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2篇
  免费   150篇
  国内免费   64篇
耳鼻咽喉   67篇
儿科学   8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86篇
口腔科学   11篇
临床医学   229篇
内科学   288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45篇
特种医学   113篇
外科学   41篇
综合类   401篇
预防医学   169篇
眼科学   96篇
药学   145篇
中国医学   141篇
肿瘤学   38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83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70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100篇
  2011年   114篇
  2010年   90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160篇
  2007年   91篇
  2006年   90篇
  2005年   74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本文从生理学实验结果讨论了听觉外周特别是耳蜗在频率分析中的作用,通过对耳蜗的某些性质与线性带通滤波器的比较,指出了我们在采用工程语言对听觉系统进行描述时,以及在用工程的方法提高人的听力时所必需注意的某些问题,尤其是听觉外周所表现的非线性性质。  相似文献   
42.
目的:分析腭裂患儿听力阈值及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特征。方法:使用诱发电位仪电反应测听法(ERA)检测120例腭裂患儿听力阈值及BAEP检测,采用分组对照研究,进行χ2检验。结果:①ERA120例240耳中141耳听力阈值异常,发生率为58.8%,其中轻度异常占33.8%,中度异常占25%,无重度异常者;②ERAⅡ°与Ⅲ°腭裂患儿听力障碍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腭裂程度与听力障碍程度无相关性,P>0.05;③ERA≤3岁组与3~6岁组比较,听力障碍发生率差异极显著,P<0.01,3~6岁组的听力障碍发生率与>6岁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④BAEP异常81耳,其中Ⅰ、Ⅲ、Ⅴ波潜伏期(PL)延长20耳占24.7%,Ⅰ波分化不良41耳占50.6%,Ⅰ-Ⅲ峰间潜伏期(IPL)延长8耳占9.9%,Ⅲ-ⅤIPL延长6耳占7.4%,Ⅰ-Ⅴ波IPL延长15耳占18.5%,Ⅰ波PL双耳侧差增高6例。结论:①腭裂患儿存在不同程度的听力障碍,发生率为58.8%,多为轻度异常,无重度异常;②腭裂程度越重,听力障碍发生率越高,但与听力障碍程度无相关性;③年龄越小,听力障碍发生率越高,≤3岁组和>3岁...  相似文献   
43.
听力障碍者言语识别能力的降低通常涉及双重问题 ,首先 ,他们的听阈普遍较高 ,其结果降低和减小了言语舒适范围[1] ,即减少了感觉舒适的言语强度的范围。一些辅音发音部位 (placeofarticulation)的信息可帮助其识别 ,对这些低强度辅音 ,他们也常作出错误的判别。其次 ,感音性听力障碍者对阈上刺激的识别能力也有所降低[2~ 5] 。研究听力障碍者包括重度感音神经性聋者的言语识别机制具有较大的临床意义。1 阈值和信号放大用信号放大来矫治听力障碍则会导致自然语音中强度分布的变化[6] ,强度分布的变化必将影响语音的识…  相似文献   
44.
目的 :探讨单导线心房同步心室起博器 (VDD)术中、术后心房电极的感知功能特点和房室同步起搏率。方法 :术中观察心房感知电极在心房上、中、下 3个不同部位A波振幅的大小 ,和平静呼吸、深呼气、深吸气、咳嗽状态对A波振幅的影响 ,术后 3、6和 12个月观察心房感知阈值及 2 4h房室同步起搏率。结果 :心房感知阈值各期分别为 1 5±0 2、1 5± 0 3、1 4± 0 2、1 5± 0 1mV ,无显著性差异。 9例房室同步起搏率为 10 0 % ,1例为 80 % ,1例为 70 %。无一例发生快速性心律失常 ,1例出现电极导管松动致心房感知功能不良 ,再次手术得以纠正。结论 :对于窦房结功能正常的房室传导阻滞患者 ,VDD可提供理想的起搏方式。  相似文献   
45.
本文概述了已全文发表的英国高血压学会制订的最新高血压治疗指南1。自从以前的治疗指南2,3发表以来,已出现了大量新的证据,如理想血压目标4、糖尿病患者的高血压治疗47、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治疗8、不同种类降压药物疗效及耐受性的比较911、非药物治疗措施预防12,13和治疗高血压14的作用以及合并使用阿司匹林和他汀类药物的附加效益。令人关注的是,全国调查仍然显示高血压的检测、治疗和控制并不完善15。此外,已接受治疗的高血压患者仍过早地死于心血管疾病16。这些指南的目的是阐明当前高血压治疗的最佳证据及其实施情况。  血压的测量所…  相似文献   
46.
目的: 观察心房按需起搏(AAI)时心内电图的形态与起搏阈值等参数的关系。 方法:对36 例AAI起搏时记录的心内电图的A 波形态、振幅、A-V段上抬幅度进行详细测定,并与起搏阈值、心肌阻抗等参数进行相关分析。 结果:A波形态、振幅与起搏阈值、心肌阻抗均无显著相关(P> 0.05),而A-V 段上抬的幅度与起搏阈值呈明显负相关(r= - 0.548 6, P< 0.05)。A-V段高抬组的起搏阈值(0.68±0.17)V,显著低于A-V段低抬组的(1.1±0.24)V (P< 0.01)。 结论:心内电图A-V段上抬的足够幅度(> 0.3 m V)可作为AAI起搏时的一个重要技术指标,对避免电极脱位、保证较低的起搏阈值水平均具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7.
硝黄膏对金葡、白葡、酿脓链球菌均有明显的抑菌作用,以硝黄膏8、16、32mg生药/只外涂小鼠,对巴豆油所致小鼠耳肿胀有治疗作用(P<0.05);能显著提高热板所致小鼠的痛阈值,有明显的镇痛作用(P<0.05)。以硝黄膏80、160mg生药/只外涂豚鼠,对组织胺所致豚鼠致痒值有明显提高作用(P<0.05)。  相似文献   
48.
小儿耳蜗植入后电诱发复合动作电位的阈值及其临床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应用神经反应遥测(neural response telemetry,NRT)技术,测试电诱发复合动作电位(electrically-evoked compound action potential,ECAP)阈值以指导小儿人工耳蜗映射调图的策略与时机。方法:应用NRT3.0软件对辐值增长函数进行线性拟合,确定ECAP阈值。比较6例儿童植入者在术后1、2、3个月ECAP阈值的变化,同时比较了7例儿童术中、术后ECAP阈值的差异。结果:ECAP幅值增长函数在接近阈值或进入饱和时不再呈线性。术后ECAP阈值保持稳定。各导电极的术中ECAP阈值比术后阈值平均高约15CL,二者有显著性相关(R2=0.9154)。结论:应选取幅值增长函数的直线段部分进行拟合以确定ECAP阈值。术后应用ECAP阈值指导小儿映射调图时,测试一次ECAP阈值即可。术中ECAP阈值可用作开机时映射图的C值。  相似文献   
49.
目的 了解和认识体佩式 (SPrint)和耳背式言语处理器 (ESPrit 3G)在调试中的不同特点 ,以便更好地进行人工耳蜗调式。方法 对 9例年龄 2~ 5 4岁的全聋患者于手术后 6~ 2 4个月由使用SPrint转换使用ESPrit 3G ,比较使用不同言语处理器调试所创建的电听力图之阈值 (thresholdlevel,T -L)和舒适阈 (comfortablelevel,C -L)、以及在ESPrit 3G使用不同程序时的声场测试和问卷调查结果 ,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使用由SPrint获得的程序佩戴ESPrit 3G ,4例患者 (1组 )感觉聆听效果满意 ,与以往佩戴SPrint无差异。有 5例患者 (2组 )从不同言语处理器所获得的T -L和C -L有显著差异 (P <0 .0 1) ;使用不同的编程佩戴ESPrit3G进行声场 (啭音 )听阈测试 ,结果有显著差异 (P <0 .0 1) ;问卷调查显示使用经ESPrit3G直接调试获得的程序较使用由SPrint转换而来的程序有更好的聆听效果。 1组与使用ESPrit 3G调试获得程序的 2组的声场测试结果无差异 (P >0 .0 5 )。 1组与使用由SPrint转换而来程序的 2组的声场测试结果有显著差异 (P <0 .0 1)。结论 由佩戴SPrint转为使用ESPrit3G时 ,部分患者直接使用由SPrint转化而来的程序可能存在音量感受不足的情况 ,因此为了使患者获得更好的聆听效果 ,应经ESPrit 3G重新进行  相似文献   
50.
目的 了解多频稳态诱发电位(MFSSR)听阈与行为听阈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以及在不同听力损失聋儿、不同的频率两者间的差异。方法 对97例(172耳)感音神经性聋幼儿分别进行MFSSR与纯音听力测试,记录两种测试的结果。结果 MFSSR反应阈与纯音听阈在0.5k、1k、2k和4kHz处,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90、0.89、0.89和0.90,呈极显著相关(P<0.01)。MFSSR反应阈较纯音听阈高,随着听力损失加重、频率增高,两者间差距缩小;在中重度聋、重度聋和极重度聋三组聋儿0.5k、1k、2k和4kHz处两种测试的阈值差分别为中重度聋组:16.5±11.8、15.0±13.3、12.7±17.4和11.5±12.7dB;重度聋组:14.3±8.8、10.3±8.4、10.8±9.0和9.1±10.0dB;极重度聋组:7.7±5.7、7.1±5.5、5.6±5.6和5.1±5.5dB。结论 MFSSR反应阈值可以预测行为听力图,为低龄儿童及难以检测行为听力的患儿验配助听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