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744篇
  免费   780篇
  国内免费   589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24篇
基础医学   314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3147篇
内科学   311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229篇
特种医学   568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2504篇
综合类   5796篇
预防医学   1442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1779篇
  29篇
中国医学   9933篇
肿瘤学   22篇
  2024年   116篇
  2023年   426篇
  2022年   347篇
  2021年   466篇
  2020年   477篇
  2019年   418篇
  2018年   185篇
  2017年   448篇
  2016年   538篇
  2015年   601篇
  2014年   1319篇
  2013年   1244篇
  2012年   1669篇
  2011年   1888篇
  2010年   1746篇
  2009年   1510篇
  2008年   1531篇
  2007年   1339篇
  2006年   1234篇
  2005年   1210篇
  2004年   1147篇
  2003年   1047篇
  2002年   924篇
  2001年   759篇
  2000年   591篇
  1999年   517篇
  1998年   491篇
  1997年   421篇
  1996年   370篇
  1995年   305篇
  1994年   216篇
  1993年   169篇
  1992年   140篇
  1991年   108篇
  1990年   72篇
  1989年   78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熊焱昊  杜宁  陈伟珍 《中国骨伤》2006,19(4):207-210
目的:探讨椎动脉型颈椎病、交感型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之间颈椎旋转、半失稳的关系。方法:本组112例,其中椎动脉型38型、交感型36例、神经根型38例,应用图像存档和传输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PACS)在X线正位片上测量患者每个颈椎椎体的旋转度和在侧位片上测量椎体半失稳的位移距离。结果:在C6旋转度上,椎动脉型颈椎病和交感型颈椎病均与神经根型颈椎病有统计学差异(P<0·01),椎动脉型颈椎病和交感型颈椎病间的C2旋转度有统计学差异(P<0·05),椎动脉型颈椎病和神经根型颈椎病间的C4旋转度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椎体半失稳的位移距离和椎体半失稳率上,椎动脉型颈椎病和交感型颈椎病均与神经根型颈椎病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在椎动脉型颈椎病和交感型颈椎病中椎体半失稳和颈椎旋转是它们发病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在神经根型颈椎病中不是发病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2.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由于椎动脉受到压迫或刺激而引起供血不足,出现以颈肩痛或颈枕痛、眩晕、头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种临床常见疾病。笔者自2004年9月—2005年4月采用中药熏蒸结合疏筋手法治疗本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3.
颈心综合征误诊66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我科1998~2006年收治的颈心综合征被误诊为心脏病66例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男39例,女27例,年龄40~74(平均50)岁,病程2周~15a,均有长期低头工作或不良睡眠、看电视姿势。本组均有间断性发作,不同程度的胸部疼痛,其中心前区隐痛19例,刺痛16例,胀痛10例,绞痛13例,双侧胸痛8例。合并有上肢胀痛、麻木20例,胸部紧束感18例,胸闷20例,有濒死感8例。与高枕睡眠有关21例,与低头姿势有关17例,与看电视不良姿势有关14例,与颈部外伤有关6例,与工作、学习姿势有关8例。  相似文献   
34.
历年来,我院收治的软组织损伤疾病中,以头晕、恶心、心慌,头痛为主症来诊者较为常见,单一手段虽疗效不错,但有相当病人疗程较长。我们采用多种措施配合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典型病例马某某,女,35岁。1994年8月18日就诊,患者以颈部不适,活动受限伴头晕、心慌,轻微恶心之主症,诊为“颈椎病”入院治疗。经按摩,牵引等治疗,颈部诸症减轻甚快。但病人头晕减轻不明显。查体:  相似文献   
35.
36.
大重量牵引结合手法治疗颈椎病77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颈椎病多见于30~40岁以上成年人,发病率高,临床表现不一。非手术治疗大多以牵引、手法、中药为主。有医者认为本病的非手术治疗,取效容易,治愈难,复发率较高。笔者自1982年至1991年1月用大重量牵引结合手法治疗颈椎病77例,疗效满意,现  相似文献   
37.
颈前路扩大减压术后需取自体髂骨行椎体间关节融合,为减少取骨量,缩短手术时间,对47例病人103个间隙分别进行椎体间关节旋转植骨及自体髂骨植骨,采用自体对照,对植骨块的稳定性、椎间隙宽度的变化、植骨块的愈合时间及取骨处残留的症状进行比较,结果:椎间关节旋转植骨组与自体髂骨植骨相比,植骨块的稳定性、愈合时间及椎间隙宽度变化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无明显差异,而椎体间关节旋转植骨组仅有1例取骨部残留疼痛,较自体  相似文献   
38.
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疾病,病程长,病情反复发作,治疗较为棘手,甚至严重影响工作及生活质量,我们自1999年以来采用自制颈复康中药枕垫治疗颈椎病137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9.
强骨胶囊治疗颈椎病疗效观察及其作用机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强骨胶囊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中药二类新药,具有增加骨量、改善骨质量、维持骨微结构的完整程度的作用,临床主要用于骨质疏松症的治疗.同时,强骨胶囊还具有止痛、抗炎、降低血液黏度、改善血流状态的作用.我们经动物实验发现强骨胶囊对颈椎病具有防治作用[1],为了进一步探讨强骨胶囊治疗颈椎病的作用机理,自2004年8月~2005年3月,我们随机选择颈椎病患者50例进行了临床观察.现将观察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0.
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描述了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概念及发病机制 ,并对该病的各种影像学检查的主要表现及优缺点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