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261篇
  免费   6467篇
  国内免费   4215篇
耳鼻咽喉   207篇
儿科学   78篇
妇产科学   212篇
基础医学   946篇
口腔科学   244篇
临床医学   10568篇
内科学   2554篇
皮肤病学   974篇
神经病学   217篇
特种医学   1238篇
外国民族医学   13篇
外科学   2342篇
综合类   32273篇
预防医学   5790篇
眼科学   228篇
药学   21971篇
  95篇
中国医学   81194篇
肿瘤学   799篇
  2024年   756篇
  2023年   2449篇
  2022年   1959篇
  2021年   2500篇
  2020年   2209篇
  2019年   2495篇
  2018年   1092篇
  2017年   2507篇
  2016年   2730篇
  2015年   3367篇
  2014年   7197篇
  2013年   6532篇
  2012年   8324篇
  2011年   9308篇
  2010年   8520篇
  2009年   8118篇
  2008年   8489篇
  2007年   7501篇
  2006年   7112篇
  2005年   8061篇
  2004年   8574篇
  2003年   9708篇
  2002年   8310篇
  2001年   7792篇
  2000年   5755篇
  1999年   4096篇
  1998年   3147篇
  1997年   2728篇
  1996年   2255篇
  1995年   1943篇
  1994年   1304篇
  1993年   824篇
  1992年   787篇
  1991年   872篇
  1990年   999篇
  1989年   927篇
  1988年   188篇
  1987年   139篇
  1986年   104篇
  1985年   86篇
  1984年   67篇
  1983年   44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9篇
  1958年   8篇
  1957年   7篇
  1956年   6篇
  1955年   4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水蛭临床及实验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蛭作为一种动物类中工,近年来随着实验研究的不断深入,临床应用日益广泛,本文主要就近年来水蛭在心脑血管病,血液系统、肝脏、肾脏、妇科、肿瘤等疾病的临床应用及实验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92.
“951”风湿液为纯中草药制剂,具祛风除湿、补肾养肝、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等功效。主治风湿性关节痛、类风湿性关节炎。为了探索该药的药效学作用,进行了下列实验,结果报告如下。1 试验材料 “951”风湿液:由花都市中医院制剂室提供(批号:942013); ?痹冲剂:辽宁本溪第三制药厂生产(批号:941101); 醋酸强的松片:河南豫新制药厂(批号:940407  相似文献   
993.
有效中药复方研究的方法学探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从化学的角度探讨了临床有效中药复方研究的四个过程 ,简述了直接试验设计在全方药味筛选及化学模式识别中药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论述了复方有效部位和有效部位中主要有效成分的确定及化学计量学的应用和主要药效物质化学结构信息的计算机模拟方法 ,为中药复方研究提供一个范例。  相似文献   
994.
995.
α—细辛脑辅助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α—细辛脑注射液是一种新型中药针剂,具有消炎、止咳、化痰、解痉、平喘和镇静作用。为了观察该药对支气管哮喘发作的疗效,我们于2002年5月~2003年5月对21例中、重度支气管哮喘发作(除哮喘持续状态),常规用药基础上辅以α—细辛脑治疗,现就观察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96.
沙苑子,始载于《图经本草》列人蒺藜等名见载于诸家本草。苏颂谓:“一种白疾藜,今生潼州沙苑,牧马草地最多,绿叶细蔓”,“七月开黄紫色,如碗豆花而小,七月结做荚子”。李时珍谓:“白蒺藜结荚长寸许,内子大如脂麻,状如羊肾而带绿色,今人谓之沙苑蒺藜”。以上所述与今用正品扁茎黄芪之子相符,但目前市场上的商品白蒺藜则是指蒺藜科植物刺蒺藜而言。近几年,笔者在中药检验中发现,市场上沙苑子的来源混乱,伪品较多,应注意鉴别。  相似文献   
997.
本文介绍了常压提取真空浓缩热回流提取在中药水提取中的实际应用和改造。  相似文献   
998.
谭春雨 《家庭医学》2004,(15):59-59
六神丸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作用,常用于治疗咽喉肿痛、扁桃体炎,小儿热疖、痈、疡、庖等症。近年来临床实践证明,它还有很多新功用,取得了显疗效。  相似文献   
999.
“是药三分毒”。在中国医学史的相关资料记载,早在周代“毒与药”不分,统称“毒药”。如“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传说中神农所遇之毒即为“药”。秦汉时期谓“毒”为药物的偏性。如《本经》记载:“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及有毒、无毒。”《素问·五常政大论》谓:“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认为药性强烈、作用峻猛者是谓“毒”。魏晋以后“毒”的含义  相似文献   
1000.
鼻衄为临床常见症状.诱因颇多,有反复发作者,根治不易。余于临床每施以加味一金散敷局部涌泉穴治之,效甚佳。现介绍如下。1方法取独头紫皮蒜1枚。捣烂如泥,加入吴茱萸粉10 g,用少许醋拌成糊状,取2 cm大小一团,外贴对侧涌泉穴(即左鼻衄贴右足,右鼻衄贴左足,双侧鼻衄则均贴),外用胶布固定。4 h~6 h即取下。但亦因人而异,以足底有较强刺激感为度。防止发泡而影响行走。2体会本方目U一金散加吴萸一味成方,一金散出于<肘后方>,用独头蒜一味,外治“鼻衄不止,诸药不验”。加入吴萸。乃取其透皮促进、引火下行之力,以加强疗效。本方对阴虚阳亢、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