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35篇
  免费   108篇
  国内免费   47篇
耳鼻咽喉   65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01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405篇
内科学   209篇
神经病学   491篇
特种医学   205篇
外科学   95篇
综合类   618篇
预防医学   64篇
眼科学   59篇
药学   202篇
  1篇
中国医学   54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77篇
  2014年   95篇
  2013年   132篇
  2012年   167篇
  2011年   157篇
  2010年   140篇
  2009年   131篇
  2008年   128篇
  2007年   142篇
  2006年   145篇
  2005年   173篇
  2004年   144篇
  2003年   91篇
  2002年   97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01.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是指颈内动脉系统或椎基底动脉系统的短暂性供血不足,临床表现为突然发病,几分钟至几小时的局灶性部位功能缺血,多在24h内完全恢复。实际上大多数发作时间要短暂得多,主要体征大多数在1h内消失,颈内动脉系统TIA平均时间多为14min,而椎一基底动脉系统为8min,如果症状持续超过1h,只有14%在24h内恢复。TIA是脑血管意外的警告信号,近期频繁发作者是脑梗死的特级警报,每年约4%-8%完全卒中患者发生于TIA之后,因而必须引起临床医生的注意,给予必需的干预。  相似文献   
102.
张老伯今年62岁,高血压病史已经有10多年。近一年来常常对老伴说:感到头昏、双腿无力。老伴不放心,催他到医院检查。没想到检查竟然发现张老伯患有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右颈内动脉狭窄达95%。医生赶紧让张老伯住院,第二天就进行了介入治疗,手术中在狭窄的颈动脉安放了支架扩张血管,疏通了供应脑部血液的颈动脉,一颗炸弹总算解除了,病人、医生都松了口气。张老伯现在想想都害怕,如果没有及时就诊,脑中风甚至大面积脑梗死就是迟早的事了。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研究脑梗死患者肢体瘫痪是否会影响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舒张功能(brachial artery-flow mediated dilation, BA-FMD)和硝酸甘油介导的舒张功能(nitroglycerin mediated dilation, BA-NMD),以及能否测量含服硝酸甘油后颈内动脉的扩张更直接地反映脑梗死患者病变血管的舒张功能.方法 应用高分辨率超声分别对13例急性期脑梗死患者在静息时、反应性充血时和含服硝酸甘油后双侧肱动脉内径变化,另有13例患者同时测量颈总动脉(common carotid artery, CCA)内径变化,其中8例患者同时测定颈内动脉(internal carotid artery, ICA)内径变化.结果 脑梗死患者双侧肱动脉血流介导的扩张和硝酸甘油介导的扩张无显著差异,CCA-NMD与BA-NMD无明确相关性(r=0.52, P=0.07),ICA-NMD与BA-NMD呈正相关(r=0.83, P=0.01).结论 脑梗死患者急性期双侧肱动脉血流介导的扩张和硝酸甘油介导的扩张无显著差异.测量颈内动脉硝酸甘油介导的扩张可以更直接地反映脑梗死患者病变血管的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104.
目的研究海绵窦内侧壁的解剖特点,了解垂体瘤海绵窦侵袭的解剖学基础。方法取福尔马林固定头颅标本20例,其中18例行冠状(8例)、矢状(4例)以及轴位(6例)切片,另取2例鞍区完整的单纯颅底标本进行显微解剖研究,观察海绵窦内侧壁的解剖特点。结果20例标本中均未发现有明确的内侧壁的膜性结构的存在,海绵窦内侧与垂体之间仅仅以垂体囊相间隔,其中冠状位和轴位切片显示有4例垂体前叶舌样突入颈内动脉海绵窦段上方,4例垂体与颈内动脉之间紧密接触无间隙存在;矢状位去除垂体和垂体囊后可以直接看到颈内动脉海绵窦段。结论海绵窦内侧壁没有膜性结构存在,正常垂体前叶可以突入颈内动脉海绵窦段上方,此结构特点使得垂体瘤易于向海绵窦内生长,并非所有的向海绵窦内生长的垂体腺瘤均可以诊断为侵袭性垂体腺瘤。  相似文献   
105.
颈内动脉海绵窦瘘是一种较常见的神经眼科综合征。据报告该病80%以上首先表现为眼部症状和体征而就诊于眼科[1],现将最近收治的2例误诊为炎性假瘤的病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例1:女,17岁。患者于2006年8月因跌倒致左眼上睑软组织挫裂伤,在当地医院清创缝合后未行进一步检查。于2  相似文献   
106.
Moyamoya病(MMD)也称烟雾病或脑底异常血管网病,是一组原因不明的以颈内动脉虹吸段狭窄或闭塞,导致脑底出现异常毛细血管网为特征的脑血管病。本病起病隐匿,一般呈阶梯式缓慢进展,早期缺乏临床特异性症状、体征,易漏诊、误诊。MMD分儿童型和成人型,儿童型发病率高,成人型较少见  相似文献   
107.
IA的病因与危险因素 病因与发病机制:目前,对TIA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还存在许多分歧,但多数认为是由多种因素所致的局部脑血液循环障碍,主要原因:①微栓子栓塞,颈内动脉颅外段或椎动脉粥样硬化斑脱落或心脏、主动脉弓脱落的微栓子阻塞微小动脉,引起脑缺血表现,当栓子溶解时被阻塞的微动脉或侧支循环的代偿作用使症状缓解消失。②动脉壁狭窄、动脉痉挛,颈内动脉或椎-基底动脉先天性变异及动脉硬化性狭窄时,  相似文献   
108.
CT诊断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病历摘要患者女,58岁,2006年7月28日因坐摩托车摔伤头部及肩部入院。既往健康。查体:T36.5,P98次/min,R22次/min,Bp135/60mmHg。表情痛苦,右肩部及头部多处擦皮伤,右侧锁骨可触及骨擦感,右侧颞顶部头皮下软组织肿胀。X线:右侧锁骨骨折。头部CT:左侧额叶、顶叶脑挫裂伤伴颅内血肿,右侧颞部硬膜外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右侧颞骨线形骨折。住院期间右侧锁骨外固定康复治疗,颅内病变给予止血、营养、活化脑细胞等对症保守治疗。1个半月后,患者复查头部CT显示左侧顶叶少许低密度灶,余未见异常。X线复查右侧锁骨对位对线良好,骨痂形成。患者…  相似文献   
109.
颅内动脉瘤是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最常见原因,死、残率高,外科手术带来的创伤和术中动脉瘤破裂带来的危险使病人和医生面临着艰难抉择,微弹簧圈囊内栓塞颅内动脉瘤,目前已成为治疗颅内动脉瘤、脑血管畸形、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等脑血管疾病的有效方法之一。我科自2004年以来对13例颅内动脉瘤行血管内栓塞治疗,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0.
应用经颅超声多普勒技术对常见眼底病患者77例135只眼,进行颈内动脉和眼动脉血流状况的检测与分析。结果证实:不同眼底病及不同中医证型患者颈内动脉与眼动脉的血流状态异常情况存在明显差异;视神经萎缩的血流正常率明显高于缺血性视乳头病变和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而气滞血瘀型的血流减慢率明显高于肝阳上亢型和肝肾亏虚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