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271篇
  免费   1602篇
  国内免费   762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146篇
妇产科学   109篇
基础医学   712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8043篇
内科学   3329篇
皮肤病学   206篇
神经病学   285篇
特种医学   1756篇
外国民族医学   22篇
外科学   4686篇
综合类   12939篇
预防医学   2637篇
眼科学   27篇
药学   5545篇
  83篇
中国医学   3937篇
肿瘤学   160篇
  2024年   255篇
  2023年   1024篇
  2022年   937篇
  2021年   1224篇
  2020年   1213篇
  2019年   1146篇
  2018年   500篇
  2017年   1052篇
  2016年   1013篇
  2015年   1178篇
  2014年   2388篇
  2013年   2217篇
  2012年   2890篇
  2011年   2999篇
  2010年   2673篇
  2009年   2555篇
  2008年   2659篇
  2007年   2498篇
  2006年   2114篇
  2005年   2085篇
  2004年   1607篇
  2003年   1446篇
  2002年   1189篇
  2001年   1060篇
  2000年   851篇
  1999年   673篇
  1998年   624篇
  1997年   599篇
  1996年   493篇
  1995年   376篇
  1994年   310篇
  1993年   169篇
  1992年   162篇
  1991年   103篇
  1990年   114篇
  1989年   119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9篇
  1979年   1篇
  1958年   5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64层CT下肢动脉成像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64层CT下肢动脉成像强化质量的对比剂注射方式。方法前瞻性地选择60例疑诊下肢动脉病变的病人,利用64层螺旋CT行下肢动脉CT血管成像。采用不同的扫描和重建参数,应用370mgI/100ml浓度的对比剂100ml团注或采用先70ml的对比剂后50ml的0.9%生理盐水用双筒高压注射器分别以4.0ml/s的注射速度团注入肘静脉,应用对比剂追踪触发扫描方式待腹主动脉CT阈值达120HU时延迟7s开始扫描;利用MIP和VR方式重建CTA图像;对比不同参数和不同对比剂应用方式的CT血管成像图像质量。结果最佳的扫描与重建参数为准直64×0.6mm,螺距1.5,层厚1.0,重建间隔50%;最佳的对比剂应用方式为(浓度为370mgI/100ml)对比剂70ml、生理盐水50ml以4.0ml/s注射速度按先后顺序团注。结论选择合适的准直、螺距以保证适当的扫描速度,选择合适的对比剂浓度、用量和注射速度以保证血管内足够的对比剂峰值浓度及峰值持续时间,此二者是64层CT下肢动脉成像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42.
2001年2月-2004年8月收治下肢长管骨骨折后采用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导致骨不连者13例,采用原位植骨。内服外用中草药治疗,获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3.
MRI联合磁共振血管成像诊断盆腔静脉瘀血综合征20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49年,Tayor首次将一种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定义为盆腔静脉瘀血综合征。该综合征是由于盆腔静脉曲张、瘀血引起的一种妇科疾病,主要见于经产、育龄妇女。慢性盆腔疼痛足无规律的盆腔疼痛持续至少6个月,在妇产科患者中比较常见,占妇产科门诊就诊患者的10%-40%。约50%的盆腔静脉瘀血综合征患者存在慢性盆腔疼痛。但由于其临床表现复杂,缺乏特异性体征,常常被临床医师误诊或漏诊。本研究应用MRI平扫联合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技术,探讨盆腔静脉瘀血综合征的MRI表现,为临床诊断提供准确、客观的依据。  相似文献   
44.
人工血管旁路术治疗下肢动脉闭塞症的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下肢动脉闭塞症人工血管旁路术后护理方法。方法:82例下肢动脉闭塞症患者均在腰硬联合麻醉下,52例行膝上人工血管旁路术,19例行膝下人工血管旁路术,6例行左右股动脉人工血管转流术,5例行腹主动脉、双股动脉人工血管旁路术,术后均给予精心护理。结果:无手术死亡,66例治愈,14例好转,2例截肢;随访0.5~4年,76例生活质量正常,2例复发。结论:人工血管旁路术是治疗下肢动脉闭塞症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术前全面准备和术后精心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降低致残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45.
食管静脉曲张是肝硬化的并发症,其治疗方案在近30年来有显变化。该研究目的是评价1969—2002年来瑞典的食管静脉曲张患的预后是否有所改善。链接了1969--2002年瑞典医院出院登记处和国立卫生委员会的死因登记处的记录资料,根据国际疾病分类确定的-8、-9和-10患和随访的所有食管静脉曲张患。共有12281例食管静脉曲张住院患,所有患5年存活率的增加仅发生在1969—1979年,而不是1990-2002年。女性较男性,年轻患较老年患,近十年的住院患较前几十年的住院患有较高的存活率。作发现在研究期间因食管静脉曲张引发的死亡率明显降低,但其他原因引起的死亡率并未降低。总之,1969—2002年间,瑞典因食管静脉曲张而入院患的死亡率降低。1年和5年死亡率降低非常显,  相似文献   
46.
剖宫产术后并发下肢静脉栓塞的护理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20例剖宫产术后并发下肢静脉栓塞病人的观察,分析了发生静脉栓塞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护理、观察、预防等一系列措施.  相似文献   
47.
患者 男,57岁。因双下肢进行性肿胀伴疼痛40d入院。入院检查:双下肢明显肿胀,局部皮温高,腓肠肌轻压痛。双下肢血管彩色多普勒示: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予以静脉溶栓及消肿等治疗。治疗后第3天,突然出现左下肢疼痛加重,渐出现左小腿无力,小腿后侧及足部感觉减退,足部活动受限;查体:左胭窝上约10cm处明显压痛,无明显放射痛,足背伸、跖屈肌力0级,伸趾肌及屈趾肌肌力0级,小腿后外侧及足部感觉消失、膝腱反射(++),跟腱反射(-);  相似文献   
48.
肩胛骨外生骨疣1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患者,汉族,男,22岁。右侧肩胛后面有1个无痛性肿块3年,以前未曾治疗。体检:右肩胛后面有1个大小约10 cm×10cm×4 cm的隆起肿块,局部无明显触压痛,皮温不高,局部皮肤无红肿、无静脉曲张。X线检查:右侧肩胛部占位性病变,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行手术切除。术中见右侧肩胛后面有一呈菜花状的无蒂型骨软骨瘤,表面光滑,大小约同前。行骨疣切除术,送病检。诊断:右肩胛骨骨软骨瘤。术后随访1年未见复发。讨论单发性骨软骨瘤也叫外生骨疣,是临床上常见骨肿瘤之一。它确切发病原因尚不清楚,有些人认为骨软骨瘤是一种真性肿瘤,也有人认为它是发育性骨…  相似文献   
49.
大隐静脉曲张是外科领域的常见病,传统治疗方法是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分段剥脱手术,但其具有创伤大、出血多、手术时间长等问题。2001年9月~2003年9月,我们采用传统的手术和硬化剂联合治疗大隐静脉曲张45例,随访2~5年,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45例均属单纯大隐静脉曲张患者,45例中共72条肢体,其中男28例,女17例;年龄25~70岁,平均48岁;其中双侧27例,左侧10例,右侧8例。主要表现:浅静脉曲张(72条肢体),下肢沉重酸胀痛(68条肢体),足靴区色素沉着(65条肢体),溃疡(5例),湿疹样皮肤改变(4例),轻度水肿(12条肢体)。术前均经彩…  相似文献   
50.
患肢注射尿激酶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45例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进行溶栓、抗凝治疗的效果。方法经患肢注射尿激酶每日50万单位溶栓治疗45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5~7d为1个疗程。判断效果指标症状,体征,下肢多普勒和彩色B超检查。结果痊愈16例,占36%,有效27例,占60%,总有效率96%。无一例发生出血征象。结论早期明确诊断,积极施行溶栓治疗疗效好。经患肢注射尿激酶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