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5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19篇
耳鼻咽喉   7篇
儿科学   7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08篇
口腔科学   48篇
临床医学   346篇
内科学   36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13篇
特种医学   54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357篇
综合类   428篇
预防医学   106篇
眼科学   12篇
药学   194篇
  1篇
中国医学   123篇
肿瘤学   16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88篇
  2013年   91篇
  2012年   126篇
  2011年   134篇
  2010年   105篇
  2009年   116篇
  2008年   117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84篇
  2005年   88篇
  2004年   81篇
  2003年   75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6 毫秒
81.
一天,苏东坡拎上几条鲜活武昌鱼看望病中的王安石。王安石将鱼蒸熟后,夹起一根鱼刺扔人清水中,以验证是否是正宗的武昌鱼。王安石向坡翁传经道:人们常说的鳊鱼一般包括鳊鱼、三角鲂和团头鲂。团头鲂就是武昌鱼,乍看它与三角鲂的外貌几乎一样,细瞧则稍有差异。武昌鱼口较宽,呈平弧形,  相似文献   
82.
目的探讨腹股沟直疝突入阴囊的可能原因及其手术修补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5年6月至2013年6月期间收治的35:3例次腹股沟直疝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53例次腹股沟直疝患者,发生疝囊突入阴囊12例次,发生率为3.4%。与未突入阴囊组比较,突入阴囊组患者的年龄大、病程长、疝环口及疝囊大,且多伴有慢性支气管炎、便秘等导致慢性腹内压增高的疾患。12例次中采用“疝环充填+平片”修补术1例次,其余11例次均采用腹膜前修补术。术后随访6~60个月,平均37个月,无复发病例。结论腹股沟直疝在少数情况下可以突入阴囊,宜选择腹膜前间隙疝无张力修补术。  相似文献   
83.
目的比较三角吻合的全腹腔镜远端胃切除术(totally laparoscopic distal gastrectomy,TLDG)与传统腹腔镜辅助下远端胃切除术(laparoseopie—assisted distal gastrectomy,LADG)的临床疗效。方法比较2013年1—6月我科32例三角吻合TLDG与32例传统腹腔外吻合的LADG临床资料。结果64例手术均获成功。LADG组1例出现吻合口漏,1例出现吻合口狭窄,吻合口相关并发症发生率6.2%(2/32)。TLDG组均未出现吻合口漏、吻合口狭窄或吻合口出血等吻合口相关并发症。三角吻合的TLDG组三角吻合耗时(30.0±12.8)min。与LADG组相比,TLDG组手术时间[(177.9±37.9)minvs.(186.7±39.1)min,t=-0.914,P=0.364]、清扫淋巴结总数[(33.4±11.8)枚VS.(31.8±12.1)枚,t=0.536,P=0.594]、进流质食时间[(3.5±1.8)d vs.(3.7±1.7)d,t=-0.457,P=0.649]均无明显差异,但住院时间[(8.2±2.4)dVS.(12.7±2.6)d,t=-7.194,P=0.000]、肛门排气时间[(2.0±1.2)dVS.(3.5±1.3)d,t=-4.796,P=0.000]明显缩短,术中出血量[中位数40ml(15~96m1)vs.中位数98ml(50~158m1),Z=-2.388,P:0.017]明显减少,且术后患者VAS评分[术后第1天:(3.04-1.2)分vs.(6.0±1.6)分,t=-8.485,P=0.000;术后第3天:(1.7±0.7)分vs.(4.2±0.8)分,t=-13.304,P=0.000]和需要的止痛剂剂量[(1.6±0.8)支vs.(3.7±2.8)支,t=-4.079,P=0.000]明显减少。结论三角吻合技术应用于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是安全可行的,近期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全腹腔镜毕Ⅰ式胃肠道重建(三角吻合)的可行性、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6月至2014年1月施行的41例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的临床资料,其中23例行全腹腔镜毕Ⅰ式胃肠道重建术(三角吻合,A组),18例行腹腔镜辅助毕Ⅰ式胃肠道重建术(B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疗效。结果:两组患者胃肠道重建时间[(24±12)min vs.(26±15)min]、术后首次进流食时间[(3.7±1.8)d vs.(3.9±2.1)d]、术后住院时间[(8.5±2.7)d vs.(8.7±2.9)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止痛药使用次数明显少于B组[(1.7±1.5)vs.(3.5±1.9),P<0.05]。术后随访3~10个月,均未发生吻合口狭窄、吻合口漏、吻合口出血等手术并发症。结论:全腹腔镜毕Ⅰ式胃肠道重建(三角吻合)是安全、可行的,近期疗效满意,远期疗效尚需进一步观察研究。  相似文献   
85.
闭孔疝是指腹腔脏器通过闭孔管向股三角突出的腹外疝,临床上罕见,占疝疾病的0.05% ~1.4%[1],临床医师对此罕见病因认识不足,误诊率较高.闭孔肠管壁疝是指肠管壁的一部分嵌顿于闭孔处,肠管未进入股三角内,在临床上更难诊断,术前确诊率低.近两年威海市文登中心医院普外科共收治2例闭孔肠管壁疝患者,术前均误诊,本文结合病例及文献作以下分析.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讨外踝骨折合并三角韧带损伤手术修复重建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例外踝骨折合并三角韧带损伤全部采用切开复位和坚强内固定,并用带线锚钉修复重建三角韧带,恢复踝关节内外侧结构的稳定性。结果全部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按疗效评定标准,本组优15例,良4例,可1例,优良率95%。结论治疗外踝骨折合并三角韧带损伤时,外踝骨折解剖复位外,对损伤的三角韧带进行重建是必要的,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87.
黑三角在上下前牙部位较为常见,不仅影响美观,并且还会引起食物残渣堆积、发音变化等功能性问题,甚至威胁牙周组织的健康。随着人们保健意识和美观要求的提高,牙周组织等软组织的美学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黑三角由多因素发病所致,本文分析国内外学者对黑三角成因的研究进展,阐述成人前牙区黑三角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以期为口腔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15):2474-2475
目的分析经胆囊后三角解剖入路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5月~2019年4月我院收治的96例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观察组经胆囊后三角解剖入路行LC术,对照组经胆囊三角解剖入路行LC术。观察两组围术期指标、炎症反应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d、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TNF-α、CRP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TNF-α、CRP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经胆囊后三角解剖入路行LC术治疗是安全、可行的,具有损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势,对机体刺激小。  相似文献   
89.
何安 《中国医学创新》2013,(25):159-160
目的:对比采用胆囊前三角与胆囊后三角入路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效果区别。方法:将280例LC患者根据有无胆囊粘连分为粘连组与无粘连组。粘连组146例患者中,75例采用胆囊前三角入路,71例采用后三角入路。无粘连组134例患者中,65例采用前三角入路,69例采用后三角入路。结果:粘连组中采用胆囊后三角入路在手术时间、出血量、中转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胆囊前三角入路患者(P〈0.05)。粘连组患者两种手术入路手术时间及出血量均高于无粘连组(P〈0.05)。两组患者中胆囊前三角入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高于后三角入路(P〈0.05)。结论:采用胆囊后三角入路可降低手术难度,避免误伤血管。  相似文献   
90.
用抗病毒佐以草药三角泡煎水外用治疗28例带状疱疹,减少被病毒损伤的皮肤细胞溶酶体内酶的漏出,从而阻止细胞内外损伤,减轻局部炎症反应,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