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98篇
  免费   636篇
  国内免费   216篇
耳鼻咽喉   8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301篇
口腔科学   15篇
临床医学   2238篇
内科学   634篇
皮肤病学   16篇
神经病学   30篇
特种医学   230篇
外国民族医学   11篇
外科学   163篇
综合类   2278篇
预防医学   244篇
眼科学   11篇
药学   938篇
  11篇
中国医学   318篇
肿瘤学   1296篇
  2024年   67篇
  2023年   319篇
  2022年   247篇
  2021年   310篇
  2020年   235篇
  2019年   248篇
  2018年   122篇
  2017年   191篇
  2016年   224篇
  2015年   205篇
  2014年   380篇
  2013年   432篇
  2012年   516篇
  2011年   555篇
  2010年   482篇
  2009年   510篇
  2008年   498篇
  2007年   500篇
  2006年   383篇
  2005年   361篇
  2004年   315篇
  2003年   277篇
  2002年   234篇
  2001年   223篇
  2000年   129篇
  1999年   129篇
  1998年   96篇
  1997年   89篇
  1996年   115篇
  1995年   55篇
  1994年   53篇
  1993年   57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49篇
  1989年   5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61.
自从美法仑和强的松(MP)被引进多发性骨髓瘤(MM)的治疗,二十多年来临床上一直主要使用这种方法。20世纪80年代初,为了使患者的存活期超过3年,出现了一个新的治疗策略:即通过给患者进行自体干细胞移植(ASCT)来促进MP的作用。通过试验发现,如果连续给大量MP,并同时进行ASCT,对初治的MM患者比用常规化疗手段更有效。与只进行ASCT相比,复合疗法能很大程度改善患者的各项指标和提高患者的无事件存活率,特别是对于接受第一次移植但病情未缓解的患者更有效。  相似文献   
62.
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椎体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应用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BKP)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引起的椎体压缩性骨折(VCFs)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05年6月~2006年12月采用经皮BKP治疗MM导致的VCFs患者共12例29个椎体,平均年龄58.2岁.结合体检、X线与MRI检查确定靶椎体,手术节段为T9~L5.手术前、后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在侧位X线片上测量手术椎体的高度及后凸Cobb角,术后观察骨水泥渗漏情况.结果12例患者均安全完成手术,手术时间70~110min,出血量50~120ml.术中注入骨水泥3~7ml/椎,平均4.78ml/椎.随访2.5~23个月,平均9.2个月,共死亡7例,其中术后3个月内死亡2例,3~6个月死亡2例,>6个月死亡3例.VAS评分南术前8.9±1.2分降为术后1d时2.6±0.2分,5例存活≥12个月的患者末次随访时为3.6±0.1分,术后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前(P<0.05);ODI评分由术前74.5±6.2分降到术后1d时27.4±3.6分.5例存活≥12个月的患者末次随访时为31.2±4.2分,术后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前(P<0.05).术后椎体前缘及中线高度较术前明显恢复(P<0.05),Cobb角矫正8.32°±2.21°.共有4例4个椎体(13.8%)出现骨水泥渗漏,但术后即刻及随访中均无明显的临床症状.结论经皮BKP治疗MM引起的椎体压缩性骨折具有良好的止痛与改善后凸畸形效果,明显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3.
锁骨骨髓瘤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临床资料患者,女,70岁,因“发现左肩部包块1年伴疼痛2个月余”入院。患者缘于1年前无意中发现左肩部包块,当时约鸽蛋大小,无任何不适,包块逐渐增大,近2个月来感包块增大至鸡蛋大小,且伴有酸胀痛,疼痛可放射至左肩关节、左腋下,无咳嗽、咳痰、咯血、胸闷及其他骨骼疼痛。查体:全身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左锁骨近端近胸锁关节处可见6 cm×4 cm×3 cm包块(图1),表面无红肿、血管聚集,触诊包块质地不均,包块中央部质软、周围质硬,边界不清,活动度差,表面不光滑,局部皮温不高,轻压痛,听诊无血管杂音;左上肢感觉、活动、循环、肌力、反射无异常。X线…  相似文献   
64.
骨髓瘤造成的急性肾损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65.
66.
κ及λ轻链测定在多发性骨髓瘤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齐为民  郭力 《医学争鸣》1998,19(4):418-420
目的:寻求准确,可靠的免疫球蛋白及κ和λ轻链测定方法,提高多发性骨髓瘤分型和鉴别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67.
免疫球蛋白重链基因重排在浆细胞增殖性疾病中的应用陈文明朱嘉芷张鹏朱平孙卫红李淑兰周艳我们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探讨B细胞恶性肿瘤基因标志的克隆性免疫球蛋白重链(IgH)基因重排对多发性骨髓瘤(MM)的诊断、鉴别诊断的价值及其与临床分期的关系。一...  相似文献   
68.
我们检测了17例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170和CD(38)的表达,以期探讨二者表达的相关性及其意义。材料和方法1 研究对象1.1 实验组:17例MM住院患者,根据Durie和Salm-on标准诊断,无急性感染,形态学未发现外周血中有浆细胞,其中男性14例,女性3例,初治9例,复发8例,年龄40~73岁,平均年龄60岁,Ⅱ期5例,Ⅲ期12例。1.2 对照组:11名健康献血员,男性9名,女性2名,年龄31~48岁,平均年龄39岁。1.3 化疗方案:检测患者p170和CD_(38)后,无论初治和  相似文献   
69.
70.
多发性骨髓瘤是浆细胞恶性增殖性疾病,在过去30年中,应用马法兰-强的松或联合烷化剂的标准化疗未能延长患者的总体生存时间。大剂量马兰可能是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最有效的药物,但单独应用时骨髓抑制十分严重。大剂量治疗加移植治疗可减轻骨髓抑制,克服耐药,对难治及复发病例可延长生存期,即使移植后复发也可经再次移植治疗好转。但最佳移植时间、干细胞的最佳来源以及在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中如何减少肿瘤污染,目前仍需明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