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20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34篇
临床医学   27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27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58篇
预防医学   6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
62.
鳃裂囊肿常见于面颈部侧方,双侧鳃裂囊肿临床上较少见。本病例并经CT检查及病理检查证实。  相似文献   
63.
鳃裂囊肿多来自于第二鳃裂[1] ,位于颈上部舌骨水平、胸锁乳突肌上 1/3前缘附近 ,而发生于颊部者实属罕见。我科近期遇到 1例总结报道如下。1 病例报告患者男 ,19岁 ,因右颊部长一无痛性肿物 1年多于 2 0 0 3年7月 6日入院。 1年多前发现右颊部膨隆一肿物 ,无疼痛 ,随着时间的  相似文献   
64.
颈部先天性囊性肿块的CT诊断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颈部先天性囊肿的CT表现特点及其诊断.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病理证实的颈部甲状舌管囊肿9例,鳃裂囊肿6例,淋巴管瘤3例的CT平扫及增强扫描表现.结果:颈部先天性囊肿表现为光滑、壁薄和无增强的肿块.甲状舌管囊肿多位于颈正中线,与舌骨关系密切,鳃裂囊肿多在胸锁乳突肌前缘,淋巴管瘤常位于颈后三角.结论:CT能准确判断颈部先天性囊性肿块的性质和位置,结合临床能准确诊断.  相似文献   
65.
患者,女,29岁,已婚,因面颈部色素沉着16年、鼻根部肿块2月余,于1986年12月21日入院。患者从13岁开始即在面颈部、两上肢、胸上部出现斑点状色素沉着,伴有瘙痒。日晒后色素加深,皮肤变黑,逐年加重。近2月鼻根部出现一肿物,起始时如绿豆大小,微痒、不痛,生长  相似文献   
66.
1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颈部肿块来我院门诊或住院316例,男136例,女180例。年龄8-65岁。良性病变299例,甲状腺癌14例,淋巴瘤3例。1.2方法 仪器日立EUB-555,探头频率7.5 MHz。患者取仰卧位,垫高颈部以充分暴露颈部,涂耦合剂后直接接触扫查,探测肿块,并注意其大小、形态、境界及内部回声、侧方声影,以备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成人第二鳃裂囊肿的CT与MRI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鉴别诊断。材料与方法:回顾性总结1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第二鳃裂囊肿,分析其CT和MRI表现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全部病例均为第二鳃裂囊肿,其中BaileyⅠ型5例,Ⅱ型13例。鳃裂囊肿位于颈前三角区、胸锁乳突肌前内侧,圆形或椭圆形,壁薄、均质,胸锁乳突肌受压向后或后外移位,颌下腺向前移位,颈动脉鞘内大血管向内或内后移位,CT表现为密度均匀、边界清晰的囊性肿块。MRI表现为T1WI呈低至高信号,T2WI呈高信号,囊壁强化或不强化,合并感染时,边界模糊,囊壁及周围软组织强化,囊壁强化的厚度取决于感染的程度。结论:CT与MRI可以清楚显示鳃裂囊肿的解剖部位、大小、形态、范围、强化特点及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结合临床特点能做出准确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68.
杨倩 《成都医药》2012,(6):414-414
患者,男,11岁,因"发现左侧颈部包块9月余"来院就诊。超声表现:左侧颈部距皮约0.5 cm皮下软组织内查见约3.5 cm×1.5 cm低弱回声团,边界清楚,其内为较均质细弱点状回声,后方回声稍增强。CDFI:团块内未见血流信号,其深面可见血管走行;团块周围可见多个弱回声结节,最大约1.0 cm×0.8 cm,边界清楚,部分可见淋巴门样结构,  相似文献   
69.
正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47岁,因发现右侧颈部肿物1年余于2011年9月20日入院。该患者1年前发现右侧颈部肿物,无疼痛,逐渐增大,现约鹌鹑蛋大小,伴有咽部异物感,一直未正规诊治。近半个月肿物增大明显,且出现右侧颈部胀痛,就诊于某院,并行相关检查及局部取病理(穿刺病理:右颈淋巴结穿刺物中见少许异型细胞,不除外癌;右颈鞘淋巴结穿刺见少  相似文献   
70.
目的 分析鳃裂囊肿的多层螺旋CT表现,探讨多层螺旋CT对鳃裂囊肿的诊断价值,以提高术前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2例鳃裂囊肿患者的临床及CT资料,12例均行CT平扫和增强检查。结果 本组12例中3例为第一鳃裂囊肿,9例第二鳃裂囊肿,本组无第三、四鳃裂囊肿病例。鳃裂囊肿CT表现为囊性低密度影,囊壁薄,囊内密度均匀,边界清晰,周围组织受压移位。结论 多层螺旋CT检查可以清晰显示鳃裂囊肿的部位、大小、形态及其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易于做出准确诊断。多平面重组图像可以更加全面直观显示病变,为临床治疗特别是术前制定手术方案提供准确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