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501篇
  免费   1004篇
  国内免费   720篇
耳鼻咽喉   137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449篇
口腔科学   126篇
临床医学   3737篇
内科学   4194篇
皮肤病学   217篇
神经病学   1696篇
特种医学   1215篇
外国民族医学   8篇
外科学   615篇
综合类   6428篇
预防医学   1140篇
眼科学   137篇
药学   2514篇
  61篇
中国医学   1452篇
肿瘤学   88篇
  2024年   159篇
  2023年   639篇
  2022年   544篇
  2021年   644篇
  2020年   637篇
  2019年   721篇
  2018年   346篇
  2017年   670篇
  2016年   766篇
  2015年   917篇
  2014年   1532篇
  2013年   1416篇
  2012年   1745篇
  2011年   1809篇
  2010年   1572篇
  2009年   1533篇
  2008年   1581篇
  2007年   1343篇
  2006年   1199篇
  2005年   1046篇
  2004年   787篇
  2003年   549篇
  2002年   435篇
  2001年   330篇
  2000年   239篇
  1999年   204篇
  1998年   162篇
  1997年   134篇
  1996年   141篇
  1995年   90篇
  1994年   75篇
  1993年   53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53篇
  1989年   40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为提高我院护士长急救水平,我们利用3d时间,对全院106名正、副护士长进行了心肺复苏术(CPR)操作及相关理论考试.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92.
前不久,一则"山东叫停医院输液椅收费"的新闻引来公众一片哗然。在一致声讨医院"巧立名目乱收费"的时候,有没有人想过,这个现象恰恰侧面地反映了我国输液之盛行呢?接上期《感冒何苦要输液?》,这一期,我们来看看为预防心脑血管输液又是何等的"没来由"。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狭窄患者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冠心病并颈动脉狭窄的12例,在全麻下先行颈动脉内膜剥脱,颈动脉内膜剥脱结束后同期行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结果:本组均行单侧颈动脉内膜剥脱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每例平均冠状动脉移植3.3支.全组围术期无死亡,无脑梗死发生.1例术后出现颈部切口血肿,1例术后出现谵妄.术后3个月~1年复查未发现脑梗死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4例有慢性脑缺氧症状者均不同程度好转,全组无心绞痛和心肌梗死发生,颈动脉超声再血管化部位血流通畅.结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同期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安全、有效,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和科学规范的外科操作是取得良好手术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994.
<正>心脑血管疾病已长期占据我国城乡疾病死因构成的首位,积极预防动脉硬化对改善其发病、预后及控制肥胖、糖尿病等有关疾病的心血管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1]。近年有研究提出慢性炎症参与动脉粥样硬化过程,C反应蛋白(CRP)作为  相似文献   
995.
目的研究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浓度变化与动脉粥样硬化(AS)程度、斑块稳定性关系。方法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共398例,经颈动脉彩超确诊颈动脉内膜厚度(IMT)增厚者217例,非IMT增厚者181例;217例IMT增厚患者根据颈动脉斑块状态分为管壁增厚组、硬斑块组、混合性斑块组和软斑块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Hcy浓度,统计学分析IMT增厚组与非IMT增厚组、稳定斑块组与不稳定斑块组之间Hcy浓度的差别。结果 IMT增厚组较非IMT增厚组Hcy浓度增高;不稳定性斑块组较稳定性斑块组Hcy浓度增高。结论 Hcy浓度与AS程度、斑块稳定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96.
王继跃 《山东医药》2009,49(23):115-116
外科治疗方式主要是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 1术前准备 1.1超声颈动脉超声常用于颈动脉狭窄的筛查。发现狭窄〉50%者需同时行另一种无创检查,如MRA或CTA,结果符合者可直接施行外科手术。  相似文献   
997.
目的评价阿托伐他汀对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影响。方法以本院颈部彩色多普勒超声发现颈动脉粥样斑块者92例为研究对象,给予阿托伐他汀钙20 mg/d,共治疗12个月。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第6个月、治疗后第12个月测定空腹血TG、TC、HDL-C、LDL-C,肝功能、肾功能、CPK、以及颈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粥样斑块数量及大小。结果治疗后第6个月时TC、LDL-C水平降低,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持续至第12个月;治疗后第12个月TG减低、HDL-C升高,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第6个月时,颈动脉斑块大小比治疗前减少(P〈0.01),并持续至第12个月。治疗后第12个月,颈动脉IMT厚度减少,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较长时间应用阿托伐他汀20 mg/日,可以使颈动脉粥样斑块大小减少,颈动脉IMT厚度减少,逆转颈动脉粥样斑块的进程。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血清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水平与脑梗死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关系。方法根据颈部彩色多普勒超生检查结果,收集11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ELISA法测定不同类型脑梗死组血清OPN水平。结果不同类型脑梗死患者血浆OPN水平之间无明显差异,血栓形成性脑梗死含量明显高于其他梗死组,不稳定斑块组血清OPN水平明显高于稳定斑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血浆OPN水平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不稳定性密切相关。血清OPN亦可作为颈动脉易损斑块的生物学标记物。  相似文献   
999.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常发生于血流动力学状态复杂的区域,显示局部血流的流体力学特性
在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基于磁共振成像结合图像后处理技术,可对动脉血
流动力学状态进行评估。既往研究已经对正常和狭窄颈动脉的血流动力学特征进行了分析;而血流
动力学因素与斑块易损性之间的相关性也已经得到证实。包括管壁应力、压力等动脉血流动力学参
数的综合作用是斑块发生发展变化中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00.
任博  李琳  唐延军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16,24(3):261-264, 269
目的分析缺血性脑血管病自噬水平与颈动脉斑块的相关性,为完善其病理机制提供数据支撑。方法根据颈动脉斑块分级将127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分为三组(Ⅰ级、Ⅱ级、Ⅲ级),采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颅动脉狭窄支数和程度。并抽取空腹肘静脉血,分离单个核细胞,丹酰戊二胺染色观察自噬体;同时提取外周血总蛋白,采用免疫印迹实验测定自噬相关因子LC-Ⅱ/LC-Ⅰ及Beclin-1水平。结果不同斑块分级的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血管狭窄数及狭窄程度分级均有统计学差异,Ⅱ级和Ⅲ级相关指标明显高于Ⅰ级,且Ⅲ级明显高于Ⅱ级(P0.05)。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超薄切片中,可见双层膜延伸包裹的自噬体和自噬性凋亡细胞;丹酰戊二胺染色后激光共聚焦荧光显微镜下可见显绿色荧光的自噬体。不同斑块分级的LC-3Ⅱ/LC-3Ⅰ和Beclin-1蛋白表达水平有统计学差异,Ⅱ级和Ⅲ级明显高于Ⅰ级,且Ⅲ级明显高于Ⅱ级(P0.05)。经相关性分析,LC-3Ⅱ/LC-3Ⅰ和Beclin-1蛋白表达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呈正相关性(R2=0.75和0.79)。结论自噬能够影响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颈动脉斑块分级情况,可能为其介导该病发病和进展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