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1222篇
  免费   12079篇
  国内免费   5636篇
耳鼻咽喉   4036篇
儿科学   2171篇
妇产科学   3619篇
基础医学   6940篇
口腔科学   2284篇
临床医学   69307篇
内科学   14967篇
皮肤病学   889篇
神经病学   9328篇
特种医学   9578篇
外国民族医学   272篇
外科学   68821篇
综合类   145460篇
预防医学   30576篇
眼科学   8164篇
药学   63803篇
  992篇
中国医学   29263篇
肿瘤学   8467篇
  2024年   1661篇
  2023年   7020篇
  2022年   6507篇
  2021年   9060篇
  2020年   9711篇
  2019年   10691篇
  2018年   4952篇
  2017年   10363篇
  2016年   11061篇
  2015年   13123篇
  2014年   25955篇
  2013年   25603篇
  2012年   30806篇
  2011年   32606篇
  2010年   30571篇
  2009年   28605篇
  2008年   30106篇
  2007年   27619篇
  2006年   24163篇
  2005年   25752篇
  2004年   23191篇
  2003年   23044篇
  2002年   15172篇
  2001年   11573篇
  2000年   7533篇
  1999年   5912篇
  1998年   5157篇
  1997年   4514篇
  1996年   3504篇
  1995年   2850篇
  1994年   2167篇
  1993年   1294篇
  1992年   1663篇
  1991年   1808篇
  1990年   1320篇
  1989年   1525篇
  1988年   186篇
  1987年   222篇
  1986年   141篇
  1985年   110篇
  1984年   43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16篇
  1980年   7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3篇
  1965年   3篇
  1958年   5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目的探讨2种不同手术入路方案在Ⅰ~Ⅱ期乳腺癌患者中的影响。方法选取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2018年9月至2020年12月期间93例Ⅰ~Ⅱ期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不同术式分为2组,对照组46例给予乳腺+腋窝双切口入路,观察组47例给予环乳晕单切口入路手术方案治疗。对比2组患者术后指标。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4%(2/47)低于对照组17%(8/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双乳对称性评分及综合美学效果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环乳晕单切口入路的手术方案能够提高术后患者乳房美观性,降低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腹腔镜经脐单一部位幽门环肌切开术治疗小儿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100例小儿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腹腔镜幽门环肌切开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经脐单一部位幽门环肌切开术治疗。观察记录患儿的手术结果及随访结果,并比较两组患儿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结果手术过程顺利,100例患儿均成功完成手术,无一例中转开腹手术,无并发症发生。观察组患儿术后6 h将胃管取下,少量喂入温水后逐渐过渡到喂糖水、喂奶;对照组患儿术后24 h开始逐渐进食。患儿术后进行6个月的延续性随访,观察组患儿切口恢复美观,已经无法观察到切口瘢痕,两组患儿的生长发育均显示正常状态。观察组患儿手术时间(21.23±1.65)min及术后住院时间(5.58±1.98)d均显著短于对照组的(38.44±1.23)min、(9.67±1.22)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患儿采用腹腔镜经脐单一部位幽门环肌切开术治疗,手术效果良好,手术创伤小而且安全。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探讨靶控输注麻醉中BIS值差异对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认知功能及实验室指标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5月-2017年10月收治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18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及C组,每组各60例,分别在靶控输注麻醉中维持BIS值为31~40,41~50及51~60,比较3组产妇麻醉前后MMSE评分、连线试验用时、MMP-9、NSE及S100β水平。结果 A组患者麻醉后MMSE评分和连线试验用时均显著高于B组、C组及麻醉前(P0. 05); B、C两组患者麻醉前后MMSE评分和连线试验用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 A组患者麻醉后MMP-9、NSE及S-100β水平均显著低于B、C组(P0. 05); B、C两组患者麻醉后MMP-9、NSE及S-100β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靶控输注麻醉中BIS值维持在31~40范围可显著保护认知功能,调节MMP-9、NSE及S100β水平,临床受益优于BIS值维持在41~50和51~60范围。  相似文献   
15.
陈林萍  肖立韦  毕迎月 《中医药导报》2019,25(10):118-120,123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施护结合临床路径式护理在白内障手术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接受白内障手术患者94例纳为研究对象,对照组采用常规临床路径式护理,观察组对患者实施中医辨证施护结合临床路径式护理,观察两组患者视力恢复情况、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低视力者生活质量量表评分(CLVQOL)、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后视力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SAS与SDS评分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观察组CLVQOL各项评分上升幅度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白内障手术患者实施中医辨证施护结合临床路径式护理模式可明显提高患者视力,缓解负性情绪,降低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微创手术治疗脊柱创伤的临床疗效。方法48例脊柱创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24例。常规组患者采用传统开放性手术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微创手术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手术指标、治疗前后疼痛评分,并分析两组患者的安全性。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83%,明显高于常规组的7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以及住院时间分别为(40.21±11.21)min、(18.79±8.41)ml、(0.51±0.36)mm、(3.51±1.22)d,均明显优于常规组的(72.54±14.54)min、(61.23±19.25)ml、(6.52±1.45)mm、(9.14±2.11)d,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疼痛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周、1个月、3个月,实验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均低于常规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任何术后并发症。结论微创手术治疗脊柱创伤的临床疗效显著,手术治疗效率较高,康复作用突出,更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17.
陈红亮 《中医学报》2016,(6):910-912
目的:观察理筋通督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成3组,理筋通督组、传统手法组及安慰剂组。理筋通督组采用理筋通督手法;传统手法组采用传统手法;安慰剂组口服维生素C。结果:理筋通督手法可显著减缓患者基底动脉舒张期最低血流速度(P0.05)。理筋通督组有效率为93.67%,传统手法组有效率为67.5%,安慰剂组有效率为17.5%,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理筋通督组明显优于其他两组。结论:理筋通督手法治疗颈性眩晕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神经退行性疾病是多基因、多因素综合作用结果的复杂性疾病,其机制非常复杂尚不完全明确,目前缺乏理想的治疗手段。针对此类复杂疾病,中医药以系统性、科学性、整体性为神经退行性疾病做出诊治,补阳还五汤出自清代医林改错,主治气虚血瘀相关症状,在临床上被广泛使用,现代药理研究发现,补阳还五汤有广泛的神经保护作用机制靶点,对神经退行性疾病有明显疗效。本文综述了神经退行性疾病的一些相关疾病,并就补阳还五汤对此类疾病中的作用机制及其相关强大神经保护作用展开综述,以期为神经退行性疾病新药研发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小承气汤加减结合护理干预促进妇科腹部术后使肠道功能恢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8年4月收治的62例妇科腹部手术作为试验对象;采用数字奇偶法分组后明确各组治疗方法。对照组(31例):选择常规西医配合常规护理方法进行干预;在观察组(31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小承气汤加减结合综合护理方法进行干预。观察2组肠道功能恢复效果及患者医护总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妇科腹部手术患者肛门排气时间、术后排便时间以及肠鸣音恢复正常时间短于对照组明显(P 0. 05);观察组妇科腹部手术患者医护总满意度(96. 77%)明显高于对照组(58. 06%)(P 0. 05)。结论妇科腹部手术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应用小承气汤加减结合综合护理方法,对于患者肛门排气时间、术后排便时间以及肠鸣音恢复正常时间的缩短,效果明显,最终对于加快妇科腹部手术患者的康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对王业皇教授从医30余年来治疗高位后马蹄形肛瘘的经验作系统总结,认为找准并有效正确的处理内口、处理保护肛门功能与清创彻底(引流通畅)的矛盾是治疗的关键,并总结出术前明确病因、把握瘘管走形,切口与创面的设计,术后创面管理等临床实用的诊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