络拓扑特征值筛选补肾活血汤治疗SONFH的核心作用靶点。利用GO和KEGG数据库,采用富集算法挖掘上述方剂核心作用靶点的生物学功能和通路信息。结果:共获得891个补肾活血汤药物靶标和365个SONFH疾病靶点。经"药物靶标-疾病靶点"相互作用网络分析,最终筛选出31个补肾活血汤治疗SONFH核心靶点,GO功能分析富集出生物过程532条、分子功能29条,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出相关通路共12条,主要涉及炎症免疫调节(chemokine signaling pathway,Toll-like receptor signaling pathway,NOD-like receptor signaling pathway,leukocyte transendothelial migration,Complement and coagulation cascades,cytokine-cytokine receptor interaction)、血管新生及血液循环调节(VEGF signaling pathway)、神经系统调节(neuroactive ligand-receptor interaction)和细胞功能调节(apoptosis,regulation of actin cytoskeleton)等方面。结论:结合SONFH的病理机制,排除缺乏特异性的信号通路,我们推测补肾活血汤可能通过调节TLR4/NF-κB和VEGF信号通路发挥补肾壮骨、活血化瘀的功效,这可能是其治疗SONFH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电针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的机制。方法:将SOD1G93A转基因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针刺组及利鲁唑治疗组,每组各8-10只。小鼠日龄30 d后,针刺组选取双侧天枢穴(ST25)及足三里穴(ST36)予以电针治疗。利鲁唑治疗组按照30 mg/(kg·d)的剂量予以90 d日龄小鼠灌胃治疗,1次/d。模型组及对照组常规饲养,不予干预。于小鼠电针治疗前及治疗后分别对4组进行体质量记录及行为学观察。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小鼠脑干及脊髓中IBA-1和TNF-α表达变化。结果:正常组小鼠精神状态及运动功能良好,针刺组及利鲁唑组小鼠较模型组精神状态及运动功能明显改善; 转棒实验结果显示针刺组及利鲁唑组小鼠潜伏期较模型组延长; 免疫组化检测结果表明在模型组脑干IBA-1阳性细胞表达高于正常组(P<0.05); 而利鲁唑组IBA-1阳性细胞表达虽有降低,但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该结果与IBA-1阳性细胞在脊髓L4-5节段表达趋于一致(P<0.05)。针刺治疗后脊髓中促炎因子TNF-α表达明显减少(P<0.05),但利鲁唑组较模型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电针治疗及利鲁唑灌胃治疗均可以改善小鼠运动功能及生存质量,但早期针刺干预明显减少脑干及脊髓中小胶质细胞的活化,抑制促炎因子TNF-α释放,表明电针治疗ALS有效,其机制可能与针刺抑制神经炎症产生有关。  相似文献   
47.
刘洁  王斐  杨侠  胡爱丽 《陕西中医》2020,(3):318-320,349
目的:观察黄连解毒汤对重度颅脑损伤合并肺部感染患者血气指标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探讨其治疗效果。方法:随机抽签方式将77例重度颅脑损伤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接受常规治疗,研究组4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黄连解毒汤直肠灌注及全身擦浴治疗。评估两组临床效果,记录两组呼吸机使用时间、ICU入住时间及治疗费用,测定两组治疗前后血气指标和炎症因子。结果:两组临床治疗效果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研究组呼吸机使用时间和ICU入住时间明显缩短,ICU治疗费用显著减少(P<0.01)。治疗后两组SaO、PaO2水平明显上升,PaCO2及血清PCT、IL-1β、HMGB-1、CRP水平明显下降(P<0.05)。组间比较,研究组SaO、PaO2水平高于对照组,PaCO2及血清PCT、IL-1β、HMGB-1、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连解毒汤直肠灌注联合全身擦浴可明显控制重度颅脑损伤合并肺部感染患者感染病症,改善血气指标,调节炎症反应,缩短呼吸机使用时间和ICU入住时间,减少患者的治疗费用。  相似文献   
48.
49.
50.
目的 收集藿香正气汤的主要活性成分,通过分子对接及网络药理学探讨其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有效成分及治疗机制。方法 通过基于配体-蛋白质相互作用的计算方法,以瑞德西韦为对照,探索藿香正气汤潜在治疗COVID-19的成分,并选出对接较好成分进行药理学机制预测,初探其药理学机制。结果 本研究筛选出5种与新冠病毒3CLpro结合能力强于瑞德西韦的小分子成分。网络药理学初步预测抗病毒途径可能是通过PI3K-Akt 信号通路影响病毒复制。结论 成分C1-C5与3CLpro结合良好,推测其可能是潜在的3CLpro的抑制剂,为抗病毒天然药物的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