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640篇
  免费   7095篇
  国内免费   7119篇
耳鼻咽喉   602篇
儿科学   1099篇
妇产科学   435篇
基础医学   6076篇
口腔科学   620篇
临床医学   33777篇
内科学   9415篇
皮肤病学   461篇
神经病学   5984篇
特种医学   9791篇
外国民族医学   55篇
外科学   24431篇
综合类   55366篇
预防医学   11893篇
眼科学   1795篇
药学   21284篇
  251篇
中国医学   14198篇
肿瘤学   1321篇
  2024年   1035篇
  2023年   3717篇
  2022年   3161篇
  2021年   3852篇
  2020年   4035篇
  2019年   3779篇
  2018年   1828篇
  2017年   3451篇
  2016年   3808篇
  2015年   4620篇
  2014年   7989篇
  2013年   8228篇
  2012年   10797篇
  2011年   12182篇
  2010年   11589篇
  2009年   11749篇
  2008年   13136篇
  2007年   11845篇
  2006年   10754篇
  2005年   11448篇
  2004年   9226篇
  2003年   8398篇
  2002年   6682篇
  2001年   6004篇
  2000年   4688篇
  1999年   3946篇
  1998年   3449篇
  1997年   2872篇
  1996年   2400篇
  1995年   2147篇
  1994年   1584篇
  1993年   1170篇
  1992年   907篇
  1991年   719篇
  1990年   595篇
  1989年   568篇
  1988年   158篇
  1987年   141篇
  1986年   93篇
  1985年   52篇
  1984年   27篇
  1983年   1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8年   6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生物衍生骨修复胫骨缺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生物衍生骨复合修复兔胫骨的长段骨-骨膜缺损,以及修复负重骨缺损的可行性。 方法:实验于2001-10/2002-08在牡丹江市第二人民医院放射科进行。①取成人尸体胫骨4具(来源于哈尔滨医科大学),切取干骺端松质骨及皮质骨2.0cm&;#215;0.5cm&;#215;0.5cm的骨块,经脱细胞、脱脂、脱蛋白及去抗原等处理后冻干,制备成生物衍生骨。②取健康成年新西兰大白兔24只,随机编号后从自体骨髓中分离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生物衍生骨于体外复合培养,并将这24只大白兔制备成双侧胫骨中段10mm骨一骨膜缺损模型,行常规钢板螺钉固定。③随机选取其中的20只,对同一只兔将复合物植入右侧胫骨缺损处作为实验组,将单纯生物衍生骨植入左侧胫骨缺损处作为对照组;另4只兔作为空白组,双侧骨缺损不植入任何材料。然后分栏放养,观察各组兔术后一般情况。④在8,12,16.24周各时间点分别取出骨缺损修复标本,进行大体观察和骨密度测试,并进行统计学分析,以比较各组修复骨缺损的能力。 结果:实验大白兔24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各组兔术后一般情况:术后各组动物恢复及进食均正常,伤口无炎性反应,愈合良好。②各组兔骨缺损修复标本大体观察:术后8,12周实验组骨缺损部分修复,16周骨缺损完全修复,8,12,16周时实验组的骨缺损修复和骨痂生长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24周时空白组的各缺损区均未发现有骨组织形成。③各组兔骨缺损区的骨密度测量结果:术后8,12,16周时各缺损区的骨密度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0.923&;#177;0.045比0.571&;#177;0.021,1.234&;#177;0.023比1.003&;#177;0.037,1.643&;#177;0.071比1.157&;#177;0.029,P〈0.05)。24周时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空白组骨缺损未修复。 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构建的组织工程骨早期修复骨缺损能力较强,且较单纯生物衍生骨成骨量大、迅速,能够对负重骨缺损进行有效的修复。  相似文献   
992.
对9例创伤性血管损伤导致迟发截肢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引起截肢的原因。  相似文献   
993.
充血性心力衰竭是常见的临床综合征,因其血流动力学改变可导致脏器功能损伤,本组病例自2000年1月-2004年6月,回顾性整理在我院住院的292例各类型心衰病人并发肝功能损害情况进行分析,以了解心衰时缺氧缺血所致肝功能损害的特点。  相似文献   
994.
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术后断钉断棒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9月~2005年3月我科采用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并脊髓损伤患者128例,其中断钉断棒9例,内固定折断发生率为7%,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95.
切口脂肪液化是临床常见的术后并发症,笔者对我院31例切口脂肪液化作一总结:男13例,女18例;胸部手术5例,腰部手术16例,下肢手术10例(2例为半髋置换术后)。  相似文献   
996.
在2000年1月至2005年1月,我们应用翼点入路手术治疗以外侧裂区脑挫裂伤为主的颅脑损伤126例,疗效满意。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26例,男114例,女12例,年龄15~72岁。1.2临床表现GCS评分9~12分56例,≤8分70例,其中合并一侧瞳孔散大15例,两侧瞳孔散大10例。头颅CT扫描示额颞叶脑挫裂伤、外侧裂血肿,均有不同程度的占位效应。1.3手术方法按翼点入路及几种改良的入路进行手术。暴露以蝶骨嵴为中心的额颞叶皮层和外侧裂;清除硬膜下血肿,用脑压板轻压骨窗四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至清亮水流出。若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可以打开蛛网膜下腔或在显…  相似文献   
997.
后尿道损伤57例治疗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2年2月至2005年4月,我科共收治后尿道损伤或骨盆骨折合并后尿道损伤80例,其中57例施行一期尿道吻合,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患者均为男性,年龄18~55岁,平均37岁。损伤原因:车祸伤47例,塌方伤2例,异物戳伤2例,牛角剜伤3例,锐器伤3例。合并伤:骨盆骨折42例,直肠损伤5例,肛管损伤2例,脑外伤5例,膀胱破裂1例,小肠穿孔1例,血胸1例。临床表现及检查:均有排尿困难及尿道滴血,休克35例,耻骨联合及下腹青紫、肿胀28例。直肠指诊前列腺有浮动感19例。试插导尿管57例均失败。尿道造影19例有造影剂外溢。治疗:首先处理威胁患者生命的脑、胸、腹合并伤。待…  相似文献   
998.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损伤副肝管的预防和处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院1993-2003年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6000余例,损伤副肝管7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99.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严重并发症的因素分析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87年3月法国的妇科医师Philipe Mouret成功的完成了世界上第一例临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以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至今已在许多国家得到广泛的应用.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提高,设备和器械的不断更新、改进和完善,使得LC这项技术日益成熟,且因其具有创伤小、痛苦轻、术后恢复快等优点而倍受青睐,目前已成为症状性胆石病的金标准术式[1].但是,由于LC本身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其并发症仍然高于开腹胆囊切除术(open cholecystectomy OC),出血、胆道损伤、胆漏是该术式的严重并发症,其中胆道损伤为最主要的严重并发症,并在术后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严重影响[2].有关这些严重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亦是各家腹腔镜外科学者探讨的难点和热点.现将此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00.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测的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期常见的症状,对新生儿脑神经有广泛毒性作用,国内外已有报道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检查可早期发现高胆红素血症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但血清总胆红素升高的水平与脑干听觉功能损伤的关系仍不明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