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0456篇
  免费   19336篇
  国内免费   4669篇
耳鼻咽喉   3342篇
儿科学   4229篇
妇产科学   3630篇
基础医学   19501篇
口腔科学   7258篇
临床医学   19930篇
内科学   20374篇
皮肤病学   2425篇
神经病学   16039篇
特种医学   5819篇
外国民族医学   11篇
外科学   20845篇
综合类   34170篇
现状与发展   11篇
一般理论   25篇
预防医学   28054篇
眼科学   2056篇
药学   21473篇
  331篇
中国医学   25911篇
肿瘤学   9027篇
  2024年   579篇
  2023年   4169篇
  2022年   6538篇
  2021年   10723篇
  2020年   10303篇
  2019年   11757篇
  2018年   10432篇
  2017年   9038篇
  2016年   8081篇
  2015年   7559篇
  2014年   14827篇
  2013年   15476篇
  2012年   13369篇
  2011年   14411篇
  2010年   11578篇
  2009年   10136篇
  2008年   9489篇
  2007年   9521篇
  2006年   8162篇
  2005年   6878篇
  2004年   5752篇
  2003年   5072篇
  2002年   3941篇
  2001年   3289篇
  2000年   2881篇
  1999年   2373篇
  1998年   1934篇
  1997年   1741篇
  1996年   1425篇
  1995年   1374篇
  1994年   1219篇
  1993年   1068篇
  1992年   987篇
  1991年   893篇
  1990年   784篇
  1989年   740篇
  1988年   689篇
  1987年   609篇
  1986年   565篇
  1985年   1865篇
  1984年   2122篇
  1983年   1335篇
  1982年   1763篇
  1981年   1230篇
  1980年   1040篇
  1979年   933篇
  1978年   765篇
  1977年   584篇
  1976年   726篇
  1975年   50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01.
102.
目的观察耳穴贴压联合俞募配穴针刺治疗中风后便秘(虚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中风后便秘(虚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在中风常规治疗、护理及康复训练下,治疗组采用耳穴贴压联合俞募配穴针刺,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法。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便秘症状积分、胃肠激素水平及生存质量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治疗后胃肠激素P物质(SP)水平及便秘患者生存质量量表(PAC-QOL)评分均有显著提高(P<0.01),且治疗组治疗后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后便秘症状积分、胃肠激素血管活性肠肽(VIP)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且治疗组治疗后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贴压联合俞募配穴针刺治疗中风后便秘(虚秘)具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03.
104.
目的探讨早期使用十全大补汤联合肠内营养乳剂(TP)治疗胃癌术后(气血两虚证)发生喂养不耐受(FI)的影响因素及对营养指标、中医证候积分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术后早期行十全大补汤联合TP治疗的80例胃癌术后(气血两虚)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是否出现FI分为耐受组(34例)和不耐受组(46例)。FI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并观察FI对患者营养指标、中医证候积分的影响。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术后第1天下床活动时间、开始肠内营养(EN)的时间、使用营养泵、早期灌肠与FI的发生密切相关(P <0. 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第1天下床活动时间≥2 h[OR=0. 022,P=0. 001,95%CI(0. 002,0. 223)]、使用营养泵[OR=0. 021,P=0. 000,95%CI(0. 003,0. 162)]是F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后10 d,耐受组患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升高水平优于不耐受组(P <0. 05),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低于不耐受组(P <0. 05)。结论胃癌术后(气血两虚证)患者早期给予十全大补汤联合TP治疗开始后,患者第1天下床活动时间不短于2 h、使用营养泵能有效减少FI的发生,并改善了患者的营养状态,减轻了中医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05.
106.
BackgroundData on adult sexual functioning after kidney transplantation (KTx) during childhood or adolescence are scarce.AimTo assess the long-term sexual and psychosocial quality of life after pediatric KTx.Methods29 young men (median age 27.1 years) were examined 18.7 years (median) after KTx. 56 age-matched healthy men (median age 30.0 years) served as controls.OutcomeWe studied the influence of sociodemographics, previ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 current reproductive hormonal serum levels, testicular size, and data on several validated mental and physical questionnaires on participants' Derogatis Interview for Sexual Functioning self-report scores.ResultsThe KTx recipients had significantly poorer sexual functioning than their healthy peers. KTx men had less frequent sexual activity with a partner (P = .03) and poorer orgasms (P = .002) than the controls but no erectile dysfunction (P = .5).Clinical implicationsDepressive symptoms, relationship status, and longer dialysis duration predicted poor adult sexual functioning in KTx recipients, whereas age at transplantation or at the time of the study did not.Strengths & LimitationsThis study contributes extended follow-up data to the very scarce literature on adult sexual functioning in pediatric KTx recipients. Relatively small population and low participation rate limit the comprehensive data interpretation in a population-based cohort of male KTx recipients.ConclusionSexual functioning is often impaired in young men after pediatric KTx, emphasizing the need for long-term monitoring of sexual health and sexuality as important dimensions of quality of life.Tainio J, Jahnukainen T, Jalanko H, et al. Male Sexual Function After Pediatric Kidney Transplantation—A Cross-sectional Nationwide Study. J Sex Med 2020;17:2104–2107.  相似文献   
107.
许玉华 《新中医》2020,52(1):66-70
目的:观察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西药治疗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组织的保护作用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以26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34例,2组均予西药治疗,研究组予以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治疗,2组均随访至12周。治疗前后检测2组患者的血清炎症相关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 (IL-6)、白细胞介素-8 (IL-8)]、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S-100β水平,随访评定患者治疗12周内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BI)评分。结果:治疗3周,2组hs-CRP、TNF-α、IL-6和IL-8水平均低于入院时(P<0.01);研究组各因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2组血清NSE和S-100β水平均较入院时降低(P<0.01),而VEGF水平较入院时升高(P<0.01)。研究组血清NSE和S-100β水平均低于对照组,VEGF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治疗后一时间点的NIHSS评分均低于同组治疗前一时间点(P<0.01),而2组治疗后一时间点的BI评分均高于同组治疗前一时间点水平(P<0.01)。治疗6周和12周,研究组的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而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西药治疗可以有效减轻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血管炎症反应程度、血管内皮细胞和脑组织的损伤程度,促进大脑神经细胞修复,提高患者卒中后的生活能力,防止卒中后肢体发生功能障碍,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08.
109.
嗜神经侵袭是肿瘤通过神经扩散与转移的一种独特的生物学行为,与复发、转移、预后密切相关。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普遍认识到嗜神经侵袭的临床意义。但由于头颈部肿瘤发病率相对较低,不同解剖部位、不同病理类型嗜神经发生率各不相同,故缺乏高级别的循证医学证据。目前嗜神经侵袭的病理学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也无针对神经侵犯的特异性治疗手段,因此头颈部肿瘤嗜神经侵袭的治疗对于临床医师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本文就头颈部恶性肿瘤中嗜神经侵袭的临床诊治现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0.
放疗记录与验证系统(RVS)是一套用于防止医用电子加速器等放疗设备治疗参数设置错误,并且记录所有放疗阶段执行参数的医用计算机软件控制系统。为确保患者的治疗安全,必须对记录与验证系统采取必要的质量控制措施。本指南内容涉及:RVS安装和参数设定过程中的质量控制;RVS的验收测试;RVS在临床使用过程中的持续质量控制;使用RVS过程中的典型错误类型;执行RVS验收测试的具体测试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