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5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34篇
耳鼻咽喉   405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87篇
口腔科学   10篇
临床医学   100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26篇
特种医学   123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205篇
预防医学   18篇
眼科学   28篇
药学   38篇
  1篇
中国医学   11篇
肿瘤学   1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72篇
  2002年   67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71.
研究了1 204侧骨性外耳门的形态,测量了骨性外耳门的垂直径和水平径,计算了骨性外耳门各径的指数,并将测得的骨性外耳门各径线结果与其他作者测量的结果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72.
白血病颞骨组织病理学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告14例(28耳)各类白血病患者颞骨组织病理所见,主要特点为岩尖、中耳粘膜下有白血病细胞浸润:中耳粘膜增厚;中耳粘膜下、乳突腔、内听道、外淋巴间隙及岩尖等部位均有不同程度出血。认为中耳、外淋巴间隙大量出血可导致耳聋、眩晕,一旦有耳聋和鼻出血等症状,提示病程已至晚期。化疗和抗生素的应用可减轻浸润和出血的程度,并明显降低中耳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3.
外伤性面瘫的CT定位与手术径路的选择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外伤性面瘫的CT定位与手术径路方案选择的关系。方法:选择外伤所致周围性面瘫患者29例行CT扫描,根据CT精确定位,行面神经减压术。结果:根据CT定位行中耳乳突进路18例,中颅四进路4例,乳突-中颅凹联合进路3例,乳突-迷路进路4例,术中所见与CT定位符合率100%。术后随访8月~5年。通常在3个月至1年,面瘫基本恢复正常。治愈率为89.7%。结论:CT对外伤性面瘫能精确定位,对临床决定手术入路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4.
报告颞骨与侧颅底肿瘤12例,采用颞骨切除颞骨肿瘤与侧颅底肿瘤联合切除术进行治疗,对手术方法及操作体会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5.
探讨颞骨内面神经麻痹开放面神经骨管的意义。制作压榨性损伤颞骨内面神经麻痹实验模型,测定面神经骨管开放组和非开放组面神经膨胀率,并行光镜、电镜观察。骨管开放组面神经膨胀率为45.7%±7.0%;非开放组面神经膨胀率31.1%±5.2%,两组间差异显著。非开放组比开放组神经纤维间的浮肿程度轻,而髓鞘板层间开离现象重。提示开放面神经骨管能解除骨管对面神经的反作用力损伤。  相似文献   
76.
数字化人体技术在人工耳蜗植入应用解剖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颞骨内的重要组织器官具有复杂而精细的三维立体空间关系,诸如人工耳蜗植入手术等耳科手术对手术的应用解剖要求极高。传统的颞骨解剖教学仅仅停留在平面示意图或模型教学的水平上,其三维立体空间解剖信息和精度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受到颞骨标本来源的限制,又使得大量的尸颅解剖和颞骨训练不能广泛开展。而建立在数字化人体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基础上的数字化颞骨解剖技术不仅包含全部三维空间解剖信息而且可以通过多种媒体界面与学员互动,具有信息真实、直观生动、形式丰富、易于理解的特点,成为一种高效且经济的教学手段。  相似文献   
77.
目的:对颈静脉球高位发生率进行CT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477例(954侧)颞骨CT片的颈静脉球高位的发生率,并对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477例中颈静脉球高位的人组出现率为31.03%,右侧为40.67%,左侧为21.38%;女性出现率为35.37%,男性28.75%;成人组出现率为27.69%,儿童组出现率42.93%,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颈静脉球高位的发生率为31.03,在两侧及性别和年龄间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78.
耳颞部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附1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耳颞部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LCH)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分析10例经病理证实的耳颞部LCH病例。10例中男女各5例,年龄1~60岁,平均18.3岁。3例为韩-薛-柯病,7例为嗜酸性肉肿。临床主要表现为耳颞肿胀、颅骨缺损、耳漏、鼓膜穿孔、耳道肉芽、耳鸣、眩晕、耳聋、头痛、尿崩症等。结果8例接受手术加放疗后痊愈,2例接受手术后化疗治愈。遗留尿崩症、侏儒症各1例。结论LCH根据临床表现、影像学及组织病理学特征可做出诊断。手术、放疗和化疗是治疗LCH的有效疗法。尽管LCH病情危重,只要未累及重要生命器官、不误诊、及时合理治疗,一般预后良好,但其后遗尿崩症或侏儒症残疾则顽固难治。  相似文献   
79.
颞骨CT三维重建面神经立体解剖定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基于PC机的颞骨CT三维重建在面神经解剖定位中的方法和应用价值,总结出一套量化的研究面神经定位的方法,以便指导耳科及侧颅底手术。方法:使用3D-DOCTOR软件对成人轴位CT影像进行三维重建,显示颞骨内各重要结构的形态及其相互间复杂的立体关系。并用软件自带的功能测量面神经及其毗邻结构之间的距离和相对角度。分析测得的数据,总结面神经与其毗邻解剖标志结构之间的相对关系。结果:重建获得清晰的三维图像,包括面神经、鼓环、听小骨、匙突、锥隆起、内听道、耳蜗、半规管、颈静脉球窝、颈内动脉管等颞骨内结构。准确测量三维模型所得的面神经及其毗邻结构之间的相关参数并发现一定的规律性,这非常有益于手术中进行面神经快速定位和手术入路的设计。结论:基于PC机的颞骨CT三维重建可以准确地显示其内部各解剖结构及其相互间的空间立体关系,并可进行测量定位。  相似文献   
80.
患者 男,19岁。因左耳流脓反复发作10年,眩晕、恶心反复发作2年入院。发病以来,伴左耳耳鸣及听力下降,无头痛呕吐,无口角歪斜及闭眼障碍。查体:一般情况好,心肺腹无阳性体征。左外耳道后上壁下塌破溃。左耳纯音测听(听力级)骨导平均听阈20dB,气导平均听阈60dB。颞骨CT:左侧颞骨示溶骨性骨质破坏,正常鼓室、鼓窦及乳突结构消失,听小骨显示不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