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520篇
  免费   6319篇
  国内免费   2281篇
耳鼻咽喉   342篇
儿科学   2558篇
妇产科学   304篇
基础医学   3531篇
口腔科学   365篇
临床医学   9081篇
内科学   12736篇
皮肤病学   829篇
神经病学   1784篇
特种医学   3601篇
外国民族医学   20篇
外科学   5503篇
综合类   11429篇
现状与发展   14篇
一般理论   3篇
预防医学   3680篇
眼科学   722篇
药学   5582篇
  69篇
中国医学   3274篇
肿瘤学   6693篇
  2024年   158篇
  2023年   1198篇
  2022年   1604篇
  2021年   3428篇
  2020年   2893篇
  2019年   2279篇
  2018年   2148篇
  2017年   2264篇
  2016年   2601篇
  2015年   2559篇
  2014年   4179篇
  2013年   4880篇
  2012年   3744篇
  2011年   4056篇
  2010年   3230篇
  2009年   2886篇
  2008年   2900篇
  2007年   3025篇
  2006年   2817篇
  2005年   2666篇
  2004年   2372篇
  2003年   2274篇
  2002年   1477篇
  2001年   1352篇
  2000年   1176篇
  1999年   914篇
  1998年   850篇
  1997年   784篇
  1996年   733篇
  1995年   597篇
  1994年   499篇
  1993年   388篇
  1992年   374篇
  1991年   321篇
  1990年   241篇
  1989年   278篇
  1988年   255篇
  1987年   194篇
  1986年   188篇
  1985年   292篇
  1984年   194篇
  1983年   153篇
  1982年   153篇
  1981年   131篇
  1980年   107篇
  1979年   96篇
  1978年   62篇
  1977年   52篇
  1976年   45篇
  1975年   2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C-反应蛋白水平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影响的系统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应用Meta分析,评价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的影响.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MEDLINE(1991-2006)、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1979-2006)等.搜集CRP水平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影响非随机对照研究,逐篇评价纳入文献的质量,采用RevMan4.2版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7篇文献(外文4篇,中文3篇),涉及841例患者.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3个月以上随访截尾时间的死亡率和再发血管事件与CRP水平相关,CRP增高组发生率比CRP正常组分别高2.71和1.81倍[OR合并分别为3.71和2.81,95%CI分别为(2.40,5.73)和(1.42,5.53)]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RP测量值与缺血性脑卒中复发和死亡亦相关,在复发患者中,CRP测量值平均高于未复发者为3.52 mg/L[WMD=3.52,95%CI(-0.01,7.05)],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在死亡患者中,CRP测量值平均高于生存者为8.02 mg/L[WMD=8.02,95%CI(5.68,10.37)],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发病时CRP的水平可以初步评价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02.
103.
强心通脉灵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强心通脉灵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大鼠心室重构(VR)的干预机制。方法选择Wistar大鼠85只,随机分为强心通脉灵大剂量组(QXLmax组)12只、强心通脉灵小剂量组(QXLmin组)14只、卡托普利组11只、模型组15只和假手术组13只,采取冠状动脉结扎造成AMI模型,术后均予口服给药治疗,模型组及假手术组予以相应的生理盐水。4周后处死,放射免疫法测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计算左心室质量指数,光镜下观察心尖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采用ABC染色测TGF-β1的表达量。结果模型组及各给药组AngⅡ水平较高,各给药组较模型组有下降趋势,其中QXLmax组较卡托普利组及QXLmin组更低。模型组及各给药组SOD水平较假手术组降低,QXLmax组及QXLmin组较模型组有升高趋势,左心室质量指数模型组较假手术组显著升高,各给药组较假手术组有升高趋势,QXLmax组较QXLmin组及卡托普利组低。卡托普利组及QXLmin组健存心肌细胞周围胶原组织明显减少,QXLmax组病理改变最轻,偶有少量胶原纤维增生。TGF-β1表达QXLmax组较QXLmin组及卡托普利组低(P<0.01)。结论强心通脉灵可降低AMI后大鼠血浆AngⅡ水平,增加SOD活性,降低左心室质量指数及心肌组织TGF-β1表达,从而平稳AMI后VR的进程。  相似文献   
104.
目的:调查非放射科护理人员对医用放射线防护知识的掌握程度,并比较不同学历护理人员之间的差异,为提高临床护理人员的防护意识、制定具体防护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100名非放射科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非放射科护理人员对医用放射线防护知识缺乏,不同学历护理人员之间存在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P〈0.05)。结论:对非放射科护理人员进行放射线防护知识普及势在必行,对保护患者及护理人员自身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患者早期肾损害的机制及早期监测指标。方法对194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包括脑梗死129例,脑出血65例)及60例正常对照者同时测定血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C)和血肌酐(SCr)浓度,对其中血Cys-c浓度增高但SCr浓度正常的48例急性脑血管病肾早期损害患者用甘露醇治疗,并检测治疗前后血Cys-c浓度。结果在早期肾损害组,血Cys-c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而SCr浓度2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48例急性脑血管病肾早期损害者经甘露醇治疗后,血Cys-c浓度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01)。结论血清Cys-c测定有助于早期发现肾功能损害,治疗脑血管病的同时应注意监测肾功能。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sICAM-1)在急性肝内胆汁淤积兔模型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39只健康的新生大耳白兔随机分成4组:3个实验组(n=9)和1个空白对照组(n=12)。每个实验组分别为3个时间点处理组(24、48、72 h)。实验组采用1次灌服α-荼异硫氰酸盐(ANIT)200 mg/kg方法造成急性肝内胆汁淤积。按时分批取标本,检测其血清和胆汁中sICAM-1水平。结果实验组血清、胆汁中sICAM-1各时间点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5),其中48 h>72 h>24 h。结论sICAM-1在胆汁淤积中表达升高,与肝脏损伤程度和病程相关。  相似文献   
107.
A 73-year-old male with a history of diabetes mellitus wa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or acute renal failure. An ultrasonogram revealed bilateral hydronephrosis, which worsened despite insertion of a bladder catheter. Nephrostomy catheters were positioned bilaterally, and Candida albicans was found in the urine culture. The patient was successfully treated with intermittent direct irrigation and i.v. antifungal agent therapy. Since 1977, approximately 50 cases of fungus balls or fungal bezoars in the urinary tract have been reported, but the majority of these cases have been characterized by unilateral ureteral or bladder involvement. Herein, we report a case of acute renal failure as a result of bilateral ureteral obstruction by Candida albicans fungus balls.  相似文献   
108.
109.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胆管炎患者的手术时机和死亡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急性重症胆管炎患者的治疗及预后情况。结果:死亡2例(手术死亡及传统治疗死亡各1例)。早期大剂量短期应用糖皮质激素患者休克得到纠正率85%,明显高于未用糖皮质激素患者休克纠正率50%。结论:急性重症胆管炎患者应在出现休克和(或)精神症状之前手术,对已出现休克的患者,应先给予充分的保守治疗,待病情稳定后再手术。贻误手术时机,严重合并症如多器官功能衰竭及高龄是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