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43篇
  免费   328篇
  国内免费   257篇
耳鼻咽喉   1326篇
儿科学   12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160篇
口腔科学   29篇
临床医学   1224篇
内科学   130篇
皮肤病学   11篇
神经病学   45篇
特种医学   359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168篇
综合类   2820篇
预防医学   507篇
眼科学   684篇
药学   1295篇
  6篇
中国医学   494篇
肿瘤学   249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122篇
  2022年   116篇
  2021年   151篇
  2020年   161篇
  2019年   154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150篇
  2016年   193篇
  2015年   207篇
  2014年   469篇
  2013年   462篇
  2012年   577篇
  2011年   606篇
  2010年   524篇
  2009年   513篇
  2008年   584篇
  2007年   596篇
  2006年   561篇
  2005年   589篇
  2004年   495篇
  2003年   483篇
  2002年   363篇
  2001年   253篇
  2000年   172篇
  1999年   150篇
  1998年   135篇
  1997年   133篇
  1996年   101篇
  1995年   111篇
  1994年   100篇
  1993年   54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我科近 3年来对 68例鼻出血患者 ,应用微波、鼻腔填塞、三氯醋酸烧灼三种方法治疗 ,对此进行了详细观察比较 ,认为微波治疗有止血效果好 ,复发率低 ,痛苦相对较轻 ,易被患者接受的优点。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68例患者中 ,男 41例 ,女 2 7例 ,年龄 14~ 5 1岁 ,病史最长 5年。出血部位 :鼻中隔黎氏区 64例 ,下鼻甲、中鼻甲前端 4例。全部病例出血、凝血时间和血小板计数均正常。随访 1年以上者 45例 ,微波治疗 2 0例无 1例复发。鼻腔填塞 14例 ,有 5例再出血 1~ 2次 ,三氯醋酸烧灼 11例有1例再出血一次 ,均改用微波治疗。1 2 治疗方…  相似文献   
992.
患者女,36岁。因进行性鼻塞10余年,伴右眼突出、眼胀、眼痛8年入院。查体:右侧鼻腔巨大新生物,质硬,表面被覆正常黏膜。鼻咽部可见肿物,自右侧鼻腔后部突出,表面光滑。鼻中隔受压向左偏移达左下鼻甲。电子鼻腔镜:右侧鼻腔巨大肿物,表面黏膜正常,与鼻中隔有一狭窄缝隙(图1A,1B)。副鼻窦CT冠状、轴位:右侧筛窦及右侧鼻腔显示类圆形肿块,以筛窦为中心,大小约6.0mm×5.4cm×5·2cm,筛窦正常骨结构消失,边缘清楚,密度不均,CT值11~665HU。肿块向上达前颅底,向右后侧凸入右眼眶致眼内容物受压外凸,向内侧推压鼻中隔左移,向外侧凸致右上颌窦腔受…  相似文献   
993.
邓灵锟  黄孝贵 《华夏医学》2002,15(4):532-532
慢性泪囊炎是眼科的常见多发病 ,在广大农村尤为多见 ,且必需手术治疗。目前普遍采用的手术方法仍然是改良型的泪囊鼻腔吻合术 ,其手术操作较为复杂 ,需要在泪囊窝咬骨开窗作双“] [”形粘膜瓣进行吻合 ,废弃原有的鼻泪管通道 ,另辟旁路引流以达到手术目的。我院自 1 990年开始采用上述方法 ,并就其粘膜瓣进行改进 ,采用双“] [”形粘膜瓣和单“] [”形粘膜瓣两种吻合方法。 1 991~ 1 999年我院对 1 32例慢性泪囊炎的泪囊鼻腔吻合术患者 ,分别采用上述两种粘膜瓣吻合术治疗 ,在其手术及术后进行对比性临床分析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相似文献   
994.
经上颌窦及鼻腔联合手术根治多发性鼻息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经上颌窦及鼻腔联合径路手术治疗30例40侧多发性鼻息肉,其中复发性鼻息肉14例。术中发现全部患者存在慢性筛窦炎、上颌窦炎;合并蝶窦炎13例,额窦炎4例。术中在彻底清除鼻窦病变、摘除息肉后,从上颌窦自然开口处向前切除钩突及中鼻道膜性组织,形成上颌窦向鼻腔的开窗。经过1~6年观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进一步探讨影响鼻内窥镜手术疗效的因素。方法 我科自1996年以来共行鼻内窥镜鼻腔鼻窦手术1080例,全部患者术前术后均行T扫描,术中全部采用局部麻醉。手术均采用MesSerklinger术式。结果 临床治愈率为93.15%,好转5.74%,无效1.11%。结论 应用鼻内窥镜行鼻腔鼻窦手术时,手术适应证的选择尤为重要,既往曾多次接受过鼻部手术、且出血较多。CT示筛窦骨质增生明显。血压偏高有出血倾向者应选择其他手术方法。同时术中麻醉方法及效果、钩突切除是否彻底、窦口中隔和中甲的处理是否得当,加之手术经验技巧等均可直接或间接影响鼻内窥镜手术的疗效。  相似文献   
996.
慢性泪囊炎为眼科常见病,其治疗原则是解除阻塞,消除感染,重新建立鼻内引流通道主要采用经鼻外内眦部行泪囊鼻腔吻合。近年来,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泪囊炎已较普及,传统的经鼻外径路泪囊鼻腔吻合逐渐被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所取代。2002年10月以来,我院采用  相似文献   
997.
谢丹 《中国厂矿医学》2003,16(3):221-222
鼻内窥镜手术中鼻甲处理一直存在争议,如何妥善的处理中鼻甲与术后疗效密切相关,现就30例鼻内窥镜手术对中鼻甲的处理进行探讨。1 资料与方法 鼻内窥镜手术30例,男21例,女9例。年龄18~76岁,平均年龄38岁。均为双侧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在鼻内窥镜下行鼻息肉摘除,鼻道窦口复合体或筛窦手术后,1侧切除部分中鼻甲,1侧保留中鼻甲。统计术后住院鼻腔清理时间。术后2~5个月后复查鼻腔粘连情况和手术前后的嗅觉变化(检查粘连的方法,采用耳鼻咽喉科常规检查及内窥镜检查,嗅觉检查为直接嗅气味的主观测定法)。2 结果2.1 术后住院鼻腔清理时间:中鼻甲部分切除侧8~11d,平均9.2d;中鼻甲保留侧为7~9d,平均为7.9d。前者明显  相似文献   
998.
泪囊鼻腔吻合术失败后"C"形置管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泪囊鼻腔吻合术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经典术式,但术后失败病例屡见不鲜,二次手术由于术区粘连和解剖层次破坏,给手术带来一定难度。我们在行二次手术中应用“C”形插管治疗手术失败病例,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99.
本文介绍一种改良的鼻腔泪囊吻合术,该方法的特点是以咬代凿,单瓣吻合以及吻合口内留置导尿管。共8例9只眼,均为一次手术成功,随访5~21个月,未见复发。并对术前鼻腔填寒的重要性,仅缝前唇的优点,术中剪除多余的泪囊粘膜的必要性和吻合口中留置导尿管的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00.
鼻腔后部出血,因部位深且隐蔽,用传统的前鼻镜及间接鼻咽镜检查不易发现出血的准确部位,故在处理止血上也较棘手。鼻窦镜可良好地显示鼻腔后部、鼻咽部,故可克服上述缺点,且对选择止血方法帮助极大。笔者遇到7例,经鼻窦镜诊治,效果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