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7篇
  免费   83篇
  国内免费   90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6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8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40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27篇
中国医学   539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61篇
  2014年   79篇
  2013年   74篇
  2012年   94篇
  2011年   94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芍药甘草效应组分血清指纹图谱与药效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顾英  冯怡  徐德生 《中成药》2008,30(1):6-10
目的:研究芍药甘草效应组分血清指纹图谱与药效的相关性。方法:通过正交实验法,对芍药苷、甘草黄酮、甘草酸不同配伍组合的效应组分进行小鼠扭体的镇痛药理实验;并对效应组分口服后体内血清样品进行HPLC分析,获得各样品的指纹图谱;对血清指纹图谱各色谱峰面积与镇痛药理实验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各色谱峰面积与镇痛的相关系数不同。结论:为探讨复方中药的药效物质基础提供了有意义的尝试。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多伦野生芍药芍药苷含量动态变化。方法:定株、定时原产地多样本采样,用HPLC测定芍药苷含量,数据经统计分析。结果:5月(苗期)采集的多伦野生芍药芍药苷质量分数平均值最低(3.05%),8,9月(幼果期和果期)采集的含量较高(4.72%,4.58%);6~10月平均含量之间没有显著差别。野生芍药个体差异很大,当根直径范围<1 mm(0.51~0.60 cm)时,芍药苷含量变异系数可达47.17%。结论:野生芍药显蕾以后至枯萎前均可采挖,农闲采挖的现实情况是可行的。首次报告和提出野生芍药株间芍药苷含量差异很大,取样不当,植株个体差异可能影响芍药苷动态变化测定结果。  相似文献   
53.
目的:建立妇康宁中芍药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Diamonsil-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15∶85),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230nmm,柱温40℃。结果:芍药苷线性范围为0.216—1.350μg,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0.83%,RSD为1.13%。结论:本法分离好,快速、简便,可作为该产品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54.
目的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调肝和胃丸的芍药苷含量。方法采用岛津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15:85)。结果芍药苷进样量线性范围为0.222~1.332μg,r=0.9989(n=6);平均回收率为98.14%,RSD=0.66%(n=5)。结论方法简单、快速,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55.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妇炎康片中芍药苷的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C18色谱柱,流动相:乙腈-0.1%磷酸溶液,检测波长:230nm;结果芍药苷在0.208~1.040u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9.4%,RSD为1.12%;结论该方法简便、重现性好,可用于妇炎康片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56.
复方芪芍合剂的质量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建立复方芪芍合剂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应用薄层色谱法对复方芪芍合剂中黄芪、赤芍进行定性鉴别,并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复方芪芍合剂中总皂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测得复方芪芍合剂中总皂苷量平均为0.436 3 g.L-1,RSD为8.59%,加样回收率为88.32%。结论本方法专属性强,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用于复方芪芍合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57.
不同部位和不同生长年限白芍中的芍药苷含量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不同部位和不同生长年限白芍中的芍药苷含量。方法以C18化学键合硅胶柱分离芍药苷,甲醇-0.05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醋酸-异丙醇(67∶173∶4∶4)为流动相,UV检测波长为230nm进行测定。结果不同部位和不同生长年限白芍中的芍药苷含量差异较大。结论生长年限越长其芍药苷含量相对较高,根茎中的芍药苷含量比根相对高。  相似文献   
58.
59.
目的:探讨白芍炒制过程中,药物受热的均匀程度是否可控,加热程度和时间对饮片药用物质是否有影响。方法:模拟白芍炒制过程,以HPLC测定芍药苷的含量。结果:炒制过程药物出锅温度和炒时间呈明显相关,且在热源功率固定的条件下,呈较为稳定的态势;药物受热均匀程度是可控的,加热对饮片芍药苷的含量有统计影响。结论:从药物受热的均匀和受热程度角度,白芍的炒制工艺尚属可控稳定,可以通过热源功率进行控制。加热温度对饮片物质基础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60.
归芍软胶囊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郭炜  袁志芳  张兰桐 《中成药》2006,28(3):351-355
目的:建立归芍软胶囊(白芍、当归、川芎等)的质量标准。方法:用TLC对归芍软胶囊中的白芍、白术、川芎、泽泻和当归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对制剂中芍药内酯苷和芍药苷进行含量测定。色谱条件:用C18分析柱,以乙腈-0.05%冰醋酸溶液(17∶83)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30 nm,进样量为20μL。结果:薄层色谱中,供试品溶液色谱在与对照药材或对照品相应位置上出现相同颜色的斑点,阴性对照无干扰;高效液相色谱中,芍药内酯苷在0.53μg~1.06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100.3%;芍药苷在0.29μg~2.0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49%。结论:薄层色谱法呈现斑点清晰、特异性强,可用于归芍软胶囊的鉴别;高效液相色谱法简便快速、精密度高、准确度好,可用于该药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