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711篇
  免费   5084篇
  国内免费   625篇
耳鼻咽喉   184篇
儿科学   582篇
妇产科学   450篇
基础医学   1717篇
口腔科学   766篇
临床医学   7990篇
内科学   2697篇
皮肤病学   182篇
神经病学   1490篇
特种医学   697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4210篇
综合类   4881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一般理论   23篇
预防医学   8507篇
眼科学   223篇
药学   2977篇
  69篇
中国医学   3765篇
肿瘤学   1008篇
  2024年   156篇
  2023年   1054篇
  2022年   1307篇
  2021年   2107篇
  2020年   2302篇
  2019年   2067篇
  2018年   1920篇
  2017年   1968篇
  2016年   1759篇
  2015年   1667篇
  2014年   2786篇
  2013年   3322篇
  2012年   2311篇
  2011年   2574篇
  2010年   1996篇
  2009年   1741篇
  2008年   1813篇
  2007年   1676篇
  2006年   1494篇
  2005年   1109篇
  2004年   899篇
  2003年   859篇
  2002年   598篇
  2001年   528篇
  2000年   464篇
  1999年   334篇
  1998年   287篇
  1997年   234篇
  1996年   210篇
  1995年   152篇
  1994年   103篇
  1993年   94篇
  1992年   63篇
  1991年   57篇
  1990年   63篇
  1989年   40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36篇
  1984年   24篇
  1983年   19篇
  1982年   19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22篇
  1979年   27篇
  1978年   20篇
  1977年   20篇
  1975年   11篇
  1974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42.
43.
44.
45.
中药复方是由2味或2味以上中药遵循中医理论组合而成的方剂。多味中药在合适的剂量配比之下,协同发挥作用,实现中医的整体调节治疗。研究中药复方的配伍对推动中药现代化发展、新药开发以及临床应用有着重要意义。近年来,研究者们在传统的"七情和合"与"君臣佐使"的基础上,运用新技术和新方法对中药复方的成分、药效活性和药代动力学性质等进行了研究,从不同角度探讨了中药复方配伍的科学内涵。同时,多种数理方法和模型的建立、网络药理学和数据挖掘方法的发展与应用,也对中药复方配伍研究提供了很大帮助。研究方法的发展虽促进了中药复方配伍的科学研究,但还需进一步建立适合中药复方配伍复杂关系的研究方法,以阐明中药复方及其成分/组分配伍的内在规律,进而构建新的现代中药复方,这也是目前中药复方配伍研究的重点任务。  相似文献   
46.
目的本研究以护理结局分类(NOC)为基础,筛选符合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相关护理结局,由此构建具有专科专病特点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护理结局评价表。方法成立研究核心小组,应用文献回顾法、专家函询法确定护理结局分类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最终建立慢性心力衰竭护理结局分类评价表。结果通过研究,确定慢性心力衰竭护理结局中包含4个领域、8个一级指标、68个二级指标。4个领域分别是生理健康、功能健康、健康知识和行为、心理社会健康。一级指标中包含心脏泵血功能、活动耐力、社会支持、抑郁水平等。二级指标中包含心脏指数、血压、呼吸困难、情绪波动大、步行距离、步行速度等68个指标。统计学分析中:第一、二轮函询专家的积极系数分别为90%、100%,专家权威系数为0.895,专家意见协调程度(P<0.05)。结论本研究成功建立慢性心力衰竭护理结局分类评价表,有助于临床护士用于评价护理措施的有效性,也使其成为一种标准化语言,便于应用到护理电子信息系统中进行绩效测算等。但是本研究不足之处是未能将该研究进行临床实证,未能进一步确认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47.
48.
49.

Objective

To discover the experiences of end-of-life patients attended by the emergency services, through the discourse of the family caregivers who accompanied the family member in this care transit.

Method

A qualitative approach study, based on the paradigm of hermeneutical phenomenology. In total, 81 family caregivers participated. The techniques used were the in-depth interview and the discussion group, with a total of 5 discussion groups and 41 interviews. The period of data collection was carried out between January 2013 and June 2014.

Results

In the network of discourses obtained with respect to “Urgent Care”, all the codes were grouped in relation to a single argumentative line: deficiencies in urgent care. Among them, we found different dimensions that are established depending on the different times of care, or the different determinant aspects of these deficiencies: disorganization of the care received, lack of experience of the professionals in emergencies, application of general protocols in the emergency services, inadequate care in the treatment received, delays in emergency care.

Conclusions

In general, we highlight the dissatisfaction of the family members with respect to the care received from the emergency services. The needs of these types of situation are not covered from these services and are of low quality.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reorient the care protocols for these patients.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