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69篇
  免费   803篇
  国内免费   990篇
耳鼻咽喉   291篇
儿科学   407篇
妇产科学   126篇
基础医学   1303篇
口腔科学   107篇
临床医学   1289篇
内科学   1233篇
皮肤病学   353篇
神经病学   360篇
特种医学   260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352篇
综合类   2820篇
预防医学   727篇
眼科学   248篇
药学   785篇
  37篇
中国医学   139篇
肿瘤学   1421篇
  2024年   93篇
  2023年   374篇
  2022年   348篇
  2021年   379篇
  2020年   354篇
  2019年   333篇
  2018年   179篇
  2017年   265篇
  2016年   327篇
  2015年   311篇
  2014年   453篇
  2013年   449篇
  2012年   625篇
  2011年   716篇
  2010年   678篇
  2009年   617篇
  2008年   761篇
  2007年   672篇
  2006年   654篇
  2005年   692篇
  2004年   475篇
  2003年   386篇
  2002年   341篇
  2001年   295篇
  2000年   248篇
  1999年   252篇
  1998年   178篇
  1997年   213篇
  1996年   137篇
  1995年   135篇
  1994年   84篇
  1993年   76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42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毛细管电泳技术快速检测p53基因点突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利用毛细管电泳技术快速检测p53基因点突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毛细管电泳作SSCP分析,检测20例结肠癌肿瘤标本p53基因第7外显子PCR扩增产物,并与传统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结果进行比较,最后用DNA序列测定判断其准确性。结果:20例结肠癌标本中,毛细管电泳技术检测出5例标本(Ca4,Ca6,Ca7,Ca8,Ca14)有突变,而凝胶电泳结合银染技术仅检出4例标本(Ca4,Ca6,Ca7,Cal4)有突变,测序证实经毛细管电泳所检出的5例标本均存在点突变。结论:对于PCR产物的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毛细管电泳技术是一种更加快速、简便、敏感的方法,可应用于临床筛查基因点突变。  相似文献   
82.
48例非霍奇金淋巴瘤中的p53基因突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ABC和PCR-SSCP法在48例NHL中研究p53基因外显子5~8中发生突变的类型、频率与突变型p53蛋白的表达以及它们与病理分型、恶性程度的相关性。结果:突变型p53蛋白在NHL中的阳性率为41.7%,其中在弥漫型大细胞性淋巴瘤(DLCL)为75%,在非DLCL为35%,两者差异显著(P<0.05);在p53蛋白表达阳性的NHL中PCRSSCP阳性主要见于DLCL,检出率为15%,在非DLCL中PCR-SSCP均为阴性(P<0.05)。表明国人NHL,尤其在恶性程度很高的DLCL中存在p53基因突变,各型NHL都有不同程度的突变型p53蛋白表达  相似文献   
83.
P53基因是一种重要的抑癌基因,它的突变和异常表达,与癌细胞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应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了58例乳腺癌石蜡标本中P53表达状况。结果表明:P53基因异常表达为39.7%(23/58)。并与肿瘤的分化程度、区域淋巴结转移和性激素受体有明显相关性,与乳腺癌患者术后五年生存率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84.
化学物对CM891菌株正向突变和回复突变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讨肝豆状核变性(Hepatolenticular Degeneration,HLD)患者ATP7B基因Arg778Leu突变型与临床表现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PCR和DNA测序技术检测91例HLD患者ATPTB基因8号外显子Arg778Leu突变,将91例患者分为纯合突变组、杂合突变组和无突变组,并与临床表现(性别、起病年龄、临床表型)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在91例HLD患者中检出26例Arg778Leu纯合子和40例杂合子,其余25例无此突变。患者性别、起病年龄、临床表型与该突变型均无相关性。结论:Arg778Leu突变与患者性别、起病年龄及临床表型无关。  相似文献   
86.
据医学空间网3月24日报道(原载Hepatology 2005 Mar;41(3):626—33),HIV-1 的G至A超突变受到一种脱氨酶APOBEC3G的诱导,并与宿主的抗病毒防御机制有关。此酶能通过一种未知的机制来减少HIV-1的复制,同时发现这种酶也能减少乙肝病毒的产生,但其发生作用的机制亦未十分明确。用常规的分析方法很难发现HBV的超突变。  相似文献   
87.
改变引物3‘端检测HBV前C区点突变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相似文献   
88.
正常血钾型周期性麻痹SCN4A基因新突变的检测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报道正常血钾型周期性麻痹 (normoPP)一家系的临床特点 ,并筛查SCN4A基因以期发现有义突变。方法 提取知情同意的患者及部分家属外周血基因组DNA ,应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DHPLC)技术筛查患者SCN4A基因全部 2 4个外显子 ,对发现异常者进行测序分析。结果先证者常规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 ,发作期肌酸激酶 (CK) 112 6U/L(正常值 <2 0 0U/L) ,肌电图正常。发作间期行肌肉活检未见显著异常。基因研究发现先证者及其父亲 (患者 )SCN4A基因发生同一新突变G2 10 1A ,并引起氨基酸序列改变Arg6 75Gln。该突变不同于目前发现的明确导致高钾型周期性麻痹(hyperPP)的突变 ,也不同于已知的SCN4A基因所有突变。结论 normoPP患者存在一新突变Arg6 75Gln ,该突变可能与疾病相关。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卵巢高刺激综合征发生与促卵泡素受体(FSH-R)的关系。方法基因测序和功能检测,即从周边白细胞中提取DNA,FSH-R基因外显子及内合子的基因,用点突变的方法将突变的FSH-R基因引入一表达质粒(PSVL),引入的突变基因再次用测序的方法核实。结果基因测序显示第10外显子的第567位密码子的第一个碱基对的腺苷酸(A)替代鸟苷酸(G)。这点突变导致蛋白序列的天冬酰氨替代天冬氨酸,从而破坏了T6P451的酶切位点。结论卵泡素受体(FSH-R)的异常刺激是卵巢高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发展的一个基本因素,医源性卵巢高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可能与促卵泡素受体(FSH-R)突变有关。  相似文献   
90.
山梨酸,其化学名为2,4—己二烯酸,分子式为C_6H_8O_2,分子量为112.13。难溶于水,易溶于酸、醇等有机溶剂,为无色或白色结晶性粉末,无味,稍有特殊气味,对细菌和霉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与灭活作用。加入食品中不改变食品的性状,食品成份对其抑菌与杀菌能力没有影响。无生理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