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2663篇
  免费   12456篇
  国内免费   10762篇
耳鼻咽喉   533篇
儿科学   2462篇
妇产科学   1654篇
基础医学   5544篇
口腔科学   1264篇
临床医学   70697篇
内科学   12771篇
皮肤病学   640篇
神经病学   1522篇
特种医学   2847篇
外国民族医学   23篇
外科学   7891篇
综合类   56747篇
预防医学   20142篇
眼科学   3718篇
药学   17853篇
  157篇
中国医学   47662篇
肿瘤学   11754篇
  2024年   1733篇
  2023年   5995篇
  2022年   5161篇
  2021年   5962篇
  2020年   5372篇
  2019年   5446篇
  2018年   3190篇
  2017年   5544篇
  2016年   6152篇
  2015年   6214篇
  2014年   7743篇
  2013年   8788篇
  2012年   15501篇
  2011年   19258篇
  2010年   19686篇
  2009年   18691篇
  2008年   21735篇
  2007年   17811篇
  2006年   16529篇
  2005年   12571篇
  2004年   11272篇
  2003年   5657篇
  2002年   7465篇
  2001年   5181篇
  2000年   4591篇
  1999年   3736篇
  1998年   2265篇
  1997年   1580篇
  1996年   1620篇
  1995年   1353篇
  1994年   1523篇
  1993年   1885篇
  1992年   1924篇
  1991年   1942篇
  1990年   1547篇
  1989年   1403篇
  1988年   994篇
  1987年   513篇
  1986年   244篇
  1985年   58篇
  1984年   31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61.
62.
目的:探讨第一代头孢菌素预防Ⅰ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的既往方案在目前微生物药敏下的预防效果。方法:基于药动学/药效学(PK/PD)理论利用蒙特卡洛模拟法进行探讨。以头孢唑林和头孢噻吩为考察药物,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链球菌属为目标菌群,给药间期内游离药物浓度位于最低抑菌浓度(MIC)之上的时间占一个给药间期的百分比(fT>MIC)为PK/PD靶指数,利用蒙特卡罗模拟头孢唑林和头孢噻吩既往方案对抗目标菌群达到PK/PD靶指数的累积反应分数(CFR)≥90%为标准探讨给药策略及预防效果。结果:对于成人(体质量以60 kg计),头孢唑林仅“1 g,q 2 h”“2 g,q 4 h”“3 g,q 4 h”和“术前1 g;术中0.5 g,q 2 h”的方案,头孢噻吩仅“2 g,q 3 h”和“术前2 g;术中1 g,q 3 h”的方案对各目标菌群的CFR≥90%,两者其他的既往方案均无法达到CFR≥90%标准。结论:应用第一代头孢菌素预防Ⅰ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时,应注意选择合适的给药方案(CFR≥90%),以确保预防效果。  相似文献   
63.
目的:建立大黄特征化学成分和抗氧化活性相关联的二维指纹图谱,研究大黄抗氧化活性物质。方法:利用高效液相多检测器联用的抗氧化活性成分在线检测体系,对大黄中化学成分进行检测,共鉴定出大黄中化学成分15种;其中8种具有抗氧化活性;然后采用清除效率为指标对各活性成分的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结果:结果发现化合物葡萄糖紫丁香酸、腺嘌呤、没食子酸、儿茶素或表儿茶素、双花母草素、2-O-桂皮酰-没食子酰葡萄糖等具有较强的清除ABTS·+的活性,而蒽醌类成分对ABTS·+的清除作用较弱。结论:采用HPLC-ABTS-DAD-Q-TOF/MS对大黄中的抗氧化活性成分进行快速分析鉴定,初步阐明大黄在抗氧化环节起作用的效应物质。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Akt/m TOR信号通路在氨甲酰促红细胞生成素(carbamylated erythropoietin,CEPO)促进脑梗死后室管膜下区(subventricular zone,SVZ)神经发生的作用。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雄性小鼠分为Sham组、MCAO组、CEPO组和GSK2141795(Akt阻断剂)组。运用线栓法制作小鼠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用改良的神经功能评分评价神经功能恢复状况。用5-溴-2-脱氧尿嘧啶核苷(5-bromo-2-deoxyuridine,Brd U)标记增殖细胞,巢蛋白(Nestin)标记神经干细胞,应用免疫荧光技术观察各组小鼠SVZ中Brd U~+/Nestin~+细胞的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技术测定各组小鼠SVZ内p-Akt和p-mTOR蛋白表达量的变化情况。结果 GSK组小鼠在各评估时间点神经功能评分分值较CEPO组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7 d,GSK组小鼠SVZ中Brd U~+/Nestin~+细胞数,p-Akt和p-mTOR蛋白表达量较CEPO组显著减少(P 0. 05)。结论 CEPO可促进脑梗死后SVZ内神经干细胞增殖,这一过程可能是通过Akt/mTOR信号通路完成的。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脉搏氧灌注指数(PI)预测老年全麻诱导期低血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拟择期实施全麻手术的老年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发生全麻诱导期低血压将患者分为低血压组(55例)与非低血压组(65例),比较2组一般临床资料(年龄、男性比例、BMI、ASA分级、手术类型)、麻醉诱导药物种类和剂量、麻醉诱导期相关参数(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_(ET)(CO_2)]、脉搏指氧饱和度[Sp(O_2)]、鼻咽温),记录2组诱导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PI及PI增加率,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PI与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PI预测全麻诱导期低血压发生的价值。结果 2组男性比例、年龄、BMI、ASA分级、手术类型、麻醉诱导药物种类剂量、麻醉诱导期相关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诱导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均低于基础值(P均0.05),低血压组诱导后SBP、DBP、MAP均明显低于非低血压组(P均0.05),各指标降低率均明显高于非低血压组(P均0.05),2组基础HR、诱导后HR及降低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诱导后PI均明显高于基础PI(P0.05),低血压组基础PI、诱导后PI、PI增加率均明显高于非低血压组(P均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基础PI、诱导后PI、PI增加率分别与SBP、DBP和MAP降低率呈正相关(P均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基础PI、诱导后PI、PI增加率预测全麻诱导期低血压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82,0.679,0.851,特异度分别为84.3%,67.2%,87.7%,灵敏度分别为79.2%,74.3%,81.4%,最佳界限值分别为3.6%,4.8%,46.4%。其中PI增加率预测的AUC最高,其次是基础PI,诱导后PI最低。结论 PI增高可能是老年全麻诱导期低血压发生的有效预测因素,尤其以PI动态变化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有利于临床甄别全麻诱导期低血压发生的高危患者。  相似文献   
66.
凌峰  屈志强  石健  罗密芳 《中国热带医学》2020,20(11):1062-1065
目的 分析总结南宁市江南区2019年登革热流行病学特征和疫情应急处置的工作情况,为今后有效地防制登革热提供对策、参考和技术支持。方法 收集南宁市江南区2019年登革热疫情相关数据,评价本次应急处置的工作成效。结果 2019年南宁市江南区登革热疫情严峻,共报告登革热病例370例,其中输入病例4例,本地病例366例;感染人数以家务待业和离退休者居多;男女性别比为1∶1.12;发病年龄最小1岁,最大92岁;发病的空间分布呈现高度聚集,福建园街道占本城区本地病例的87.70%。早期伊蚊应急监测布雷图指数和账诱指数合格率偏低,分别为72.17%和62.61%。针对本次疫情特性,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控策略,做好精准疫情应急处置,有效压低峰值,迅速控制了疫情的扩散和蔓延。结论 本次疫情是由输入性病例导致本地病例社区水平暴发,疫情呈现多点暴发及扩散蔓延态势。需做好疫情研判、预警预测,准确分析流行病学特征,尽早实施登革热应急处置,精准防控、孳生地处理、健康宣教和病例管理是应急处置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不同脂质参数与糖尿病肾病(DKD)发生的相关性。方法:检测226例T2DM患者血清TC、TG、LDL-C、HDL-C水平及相关生化指标,计算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AIP)以及脂质三角相关指标(TC/HDL-C、TG/HDL-C、LDL-C/HDL-C)。根据DKD临床诊断标准和Mogensen分期标准分为:Ⅰ~Ⅱ期组136例,Ⅲ期组55例,Ⅳ~Ⅴ期组35例。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脂质参数与DKD发生的关系。结果:与Ⅰ~Ⅱ期组相比,随着DKD分期加重,TC、TG、LDL-C、LDL-C/HDL-C、AIP水平明显增高(P<0.01)。LDL-C/HDL-C和AIP与24 h尿蛋白水平呈正相关(r=0.724;r=0.769,均P<0.05)。LDL-C/HDL-C和AIP是T2DM合并DKD患者的独立预测因子(P=0.002;P=0.004)。结论:LDL-C/HDL-C和AIP对T2DM合并DKD病情进展有较高的预测价值,可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8.
69.
目的:探讨血清脑钠肽(BNP)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右心室Tei指数对评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右心室功能的价值。方法:96例AECOPD患者入选观察组,85例健康体检人员为对照组,分别测定对照组、观察组及观察组缓解期患者血清BNP与右心室Tei指数。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清BNP高于对照组和观察组缓解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缓解期血清BNP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Tei指数高于对照组和观察组缓解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缓解期患者的Tei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清BNP与Tei指数正相关(γ=0.89,P=0.007);观察组患者的Tei指数与FEVl(%)、FEVl/FVC负相关(γ=-0.87,-0.89,P=0.015)。结论:血清BNP与右心室Tei指数可全面准确地评价AECOPD患者的右心室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70.
干扰素调节因子4(IRF4)是IRFs家族一员,经一系列信号转导作用发挥转录激活或阻遏,调节干扰素的表达、淋巴细胞的分化发育及活性,参与免疫调控。IRF4与白细胞介素、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活化T细胞核因子等细胞因子相互作用调节T细胞分化,形成复杂的平衡网络调控系统,平衡网络遭到破坏则免疫功能紊乱,并诱发免疫性疾病,如哮喘、炎症性肠病、关节炎、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与复发性流产的关系正在探索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