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810篇
  免费   21063篇
  国内免费   10952篇
耳鼻咽喉   2613篇
儿科学   6412篇
妇产科学   2210篇
基础医学   36542篇
口腔科学   6641篇
临床医学   17671篇
内科学   31208篇
皮肤病学   5005篇
神经病学   12142篇
特种医学   5127篇
外国民族医学   125篇
外科学   36203篇
综合类   33248篇
现状与发展   56篇
一般理论   4篇
预防医学   5236篇
眼科学   4711篇
药学   14972篇
  37篇
中国医学   5669篇
肿瘤学   28993篇
  2024年   290篇
  2023年   2998篇
  2022年   3988篇
  2021年   7851篇
  2020年   7269篇
  2019年   7141篇
  2018年   7368篇
  2017年   7746篇
  2016年   8082篇
  2015年   8983篇
  2014年   13538篇
  2013年   15006篇
  2012年   12523篇
  2011年   14298篇
  2010年   12168篇
  2009年   11788篇
  2008年   12228篇
  2007年   12528篇
  2006年   11698篇
  2005年   10613篇
  2004年   9142篇
  2003年   7790篇
  2002年   6342篇
  2001年   5397篇
  2000年   4512篇
  1999年   3911篇
  1998年   3690篇
  1997年   3340篇
  1996年   3019篇
  1995年   2607篇
  1994年   2424篇
  1993年   1877篇
  1992年   1689篇
  1991年   1492篇
  1990年   1130篇
  1989年   1066篇
  1988年   999篇
  1987年   774篇
  1986年   706篇
  1985年   922篇
  1984年   799篇
  1983年   541篇
  1982年   608篇
  1981年   484篇
  1980年   420篇
  1979年   301篇
  1978年   223篇
  1977年   176篇
  1976年   134篇
  1975年   5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论模块化医院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巽明 《医疗卫生装备》2003,24(1):22-23,26
随着模块化技术的形成和集装箱运输的发展,国外在医院船的建造中模块化技术得到应用,并发挥了快捷经济的效果,船用医疗模块系统装备(医疗集装箱组)加载在集装箱运输船上,即组建模块化医院船,是战时征用民船转换为医院船的理想途径,具有极大的军事,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治疗放创性全厚皮肤缺损创面的方法及效果. 方法贵州小香猪8只,每只背部脊柱两侧均有放创性全层皮肤缺损圆形创面(Ф3.67cm)各3个,共48个创面.将经处理的人羊膜(human amniotic mambrane, HAM)分别负载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s)和表皮细胞,移植到其左侧24个创面作为实验组(A组);以单纯无种植细胞的HAM敷盖其右侧前16个创面(B组);以单纯油纱布敷盖其右侧后8个创面(C组).B、C作为对照组.观察移植后1~3周内各组创面愈合、肉芽组织生长及上皮化等情况,并进行创面组织HE染色及vWF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用图像分析法测算各组各时间点创面平均面积(cm2),并计算其愈合百分率. 结果 C组于伤后 22~23天愈合,B组于伤后19~21天愈合;A组于伤后15~17天愈合,较B、C组分别提前6~7天和5~6天,愈合质量好.移植15~17天,A组与B、C组创面平均残留面积及愈合面积百分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A组创面的新生上皮已完全覆盖整个创面,肉芽组织生长旺盛,肉芽组织中vWF、成纤维细胞和毛细血管含量丰富,可见胶原沉积;B、C组创面仍见许多炎性细胞浸润,肉芽组织中vWF、成纤维细胞和毛细血管含量少,胶原沉积不明显. 结论 HAM负载自体MSCs和表皮细胞植入对放创性全厚皮肤缺损创面有较好的促愈合作用,愈合质量较高.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15(IL-15)在心脏移植排斥反应中的表达及其与排斥反应的关系。方法 采用小鼠颈部心脏移植模型,随机分为2组:同基因移植组,供、受体均为C57BL/6小鼠;异基因移植组,供、受体分别为BALB/C、C57BL/6小鼠。以pactin作内参照,分别于术后第1、3、5、7天取移植心脏,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观察IL-15的表达情况。结果 随着术后天数的增加,异基因移植组IL-15表达逐渐升高,第5天达高峰(与同基因移植组相比,P〈0.01)。结论 IL-15的表达与心脏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作为心脏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监测指标,对急性排斥反应的早期诊断和移植物的预后估计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94.
目的 观察人参皂甙Rg1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脑组织神经干细胞增殖的影响,探讨其在脑保护及抗衰老作用中的可能机制.方法 取成年雄性Wistar大鼠,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采用脉冲标记法,经腹腔注射5′-溴脱氧尿苷(BrdU)标记处于增殖状态的神经干细胞,用免疫组织化学单标及双标免疫荧光技术观察人参皂甙Rg1对局灶性脑缺血后BrdU和巢蛋白(nestin)的免疫活性及nestin/BrdU双标阳性细胞的影响,镜下观察脑内神经干细胞的分布,并计数行定量分析.结果 局灶性脑缺血后大鼠室管膜下区及海马齿状回有nestin、BrdU及nestin/BrdU双标免疫阳性细胞分布.应用人参皂甙Rg1后,上述各部位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多,与缺血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人参皂甙Rg1具有促使神经干细胞增殖的能力,这可能是其神经保护及抗衰老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95.
脑干梗死的MRI和MRA征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脑干梗死的MRI和MRA征象特点。方法:搜集我院1998年~2002年49例经MRI和MRA检查并经临床治疗证实的脑干梗死病例,其中21例行Gd-DTPA增强扫描,对比临床症状进行分析。结果:中脑梗死11例,桥脑梗死32例,延髓梗死6例。病灶直径以6~15mm为主,病灶形态主要因为不规则斑片状。病灶信号为长T1、长T2信号,行Gd—DTPA增强扫描,大部分呈斑片状或环状强化。MRA检查异常发现主要为椎动脉、基底动脉的狭窄或闭塞,基底动脉纡曲扩张。结论:脑干梗死主要因为椎-基底动脉异常,病灶部位可提示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探讨N -乙酰半胱氨酸 (NAC)治疗不同病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的疗效。方法  49例稳定期、急性发作期COPD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 (2 5例 )和对照组 (2 4例 ) ,观察组除给予常规治疗外 ,加用NAC(每次 2 0 0mg ,3/d ,连用 2个月 ) ;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治疗前后观察所有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程度。结果 治疗前后比较 ,观察组稳定期、急性发作期DNA损伤明显降低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对照组稳定期DNA损伤程度亦有一定程度的改善 ,但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急性发作期DNA损伤程度降低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结论 COPD患者体内存在氧化 -抗氧化失衡 ,抗氧化治疗可降低COPD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程度 ,急性发作期出现氧化应激。  相似文献   
997.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多巴胺神经元分化的体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MSC)向神经元和多巴胺神经元分化的潜能。方法分离和纯化hMSCs;在体外以WHI-P131预处理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预诱导后,全反式维甲酸和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联合诱导hMSCs向神经元和多巴胺神经元分化。光镜下观察其分化过程中hMSCs的形态变化,免疫组化检测诱导前后细胞是否表达神经元和多巴胺能神经元标志蛋白。结果诱导后的hMSCs能分化成为具有典型神经元形态的细胞,并明显表达抗人神经巢蛋白(nestin)[(54.2±3.7)%]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77.0±5.7)%],低表达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8.8±2.4)%];对照组细胞这些表达均为阴性;而且相当部分hMSCs表达酪氨酸羟化酶(TH)[(36.5±15.8)%]和多巴胺转运体(DAT)[(26.0±14.2)%]。结论在适当条件下,hMSCs可分化成为神经元样细胞和多巴胺神经元样细胞。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己酮可可碱(PTX)对大鼠睾丸扭转复位后生精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成3组,每组8只,建立睾丸扭转动物模型。第Ⅰ组为假手术组(扭转720°后立即复位),第Ⅱ、Ⅲ组扭转720°2 h,于复位前15 m in分别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和PTX,术后24 h留取手术侧睾丸。应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各组生精细胞凋亡和各级生精细胞计数,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丙二醛(MDA)含量,化学比色法测定组织内总抗氧化能力(T-AOC)。结果:第Ⅲ组应用PTX后与第Ⅱ组相比,生精细胞凋亡明显减少(399.50±33.31vs1221.75±132.48,P<0.01),单倍体和四倍体细胞群计数显著增多(5554.13±441.28vs4102.35±206.98;1906.00±200.72vs1711.63±144.55,P均<0.01;),T-AOC明显回升(32.52±2.86vs22.76±3.73,P<0.01),MDA含量下降(1.78±0.20vs3.98±0.36,P<0.01),其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己酮可可碱对睾丸扭转复位后的生精功能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99.
2001年1月~2004年12月,我院对12例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行有限手术结合单臂外固定支架治疗,疗效满意。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12例,男4例,女8例,年龄28~72岁。左侧3例,右侧9例。致伤原因:滑跌伤7例,交通伤3例,坠落伤2例。按AO分类:C2型4例,C3型8例。见图1。1.2手术方法12  相似文献   
1000.
VEGF基因体外转染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岩  易成刚  郭树忠  刘丹  黄博  夏炜  潘华  隋继强 《中国美容医学》2006,15(9):998-1001,i0002
目的:探讨脂质体介导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基因转染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应用于基因治疗的可行性、安全性。方法:体外分离、培养、鉴定MSCs,PcDNA3.1(-)/VEGF165质粒转染MSCs,转染后用免疫荧光和ELISA检测MSCs表达VEGF蛋白的情况,MTT检测MSCs对VEGF质粒转染的敏感性。结果:骨髓中分离得到MSCs,流式细胞检测显示MSCs不表达CD34和CD45,但表达CD90。透射电镜观察可见细胞浆中含大量粗面内质网和分泌颗粒。VEGF基因转染MSCs后第5天抗VEGF免疫荧光染色约90%的MSCs呈阳性,ELISA检测结果显示PcDNA3.1(-)/VEGF165质粒转染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VEGF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于转染后第5天达到峰值。MTT检测结果显示VEGF质粒转染对MSCs增殖无影响。结论:MSC可作为VEGF基因转染的靶细胞用于基因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