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4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7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17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93篇
内科学   25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30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91篇
综合类   248篇
预防医学   67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98篇
  1篇
中国医学   68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72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汤琼瑶  李建 《中国妇幼保健》2018,(11):2414-2418
目的对比分析左侧倾斜30°位与常规平卧位对行椎管内麻醉的剖宫产产妇术中低血压发生率及新生儿窒息评分的影响,为改善剖宫产术安全性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方法分析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海口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接受剖宫产术分娩的164例产妇的临床资料。随机将入选者分为观察组(左侧倾斜30°位)和对照组(常规平卧位),每组各8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不同时刻[包括麻醉前(T0)、麻醉后即刻(T1)、麻醉后5 min(T2)、麻醉后10 min(T3)、麻醉后15 min(T4)、胎儿娩出时(T5)]血流动力学[包括收缩压(SBP)、心率(HR)及血氧饱和度(SpO_2)]变化、胎儿脐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及新生儿Apgar评分、低血压发生率。结果两组产妇不同时刻的SpO_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3时点观察组产妇的HR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T1~T5时点观察组产妇的SBP较平稳,但对照组产妇的SBP波动较大。观察组胎儿的PaO_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aCO_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胎儿的p H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低血压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平卧位相比,左侧倾斜30°位可明显降低剖宫产产妇术中低血压发生率,对新生儿窒息评分无明显影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2.
目的分析妊娠足月剖宫产仰卧位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防治方法。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50例妊娠足月剖宫产仰卧位综合征患者进行研究,选取时段为2013年3月至2016年3月,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导致仰卧位综合征的影响因素进行总结,并对处理方法及效果进行观察。结果所有患者对体位进行改变,仰卧位综合征临床治疗消失或减轻,剖宫产新生儿娩出后发生窒息2例,均抢救成功。结论给予妊娠足月剖宫产仰卧位综合征患者及时有效的治疗,对体位进行改变,可保证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33.
目的:研究运用平仰卧位加压牵引方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方法:93例患者随机抽样分组以不同的牵引方法,两组均并配合其它同样辅助疗法。结果:平仰卧位加压牵引组显效率91.5%,优于对照组。结论:平仰卧位加压牵引方法疗程短、疗效快,既安全又方便,易被患者接受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俯卧位通气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59例ARD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先在仰卧位通气稳定状态下测定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如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心输出指数(CI)等,然后再给予患者俯卧位通气,分别在俯卧位通气后1h、2h、3h、4h监测上述4个指标,对比分析5个时间点的HR、MAP、PCWP、CI。结果 ARDS患者在仰卧位通气稳定状态下、俯卧位通气后1h、俯卧位通气后2h、俯卧位通气后3h、俯卧位通气后4h等5个时间点的HR、MAP、PCWP、CI等指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位改变对ARDS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5.
毛正新 《黑龙江医药》2014,(6):1360-1361
背景:左布比卡因是布比卡因的左旋体,因其心脏毒性更低,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剖腹产,安全有效,期中左布比卡因是常用药物。目的:观察不同浓度和剂量的左布比卡因在剖腹产麻醉中产生的不同麻醉效果。方法:使用不同剂量的左布比卡因进行剖腹产的麻醉,记录起效时间,麻醉平面,血压变化,维持时间,硬膜外加药量,仰卧位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低浓度左布比卡因能达到有效平面,且仰卧位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36.
目的:比较重症ARDS患者在不同体位下进行肺复张治疗的效果以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3年3月入住我院重症医学科的重症ARDS患者120例,随机均分为俯卧位组和仰卧位组,两组患者均通过气管插管进行机械通气,其中俯卧位组在入组后立即进行俯卧位通气。两组患者均接受肺复张治疗,比较两组的一般情况、呼吸机设置、动脉血气分析及28d病死率。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控制性肺膨胀法进行肺复张后均能提高患者的氧合指数,但俯卧位组改善更显著(P<0.05)。俯卧位组的28d病死率及机械通气时间也显著降低(P<0.001),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较仰卧位组高(P<0.001)。结论俯卧位通气联合肺复张治疗能改善重症ARDS患者的氧合及预后。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不同体位肺复张对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87例重症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仰卧位肺复张组和俯卧位肺复张组,分别使用不同的肺复张方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复张后5 min、1 h,两组患者的HR、CI、MAP与复张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张后5 min的CVP与复张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张后1 h与复张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张后5 min、1 h的Pa O2/Fi O2高于复张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俯卧位肺复张组复张后5 min、1 h的Pa O2/Fi O2与仰卧位肺复张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肺复张前后无一例患者出现气胸、皮下气肿等并发症;两组患者复张后5 min、1 h的胃黏膜p H与复张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复张后5 min、1 h的胃黏膜p 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肺复张方法均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氧参数和呼吸功能,且俯卧位肺复张的效果稍显优势,需结合临床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38.
蒋芳莲 《中国当代医药》2014,21(7):24-25,28
目的研究自由舒适型体位待产对产妇分娩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9月在本院住院经阴道试产的初产妇19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50例。观察组产妇在第一产程采用自由舒适型体位待产,对照组产妇采取传统床上卧位体位待产,两组均在待宫口开全进入第二产程后,回到产床取膀肌截石位直至娩出胎儿。结果观察组第一产程时间和总产程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剖宫产率、胎吸率、产钳率、产后2h阴道出血量、新生儿窒息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妇在第一产程中应用自由舒适型体位待产,能够明显缩短产程时间,降低剖宫产率,减少产后2h出血量,降低胎儿窘迫发生率,该体位符合孕产妇身心需求,有利于自然分娩.值得临床开展应用。  相似文献   
39.
目的 研究一种理想的冠状动脉搭桥体位.方法 通过2组不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体位的实际操作和相关参数比较进行研究.结果 从监护仪显示的血压情况和记录的时间表以及护士的实际工作量等方面(优点),证实了蛙式仰卧位优于传统体位.结论 冠状动脉搭桥手术采用蛙式仰卧位不但是对患者安全性的护理措施,同时也是对护士自身防护的保护性操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0.
文艺 《婚育与健康》2011,(5X):61-61
<正>"咯吱咯吱,咯吱咯吱……"最近,夜里睡着后,3岁的小佳佳不时会发出阵阵磨牙声。爸爸妈妈都很担心:究竟是哪儿出问题了?莫非是佳佳肚子里长虫子了?但吃了驱虫药后,宝宝晚上还是照样"咯吱咯吱"地磨牙。跟身边的朋友讨教,又翻了不少书,夫妇俩还是琢磨不透原因。对此,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许双虹副教授表示,小孩磨牙并非都因肚子里有虫子作怪,有些也跟晚餐过饱或睡前兴奋过度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