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753篇
  免费   1399篇
  国内免费   903篇
耳鼻咽喉   296篇
儿科学   542篇
妇产科学   94篇
基础医学   1179篇
口腔科学   109篇
临床医学   4171篇
内科学   2872篇
皮肤病学   474篇
神经病学   320篇
特种医学   567篇
外国民族医学   29篇
外科学   923篇
综合类   6857篇
预防医学   1155篇
眼科学   75篇
药学   3036篇
  45篇
中国医学   1125篇
肿瘤学   1186篇
  2024年   236篇
  2023年   872篇
  2022年   751篇
  2021年   948篇
  2020年   861篇
  2019年   801篇
  2018年   368篇
  2017年   518篇
  2016年   560篇
  2015年   535篇
  2014年   914篇
  2013年   860篇
  2012年   1254篇
  2011年   1310篇
  2010年   1139篇
  2009年   1184篇
  2008年   1282篇
  2007年   1316篇
  2006年   1318篇
  2005年   1239篇
  2004年   972篇
  2003年   881篇
  2002年   836篇
  2001年   700篇
  2000年   535篇
  1999年   439篇
  1998年   427篇
  1997年   359篇
  1996年   381篇
  1995年   283篇
  1994年   250篇
  1993年   147篇
  1992年   156篇
  1991年   108篇
  1990年   105篇
  1989年   98篇
  1988年   35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91.
《护士进修杂志》2007,22(18):1645-1645
答:其机理为:抗原抗体复合物激活补体,使嗜碱性粒细胞或血小板释放血管活性胺类物质,从而导致血管壁通透性增加;中等大小的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血管壁基底膜或其他组织间隙;激活补体,吸引中性粒细胞,释放溶酶体酶,引起炎症反应;血小板凝集,微血栓形成,从而导致局部缺血、瘀血和出血。  相似文献   
92.
目的 探讨嗜酸性胃炎的CT表现.方法 4例嗜酸性胃炎均行CT检查并经实验室检查、胃镜和病理证实,其中2例又经手术病理证实.男女各2例,年龄25~42岁,平均32.7岁.结果 4例嗜酸性胃炎均显示胃壁弥漫性增厚,最厚约11~15 mm,边缘光滑,胃腔正常.2例合并腹水,1例合并回结肠套叠. 结论 CT可以显示胃壁弥漫性增厚,边缘光滑,结合实验室检查及胃镜和病理检查,可提示嗜酸性胃炎的可能.  相似文献   
93.
目的 探讨自拟定喘汤对激素依赖性哮喘的治疗作用.方法 治疗组用自拟定喘汤治疗激素依赖性哮喘,对照组使用大剂量激素.对比两组哮喘患者的症状改善,炎症因子(IL-4,IL-5)、痰中嗜酸粒细胞计数(EOS)水平改变情况.结果 自拟定喘汤治疗激素依赖性哮喘达到加量使用激素治疗哮喘的疗效,而且副作用少.结论 自拟定喘汤治疗激素依赖性哮喘疗效明显,可以减少激素用量及副作用.  相似文献   
94.
秦艳 《上海护理》2004,4(6):52-53
卡马西平是常用抗癫病药物,在儿童方面其不良反应主要表现:嗜睡、共济失调、粒细胞下降、视力障碍、肝功能异常及皮疹。其它还有恶心、呕吐等胃肠不适症状,不良反应都发生在用药开始后数日。我院于2003年11月收治了1例因服用卡马西平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的患儿,经1个月的精心治疗及护理,患儿好转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5.
96.
血液系统合理用药专家圆桌会纪要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1有关白血病治疗药的合理应用 1.1化疗 1.1.1急性白血病:化疗是急性白血病治疗的基础,一般先用化疗使其获得完全缓解,完全缓解后反复化疗,部分患者可以治愈;如在第1次完全缓解后采用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或免疫治疗,大于50%的患者可以治愈.  相似文献   
97.
98.
目的 了解嗜酸性粒细胞和支气管上皮细胞相互作用诱导细胞因子释放的p38 MAPK信号转导通路.方法 用CD16磁珠抗体分离外周血中嗜酸性粒细胞,以嗜酸性粒细胞和支气管上皮细胞(BEAS-2B)接触共培养为实验模型,观察SB 203580对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细胞因子浓度的影响.细胞因子浓度采用ELISA和流式细胞微珠方法测定.结果 SB 203580能够有效抑制BEAS-2B细胞释放IL-6、IL-8(P<0.05)和嗜酸性粒细胞释放IL-8(P<0.01).SB 203580对嗜酸性粒细胞与BEAS-2B细胞接触共培养诱导的IL-6、IL-8和IP-10释放具有显著抑制作用(P<0.001).结论 嗜酸性粒细胞、BEAS-2B细胞单独或相互作用时均通过p38 MAPK信号转导通路释放细胞因子.  相似文献   
99.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巨变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 ,女 ,2 6岁。 1 999年 7月曾诊断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伴巨脾 ,进行了脾切除术。一直服用羟基脲治疗。 2 0 0 2年 5月 1 3日因反复牙龈出血 1个月入院。入院时体检 :体温 3 7.5℃ ,轻度贫血貌 ,浅表淋巴结不大 ,肝肋下约 1cm ,质软 ,脾肋下未及 ,余无特殊。X线胸片示右下肺炎 ,B超示脾大。检查血常规 :红细胞 2 .6 6× 1 0 1 2 /L ,血红蛋白 88g/L ,白细胞 3 2 .7× 1 0 9/L ,血小板 1 2 2 2×1 0 9/L ,中性杆状及分叶核粒细胞 0 .0 4 ,淋巴细胞0 .0 7,原巨 0 .0 8,幼稚巨核细胞 0 .81 ,分类 1 0 0个白细胞可见有核红 3 0个。肝…  相似文献   
100.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是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约90%~95%CML患者具有费城染色体(Pniladelphia.Pn)。其分子基础是9号染色体上的o-abl基因易位到22号染色体上的bcr基因上形成新的基因嵌合体-bcr/abl融合基因,即t(9;22)(q34;q1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