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75篇
  免费   857篇
  国内免费   1230篇
耳鼻咽喉   12篇
儿科学   24篇
妇产科学   13篇
基础医学   414篇
口腔科学   124篇
临床医学   336篇
内科学   569篇
皮肤病学   291篇
神经病学   127篇
特种医学   468篇
外科学   163篇
综合类   1322篇
现状与发展   2篇
一般理论   1篇
预防医学   600篇
眼科学   100篇
药学   2822篇
  3篇
中国医学   2796篇
肿瘤学   175篇
  2024年   46篇
  2023年   152篇
  2022年   224篇
  2021年   386篇
  2020年   291篇
  2019年   227篇
  2018年   227篇
  2017年   322篇
  2016年   344篇
  2015年   374篇
  2014年   574篇
  2013年   721篇
  2012年   596篇
  2011年   700篇
  2010年   541篇
  2009年   489篇
  2008年   511篇
  2007年   407篇
  2006年   457篇
  2005年   376篇
  2004年   289篇
  2003年   264篇
  2002年   221篇
  2001年   215篇
  2000年   127篇
  1999年   125篇
  1998年   131篇
  1997年   102篇
  1996年   97篇
  1995年   83篇
  1994年   88篇
  1993年   78篇
  1992年   94篇
  1991年   61篇
  1990年   53篇
  1989年   48篇
  1988年   47篇
  1987年   49篇
  1986年   36篇
  1985年   35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28篇
  1982年   22篇
  1981年   18篇
  1980年   18篇
  1979年   18篇
  1978年   9篇
  1977年   8篇
  1976年   7篇
  197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杨乾方  王帆  叶婷  潘立民 《中草药》2023,54(12):4069-4081
黄芪多糖(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s,APS)是黄芪的重要活性成分之一,随着黄芪在临床上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学者对APS的提取工艺、化学结构及药理作用的研究也愈来愈深入。不同的提取工艺对APS的含量和纯度均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进而对其药理作用的发挥也会有所影响。APS具有调节免疫、抗肿瘤、降血糖、抗衰老和抗炎等药理作用。在全面查阅并梳理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APS的提取工艺、化学结构及药理作用进行综述,并对APS的研究前景进行展望,以期对APS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和研究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02.
曾维艳  陈肖  王洋  孙丰慧  代敏  蒲忠慧 《中草药》2023,54(18):6084-6091
目的 以非挥发性化学成分为指标,评价不同产地艾叶Artemisia argyi质量,为其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以指纹图谱定性,绿原酸和黄酮等多指标成分定量,结合聚类分析(hierarchical cluster analysis,HCA)、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对艾叶进行化学模式识别研究。结果 建立了20批艾叶的指纹图谱,相似度为0.739~0.983,标定了28个共有峰,指认了绿原酸、木犀草苷、圣草酚、棕矢车菊素、异泽兰黄素5个成分,含量测定表明不同产地艾叶绿原酸和黄酮成分存在显著差异;HCA分析20批艾叶为3类;PCA得到7个主成分的累积方差贡献率为86.676%;OPLS-DA分析表明绿原酸、木犀草苷、圣草酚、棕矢车菊素、异泽兰黄素可能是影响艾叶药材质量的差异标志物。结论 指纹图谱定性及多非挥发性成分定量结合化学模式识别可用于艾叶药材鉴别和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03.
积分加权法评价磷化学烧伤实验病理的意义与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积分加权法在病理组织学检查中的应用,方法:在常规病理描述基础上,采用积分加权法将病理结果予以定量,综合评价致伤后实验动物的主要脏器,结果:实验动物同等面积的磷酸烧伤各脏器积分降低,钙治疗后则显著改善,均与其它方面报道的资料一致,结论:积分加以数值使各脏器损伤程度一目了然,对不同脏器间的损伤情况有可比性,从而有助于了解主要受损脏器与总体的关系以及药物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4.
Types of chromosomal aberrations in cultures of human lymphocytes exposed to the combined action of various concentrations of thiophosphamide and dipin, with different proportions of each, were studied. The mutagens acted on the G0 stage. The range of concentrations used was from 3.17·10–5 to 22.19·10–5M. Equimolar concentrations of thiophosphamide inhibited more chromatid exchanges and fewer sister-strand (isolocus) unions than dipin, and it also induced a greater proportion of single breaks and a greater proportion of breaks in chromatid exchanges relative to the total number of chromosome breaks. Both the absolute and the relative frequencies of chromosomal aberrations depended on the concentration of the mutagens. A change in the ratio between thiophosphamide and dipin, if the total number of molecules of the two mutagens at the different concentration levels remained constant, gave rise to an effect whose level was between the effects of action of equimolar concentrations of the pure mutagens. This effect depended on the proportion of each mutagen in the combined treatment.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action of thiophosphamide and dipin is additive.Laboratory of Mutagenesis, Institute of Medical Genetics,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of the USSR, Moscow. (Presented by Academician of th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of the USSR A. V. Smol'yannikov.) Translated from Byulleten' Éksperimental'noi Biologii i Meditsiny, Vol. 85, No. 1, pp. 79–81, January, 1978.  相似文献   
105.
106.
黑布药膏系常用的院内制剂,由五倍子、蜈蚣等制成,临床疗效确切,但其药效物质基础尚未全面阐明。本研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UPLC-Q-TOF-MS/MS)对黑布药膏及其生药混合物的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分析,并探讨了制剂前后成分的差异。在电喷雾(ESI)正、负离子模式下,根据精确相对分子质量、特征碎片离子、色谱保留时间等初步鉴定出73个化合物,其中生药混合物、黑布药膏分别鉴定了57、65个化合物,包括鞣质类、酚酸类、核苷类、氨基酸类等,在制备过程中,化学结构发生变化的成分主要集中在鞣质类。结果表明,UPLC-Q-TOF-MS/MS技术可以灵敏、高效地表征黑布药膏制剂中所含的化学成分及其在制剂过程中的结构变化,为充分阐明黑布药膏药效物质基础和制剂工艺的合理性及后续制剂质量标准提升研究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07.
采用硅胶、ODS、Sephadex LH-20和制备型高效液相等色谱方法对石椒草属植物石椒草Boenninghausenia sessilicarpa全草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萃取部位进行分离纯化,同时根据化合物波谱数据对单体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从石油醚萃取部位共分离鉴定了15个香豆素类化合物,结构鉴定分别为:欧芹烯酮酚甲醚(1)、九里香素(2)、3-(1,1-二甲基烯丙基)-8-羟基-7-甲氧基香豆素(3)、花椒毒素(4)、异茴芹素(5)、状芸香素(6)、异去甲基呋喃羽叶芸香素(7)、欧前胡素(8)、珊瑚菜内脂(9)、白芷脑素(10)、白当归素(11)、新比克白芷内酯(12)、chalepin(13)、鲁望桔内酯(14)、3-(1,1-二甲基烯丙基)-花椒内酯(15)。化合物1~3、6~10和14~15均首次从石椒草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8.
In order to develop a new technique for the measurement of local cerebral blood flow (CBF), the deuterium chemical shift imaging (2H-CSI) technique, an application of in vivo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 was used for the estimation of cerebral perfusion in rabbit infarction model. The 2H chemical shift images of rabbit brain were obtained every 30 seconds before and after intravenous injection of deuterated saline. The changes in 2H NMR signal intensity documented that the cerebral perfusion in the damaged area due to infarction decreased obviously compared to that in the intact area. Thes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the 2H-CSI technique can be applied to the measurement of local CBF. The readily availability and limited toxicity of deuterated water may make possible to use this method in clinical cases.(Kito K, Arai T, Mori K, et al.: Deuterium chemical shift imaging for the estimation of cerebral perfusion in rabbit infarction model. J Anesth 7: 447–453, 1993)  相似文献   
109.
非小红细胞对血小板计数结果影响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用血液分析仪作血常规检测时由非小红细胞引起的上限区域干扰 (upperregioninterference ,URI)对血小板计数 (BPC)结果的影响。方法 :用血液分析仪作血小板参数分析 ,对出现URI报警但又不是小红细胞干扰的标本作显微镜计数 ,把两法结果作配对t检验。结果 :仪器法结果为 (6 6± 17)× 10 9/L ,而显微镜计数法为 (98± 2 0 )× 10 9/L ,两法结果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0 1) ;URI报警时除小红细胞干扰外 ,还有其他诸多因素 ;大血小板、血小板凝集块、冷球蛋白、衰老破坏的红细胞碎片等 ,其中最常见的为大血小板。结论 :对URI报警但非小红细胞干扰的BPC结果 ,一定要进行人工显微镜目测计数复检 ,否则会得到不可靠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采用介入放射学技术 ,对食管恶性狭窄的患者作食管内支架置入和化疗 ,以缓解、消除吞咽困难等症状 ,从而延长生存期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  2 3例食管恶性狭窄的患者 ,均采用食管带膜支架置入和动脉化疗 ,内支架置入后 5~ 7天行动脉化疗 ,每 4周重复一次。结果 患者临床症状明显好转 ,大部分能进普食。结论 食管内支架与动脉化疗治疗食管恶性狭窄安全、简便、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