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43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32篇
综合类   59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22篇
  1篇
中国医学   17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腰神经后根切断对下肢骨生长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大鼠单纯后根神经损伤后对下肢骨骼生长的影响。方法4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切除大鼠L_2~L_5双侧脊神经后根1cm神经束,分别检测术后第2、4、8周不同时段实验大鼠双侧股骨的骨密度及骨生物力学特性的改变。结果第2、4、8周时,实验组股骨骨密度平均值分别为(0.221±0.008)g/cm~3、(0.213±0.015)g/cm~3、(0.216±0.105)g/cm~3,对照组分别为(0.223±0.005)g/cm~3、(0.218±0.014)g/cm~3和(0.208±0.111)g/cm~3,两组同期股骨骨密度相比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2、4、8周时,实验组股骨最大载荷的平均值分别为(93.64±8.78) N、(89.77±11.18)N、(93.21±8.74)N,虽分别低于同期对照组的(95.94±6.29)N、(91.63±9.43)N、(95.57±8.64)N,但两组同期相比,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至股骨最大载荷点能量吸收和至断裂点能量吸收的平均值,两组同期相比同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完全切断部分腰神经后根,短期内对下肢股骨骨密度及骨生物力学的特性的影响是有限的或不明显的。  相似文献   
33.
下肢长骨骨折术后不愈合的原因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46例下肢长有骨折术后不愈合病例;认为不愈合的主要原因是:(1)手术后未能正确进行了功能锻炼;(2)刀口感染;(3)内固定不牢;(4)手术损伤大。因此,预防上述四种情况,减少骨折术后不愈合,有选择地采用石膏外固定,加压钢板内固定,外固定架加压固定(或结合肢体延长术)和中药治疗相结合的方法治疗下肢长骨骨折术后不愈合。强调再次手术时必须减少骨膜损伤和植骨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34.
病例摘要 患者男性,40岁。主因双下肢骨痛、烦渴、多饮10个月,加重3个月,恶心、呕吐1个月入院。患者于2010年8月无诱因出现双下肢骨痛,活动受限,伴烦渴、多饮,每日饮水量8—10L/d,尿量与饮水量相当,于当地医院查血钙3.9mmol/L,未予重视。2011年2月出现周身关节疼痛,以双膝、双髋、双肩关节、足跟、肋骨外侧明显,活动后加重,  相似文献   
35.
骨牵引是骨科治疗中常用的方法。单侧的牵引护理技术较为成熟,而双侧下肢骨牵引多用于骨盆或髋臼的严重骨折及(或)双下肢多发骨折,由于患者本身创伤严重,加之心理恐惧,肢体牵引受限明显,因此,护理上不仅仅是单侧骨牵引的重复和叠加,其方法在护理界也鲜有相关报道。白2003年7月~2008年6月我科对13例双下肢骨牵引患者进行护理,效果较满意,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6.
37.
在新加坡中央医院进修期间,对理疗在创伤骨科的应用有一些粗浅的了解。创伤科常见疾病有股骨头、转子间等髋部骨折,股骨干、胫腓骨及踝关节、跖骨等下肢骨骨折。其中,上肢骨骨折少于下肢骨骨折。这或许与新加坡是个工业国家,手工劳动者较少,而老龄人口又相对较多等社会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38.
目的:通过对下肢骨牵引患者需求与不适的调查分析,达到寻求满足该类患者的需求,做好其舒适护理的最佳护理方法。方法:以调查表的方式对下肢骨牵引的患者进行调查。结果:下肢骨牵引患者的需求与不适从高到低依次为:经常变换卧位、进餐不便、愿自己进餐、骶尾部压痛、腰背痛、患肢得到按摩、腹部不适、排便不畅、卫生自理困难等9个方面。结论:对牵引患者除做好专科护理外,还应满足患者在这一特殊治疗阶段的需求,按患者需求护理,才能真正做到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及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39.
下肢远端原发恶性骨肿瘤患者的生存和肢体功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Yan TQ  Guo W  Yang RL  Sun X  Qu HY 《中华外科杂志》2010,48(20):1550-1555
目的 分析下肢远端原发恶性骨肿瘤患者的生存情况,评估保肢后的肢体功能.方法 2003年11月至2010年1月,20例下肢肢体远端原发恶性骨肿瘤接受保肢或截肢手术.男性15例,女性5例,平均年龄20岁.肿瘤位置:胫骨远端14例,腓骨远端3例,跟骨3例.肿瘤分期:ⅠB期3例,ⅡB期16例,Ⅲ期1例.除3例胫骨下端肿瘤截肢外,其他11例胫骨远端肿瘤行自体骨(4例)或异体骨(7例)踝关节融合手术,6例腓骨远端和跟骨肿瘤行自体骨重建手术.平均随访36.4个月.结果 5例异体骨踝关节融合和1例跟骨自体骨重建患者伤口延迟愈合,自体骨和异体骨对伤口愈合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2例异体骨出现吸收和不愈合(其中1例截肢,另1例更换为骨水泥临时假体),1例胫骨远端骨肉瘤术后11个月复发截肢,2例分别于确诊后22和48个月死于肺转移.患者2和5年的总生存率分别为92.9%和79.6%,12例高度恶性骨肉瘤的2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87.5%和70.0%.保肢患者功能MSTS评分为82%.结论 下肢肢体远端原发恶性骨肿瘤的整体生存情况相对较好,保肢可以获得良好的肿瘤控制和肢体功能.  相似文献   
40.
目的 探讨院内外一体化急救绿色通道在急性心肌梗死转运急诊介入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我院实施院内外一体化急救绿色通道以来“120”出车接诊的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38例,选择同期由院外至我院患者40例采取急诊-病房-导管室模式,即患者经急诊进入病房,由病房心血管专业医生依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心电图检查确诊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后,联系导管室及介入组成员行急诊PCI术作为对照组.结果 一体化组明显缩短再灌注时间,减少住院天数,降低住院费用,减少近期病死率及心力衰竭发生率.结论 院内外一体化急救绿色通道的实施可以节省心肌梗死患者在诊断、转运、治疗过程中的时间,增加转运过程的安全系数,使心肌梗死患者得到及时救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