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0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6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30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40篇
内科学   31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95篇
预防医学   11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29篇
中国医学   28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1.
RP-HPLC法测定人体血浆中吉西他滨的浓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一种测定人体血浆中吉西他滨血药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方法:取血浆样品1 mL,加内标100μL(含氟脲苷0.8μg·mL-1),混匀,加甲醇-乙腈(1:9)3 mL混匀,放置5 min,离心(3500 r·min-1,10 min),取上清液于60℃水浴放置,氮气吹干,残渣用0.5 mL流动相溶解,离心(15000 r·min~1,10 min),取上清液,进样50μL。色谱柱:Lichrospher 5-C18(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40 mmol·L-1醋酸铵缓冲液(用醋酸调节pH=5.5)-乙腈(97.5:2.5),流速:0.8 mL·min~1,检测波长:268 nm,柱温:25℃。结果:本方法线性范围0.20—10.0μg·mL~1,r=0.9999,方法检测限为0.10μg·mL-1(S/N>4),定量限为(0.21±0.02)μg·mL-1(S/N>10);方法回收率为100.1%-106.6%(n=21),日内RSD为2.3%-4.0%(n=21),日间RSD为3.2%-5.2%(n=21)。结论:本方法灵敏度高,操作简便、准确,可用于人体血浆中吉西他滨浓度的测定及药动学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小鼠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ipose mesenchymal stem cells,ADSCs)上清液经尾静脉注射治疗小鼠皮肤创伤的效果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无菌条件下分离培养正常小鼠的ADSCs取3-5代细胞通过免疫荧光法检测间充质干细胞相关的细胞表面标记物CD34、CD45、CD90、CD105的表达。建立小鼠全皮层皮肤创伤模型并随机分为2组,注射生理盐水的对照组和注射上清液的实验组,分别于伤后7天,14天观察创面愈合情况。分离小鼠成纤维细胞(Fibroblast,Fb),将小鼠ADSCs上清液作用于Fb不同时间后,应用WST法和Transwell迁移实验检测Fb细胞增殖和迁移情况,应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Fb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ci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 FGF)在转录和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小鼠ADSCs表达CD90和CD105,不表达CD34和CD45。ADSCs上清液注射组于创伤后第7天,14天的伤口愈合率分别为(65%±3.4%),(95.6%±5.2%),均显著高于7天、14天生理盐水对照组的(55%±4.4%),(77.1%±3.1%)。ADSCs上清液作用于Fb后,能促进Fb的增殖和迁移以及上调生长因子b FGF在转录和蛋白水平的表达。结论小鼠ADSCs上清液促进小鼠皮肤创面愈合可能与上调b FGF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13.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上清液治疗大鼠脑缺血的作用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上清液经尾静脉注射治疗大鼠脑缺血的干预效果,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体内作用机制.方法 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16只健康Wistar大鼠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对照组、上清液低浓度组、上清液高浓度组.模型制作24 h后各组腹腔注射5-溴脱氧尿核苷(bromodeoxyuridine,BrdU) 标记处于增殖状态的神经前体细胞,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缺血后7 d脑组织BrdU、BrdU+NSE、BrdU+GFAP阳性细胞数.结果 脑梗死后7 d侧脑室室管膜下区、海马齿状回区BrdU、BrdU+NSE、BrdU+GFAP阳性细胞数开始增多,上清液高浓度组的上述阳性细胞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1)和低浓度组(P<0.05).结论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上清液可以促进脑梗死大鼠损伤原位内源性神经前体细胞的增殖、分化.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体外使用音猬因子(SHH)、维甲酸(Ra)、Forskolin(Fn)组成的诱导体系诱导骨髓间充质细胞(BMSCs)后的上清液对BMSCs向神经细胞分化的作用.方法 从健康志愿者髂骨处抽取骨髓4 mL,体外分离、培养、扩增后用400 ng/L SHH、0.5 μm Ra 和5 μm Fn 组成的诱导体系进行诱导,取诱导后6 h、12 h、24 h、3 d、5 d和7 d的诱导液上清分别作用于BMSCs.7 d后使用倒置显微镜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诱导前后细胞的变化.结果 诱导7 d后各组均有部分细胞胞体收缩、伸长突起,表现出神经细胞的形态.12 h上清诱导组同SHH+Ra+Fn 诱导组NSE、MAP-2阳性细胞比例高于其他组(P<0.05),12 h上清诱导组同SHH+Ra+Fn诱导组NSE、MAP-2阳性细胞比例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2 h后上清液可有效诱导BMSCs向神经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15.
16.
《中国药品标准》2008,(4):316-317
【处方】黑蚂蚁 222g 淫羊藿 666g 枸杞子 666g 蛇床子 666g 【制法】以上4味,黑蚂蚁粉碎成粗粉,依次分别加水,乙醇各浸渍3次,每次水浸1d,乙醇浸3d,回收乙醇后,合并上清液,滤过,滤液备用。蛇床子用乙醇浸渍3次,每次3d,合并上清液,滤过,滤液备用。枸杞子加水煎煮3次,第1次2h,第2次1.5h,第3次1h,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备用。淫羊藿加水煎煮2次,每次1.5h,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备用。滤液与上述蛇床子药液合并,加乙醇使含醇量达40%,静置使沉淀,取上清液减压回收乙醇,滤过,滤液与上述黑蚂蚁、枸杞子药液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5~1.15(65℃)的清膏,喷雾干燥,加入淀粉适量,混匀,装入胶囊,制成1000粒,即得。  相似文献   
17.
桃红四物汤及其拆方不同提取工艺的镇痛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桃仁、红花、四物汤以及桃红四物汤不同提取工艺的镇痛效果。方法采用小鼠痛经模型和醋酸致痛模型,比较其痛闽值。结果在痛经模型中,红花水提上清液、红花醇提悬浮液、桃仁多糖、四物汤水提上清液、四物汤醇提物、四物汤多糖、桃红四物汤多糖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在扭体模型中,红花水提上清液、红花多糖、红花醇提悬浮液、桃仁醇提、桃仁多糖、桃仁+红花水提液、桃仁+红花醇提物、桃仁+红花多糖、四物汤醇提物、四物汤多糖、桃红四物汤水提、桃红四物汤多糖、桃红四物汤醇提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红花水提物、红花醇提物、桃仁醇提物、桃红四物汤多糖、四物汤醇提物和四物汤多糖的镇痛作用较好;其次桃红四物汤水提物、桃红四物汤醇提物、桃仁+红花醇提物、桃仁+红花多糖也有一定的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8.
生地对大鼠肺间质成纤维细胞Ⅰ、Ⅲ型胶原表达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力  唐岚  徐德生  陈琦 《中成药》2008,30(2):175-178
目的研究生地对原代分离的大鼠肺间质成纤维细胞(fibroblast,fb)Ⅰ、Ⅲ型胶原(Col Ⅰ、Col Ⅲ)表达的影响.方法生地经提取分离后得到不同部位的提取物.大鼠肺间质成纤维细胞经原代分离传代后,加入不同浓度的生地提取物及生地注射液作用72 h,采用RT-PCR的方法测定其中Ⅰ、Ⅲ型胶原的量.结果水提醇沉上清液中以低聚糖为主的部分除个别浓度外,其余浓度对col Ⅰ表达均有抑制作用,高浓度对C0l Ⅲ表达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醇沉沉淀部分2×10-2g/mL的浓度对col Ⅰ表达抑制作用明显,各浓度对Col Ⅲ表达均有抑制作用;生地注射液各浓度均对col Ⅰ的表达均有抑制作用,低浓度(5×10-3g/mL)对coI Ⅰ、Col Ⅲ表达均有明显抑制作用.结论生地中某些成分能够抑制大鼠肺间质成纤维细胞Col Ⅰ、Col Ⅲ的表达,是生地对肺纤维化起治疗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测定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外周血淋巴细胞上清液(PBLS)中细胞因子(IL-2、TNF-a、IFN-g、IL-4)水平,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病机制,机体内免疫系统失衡的机理,及上述几种细胞因子对SLE的诊断价值。方法: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淋巴细胞培养上清液(PHA刺激前后)中IL-2、TNF-α、IFN-γ及IL-4水平。结果:SLE患者淋巴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2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TNF-α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略有降低;IFN-γ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IL-4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轻度升高。结论:SLE患者体内存在Th1/Th2细胞因子的比例失衡,即产生Th1型细胞因子减低,产生Th2型细胞因子的细胞增加,Th1/Th2比例向Th2极性偏移。  相似文献   
20.
软骨细胞培养是软骨组织工程的第一环节,掌握软骨细胞培养及调控技术对软骨组织工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软骨细胞的分离培养,生物学特性及生长因子,血小板上清液,甲状腺激素等因素对软骨细胞的影响作一简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