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20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34篇
临床医学   27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27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58篇
预防医学   6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51.
鳃裂囊肿因其发病率低,易导致误诊误治。本院口腔科2004年收治1例外院首诊误诊,术后复发,又误诊为“淋巴结核”的鳃裂囊肿患者,临床较为罕见,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6岁,2001年发现右下颌肿物,外院诊断为“右下颌囊肿,”行手术切除,术后半年复发,于右下颌形成瘘管,有豆渣样脓性渗出。2002年就诊于另外某医院,诊断为“右颌下淋巴结核,”抗结核1年,无效,转诊于本院。专科检查:右下颌下区可见术后疤痕,部分皮肤疤痕样挛缩,头颈的活动部分受限,下颌角下方皮肤瘘管,有豆渣样渗出,碘油造影发现瘘管通向颅底,入院诊断“右鳃裂囊肿伴鳃裂瘘”…  相似文献   
52.
颈部先天性囊性病变的超声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颈部先天性囊性病变的超声表现特点及其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病理证实的颈部甲状舌管囊肿12例,鳃裂囊肿5例,淋巴管瘤4例,颈部血管瘤8例的超声表现。结果颈部先天性囊性病变一般表现为光滑、壁薄、内透声佳。甲状舌管囊肿多位于颈正中线,与舌骨关系密切;鳃裂囊肿多在胸锁乳突肌前缘;淋巴管瘤常位于颈后三角;血管瘤内呈蜂窝状且可压缩。结论超声能准确判断颈部先天性囊性病变的性质和位置,结合临床能准确诊断。  相似文献   
53.
陈基黎  何朝永 《农垦医学》2008,30(3):196-198
目的:回顾性分析21例鳃裂囊肿及鳃裂瘘的诊断及治疗. 方法:对1986年~2006年收治的21例鳃裂囊肿及鳃裂瘘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病变大小在1.0×10cm~8×5cm之间.病变部位:左颈部12例,右颈部9例.发病部位:第Ⅰ鳃裂囊肿0例,第Ⅱ鳃裂囊肿14例,瘘8例,第Ⅲ鳃裂囊肿7例,瘘3例.全部病例均经手术切除和病理证实.囊肿位于颌下三角7例,胸锁乳突肌前缘上1/3处6例,下1/3处8例.术后复发15例,再次手术11例,再次手术发现瘘管8例,行瘘管结扎摘除术后均治愈出院.结论:对位于颌下三角及胸锁乳突肌前缘部位的囊肿或脓肿,术前应行超声及CT检查,术中应彻底清除囊壁及瘘管,避免术后复发.  相似文献   
54.
55.
56.
磁共振成像对鳃裂囊肿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鳃裂囊肿的磁共振表现,讨论磁共振成像(MRI)对鳃裂囊肿的诊断价值。方法:顺序收集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9例鳃裂囊肿患者的磁共振资料,男性3例,女性6例,年龄23~45岁,平均35.4岁。9例均行磁共振平扫和增强检查,1例行MRA。结果:根据Bailey的分型,本组9例中5例属Ⅰ型,4例属Ⅱ型;鳃裂囊肿常表现为颈外侧部和颌下区无压痛囊性肿块。MRI表现为薄壁、均质的囊性肿块,胸锁乳突肌受压向后外或向后移位,颈动脉间隙大血管向内或向后内移位,颌下腺受压移位。囊肿在T1WI上呈低、等、高信号,T2WI常呈等、高信号;FLAIR呈等、高信号;囊壁强化或不强化,如并发感染,则囊壁及周围软组织强化。结论:MRI对鳃裂囊肿的解剖定位、定性及有无感染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7.
颈清扫术式治疗复发性第二鳃裂瘘及囊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煜农 《口腔医学》2002,22(3):163-163
目的 探讨复发性第二鳃裂瘘及囊肿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采用颈清扫术式,在正常解剖平面内切除复发性第二鳃裂瘘及囊肿7例。结果 颈清扫术式治疗复发性第二鳃裂瘘及囊肿效果良好,随访14~36月,无1例复发。结论 通过颈清扫术式治疗复发性第二鳃裂瘘及囊肿既可使手术简化,又能达到根治的目的。  相似文献   
58.
目的:分析鳃裂囊肿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学特点,为临床诊断与鉴别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为鳃裂囊肿10例病例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表现,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10例鳃裂囊肿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为囊性包块9例,不均匀实性低回声结节1例,超声诊断与手术病理结果符合率为70%。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鳃裂囊肿较准确、可靠,可明确包块内部回声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是临床诊断与鉴别诊断以及手术切除的重要辅助检查,对瘘管的走行方向也有重要提示作用,可为保证手术切除范围的精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9.
资料患者男性,46岁。因"发现左侧颈部肿块2个月"于2011年9月27日入院治疗。患者2011年7月无明显诱因发现左侧颈部肿块,大小约5cm×4cm,质硬、无压痛;局部皮温不高。在本院门诊行B超引导下进行左侧颌面部囊性包块抽吸术,抽出泥沙样褐色液体,但病理检查"未见异常"。2011年8月中旬,患者出现颈部包块疼痛,并在10余天内迅速增大。曾行抗感染治疗,疼痛明显减轻,但包块无明显缩小。在当地医院诊断为"左颈部鳃裂囊肿",遂来本院行手术治疗。术前检查:左颈部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