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675篇
  免费   5928篇
  国内免费   5648篇
耳鼻咽喉   678篇
儿科学   1021篇
妇产科学   1114篇
基础医学   8224篇
口腔科学   953篇
临床医学   13727篇
内科学   10384篇
皮肤病学   1351篇
神经病学   2856篇
特种医学   2926篇
外国民族医学   79篇
外科学   4884篇
综合类   33379篇
预防医学   13027篇
眼科学   992篇
药学   15593篇
  156篇
中国医学   8109篇
肿瘤学   5798篇
  2024年   763篇
  2023年   2709篇
  2022年   2409篇
  2021年   2922篇
  2020年   2742篇
  2019年   2523篇
  2018年   1374篇
  2017年   2198篇
  2016年   2675篇
  2015年   3333篇
  2014年   5048篇
  2013年   5103篇
  2012年   6656篇
  2011年   7305篇
  2010年   6512篇
  2009年   6327篇
  2008年   8852篇
  2007年   7313篇
  2006年   6361篇
  2005年   6952篇
  2004年   5321篇
  2003年   4362篇
  2002年   3829篇
  2001年   3581篇
  2000年   2871篇
  1999年   2472篇
  1998年   2191篇
  1997年   1919篇
  1996年   1725篇
  1995年   1509篇
  1994年   1344篇
  1993年   881篇
  1992年   770篇
  1991年   633篇
  1990年   578篇
  1989年   498篇
  1988年   216篇
  1987年   162篇
  1986年   122篇
  1985年   97篇
  1984年   42篇
  1983年   19篇
  1982年   2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研究吗啡依赖和戒断时大鼠杏仁核中神经甾体和氨基酸递质水平的变化。方法连续7天给予大鼠盐酸吗啡建立吗啡依赖模型。使用纳洛酮(2mg/kg)催促戒断,观察戒断症状并进行评分。将大鼠断头处死后,剥离大脑并分离出杏仁核,用液-液萃取和固相萃取法提取游离型和结合型神经甾体。神经甾体(包括脱氢表雄酮、孕烯醇酮、别孕烯醇酮、脱氢表雄酮硫酸酯和孕烯醇酮硫酸酯)的含量使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甘氨酸、谷氨酸和γ-氨基丁酸的含量采用柱前OPA衍生-电化学检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结果与盐水对照组相比,吗啡依赖大鼠杏仁核中的脱氢表雄酮水平降低33 %(P<0·01)。与戒断对照组比较,吗啡戒断大鼠杏仁核中的孕烯醇酮和别孕烯醇酮水平分别升高45 %和42 %(P<0·05) ,γ-氨基丁酸水平降低18 %(P<0·01)。与吗啡依赖组比较,吗啡戒断组大鼠杏仁核中的孕烯醇酮和孕烯醇酮硫酸酯水平分别升高60 %和40 %(P<0·05) ,甘氨酸水平降低14 %(P<0·05)。结论吗啡依赖大鼠杏仁核中的脱氢表雄酮可能参与吗啡依赖的形成而与吗啡戒断症状的表达无关。其他神经甾体(包括孕烯醇酮、别孕烯醇酮和孕烯醇酮硫酸酯)则可能参与吗啡的戒断而与依赖的形成无关。纳洛酮催促戒断时,大鼠杏仁核中抑制性氨基酸递质的合成和释放受到抑制。表明大鼠杏仁核中的各种神经甾体和氨基酸递质在吗啡依赖和戒断时发生了不同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2.
进入后基因组学时代,对基因组学及其功能有了进一步认识,表遗传学成了研究基因表达调控的关键领域,近年来进展迅速,本文就其若干新进展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103.
细胞凋亡与冠心病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细胞凋亡是不同于细胞坏死的细胞自我解体的过程,心肌细胞凋亡常见于冠心病,细胞凋亡的信号通路有两种途径:死亡受体和线粒体扩大。凋亡由促凋亡和抗凋亡刺激因素、细胞内凋亡信号激活剂和抑制剂所调节。心肌细胞凋亡的治疗靶标为抑制促凋亡因素、破坏凋亡途径、抑制缺血,再灌注损伤、提高心肌细胞内源性保护机制和瓦解凋亡信号。  相似文献   
104.
肌松拮抗在麻醉恢复过程中是很关键的环节,目前常用的方法是应用M受体阻断药阿托品和抗胆碱酯酶药新斯的明配伍,以防止新斯的明的心动过缓效应并有效地发挥后者的肌松拮抗作用。盐酸戊乙奎醚(长托宁)能选择性作用于M1和M3受体,而对主要分布于心脏神经突触前膜的M2受体无明显作用,与阿托品相比,对心血管系统干扰轻微,具有保护HR的双向调节机制[1]。本研究通过观察盐酸戊乙奎醚与阿托品分别和新斯的明配伍用于肌松拮抗时对肌松恢复、血液动力学、瞳孔大小等的影响,以期为在临床中新斯的明拮抗肌松时提供更好的配伍用药提供参考。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05.
《西部医学》2006,18(4):I0004-I0004
农科区人民医院位于美丽富饶的掊江河东岸,现有职172人.其中具有大中专以上学历者60余名,分别来自华西医大、三军医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泸州医学院、川北医学院、绵阳医科学校。医院设置床位60张,科室30余个,拥有中高档设备20余台件,救护车两部。医院占地面积16亩.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医院下设一体化管理的社区门诊部5个,共同担负全区2万余人民及区内数十个企事业单位员工的医疗卫生、预防保健任务。年门诊6.5万人次,年住院3000人次。  相似文献   
106.
了解小颗粒致密低密度脂蛋白中抗氧化维生素含量、氧化特性 ,探讨其对血管内皮细胞脂质过氧化的影响。采用二次密度梯度超速离心的方法分离制备小颗粒致密低密度脂蛋白 ,高压液相色谱测定其抗氧化物质维生素A、E和 β 胡萝卜素 ;连续监测小颗粒致密低密度脂蛋白在 2 34nm的吸光度以测定其氧化敏感曲线 ;在血管内皮培养液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小颗粒致密低密度脂蛋白 ,培养后测定培养液丙二醛的浓度。实验成功分离小颗粒致密低密度脂蛋白 ,与大而轻低密度脂蛋白相比 ,维生素A、E和 β 胡萝卜素等抗氧化物质及总抗氧化能力明显减少 ,只有大而轻低密度脂蛋白的 6 5 %、39%和 2 4 % ,故小颗粒致密低密度脂蛋白氧化的延迟时间只有大而轻低密度脂蛋白的 37.5 % ,但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质值及氧化速率分别是大而轻低密度脂蛋白的 1 .7倍和 1 .2 8倍 ;培养液中丙二醛含量随加入脂蛋白的浓度和作用时间而增高 ,2 4h时小颗粒致密低密度脂蛋白 5 0mg组、1 0 0mg组、1 5 0mg组与相同剂量大而轻低密度脂蛋白组比较丙二醛显著增高 (P <0 .0 5 )。上述结果提示 :小颗粒致密低密度脂蛋白中抗氧化物质及抗氧化能力下降 ,氧化敏感性增高 ,并促进内皮细胞过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107.
拜读“风湿性关节炎———一个值得磋商的病名”(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2 0 0 3,7:6 0 )一文 ,颇有同感。不知有多少关节痛的病人被误诊为“风湿性关节炎”而遭误治 !对“天气变化十分敏感”的关节炎不是风湿热的特征性表现的观点 ,亦非常赞同 ,但对“与天气变化较密切的关节炎多是骨关节炎”这一观点 ,说点粗浅看法。临床上 ,我们发现大量关节痛病人多有长居寒冷地、冷库工人、长期驾驶摩托车等受风寒史 ,每次关节痛发作与天气变化 (主要是阴冷下雨 )有密切关系 ,临床检查关节红肿不明显 ,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缺乏特异性改变 ,而且发病年龄作者…  相似文献   
108.
氯氮平做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于70年代上市后由于其锥外系副作用相对传统抗精神病药物小,对阴性、阳性症状都有效,得到广泛应用.随着临床应用,其副作用也逐渐显示出来,特别是致命的粒细胞缺乏症,严重限制了其临床的应用,新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出现及临床广泛应用,氯氮平已被列为二线抗精神病药物.但在农村由于经济水平所限,仍占很大比例,现对我院近年来氯氮平所致已机化的炎性组织再次感染三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9.
心跳骤停后的亚低温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海放  曹钰 《华西医学》2006,21(3):639-640
随着全球对心肺复苏认识的逐渐加深,人们对基础心肺复苏技术的掌握,心跳骤停患者自主循环恢复的成功率也越来越高,而高级生命支持和持续生命支持也就受到了更多的重视,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恢复被认为是持续生命支持的核心。在中枢神经系统复苏尤其是脑复苏中,低温治疗已经逐渐成  相似文献   
110.
为了解永川市综合医院消毒工作质量,强化消毒工作,进一步提高医护质量和医疗卫生单位消毒灭菌质量,于1996~2004年对8所综合医院消毒工作进行了连续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