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9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5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10篇
口腔科学   63篇
临床医学   27篇
内科学   14篇
神经病学   52篇
特种医学   18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92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8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目的:通过研究三维转化头颅侧位片(二维)头影测量与CBCT三维头影测量两种测量方法测得的部分常用指标的结果的相关性,初步探索CBCT三维头影测量的应用。方法:选择10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错牙合畸形患者,对其进行三维转化头颅侧位片头影测量与CBCT三维头影测量,将两种方法的测量结果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和拟合优度检验,探讨两者之间的差异性和拟合程度。结果:两种头影测量方法的结果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测量方法的结果的拟合优度检验发现,7项指标拟合程度较高(0.8相似文献   
102.
<正>神经系统在各种教科书、参考书中多用线条或者断面的结构来表示[1]。这种表示方法对于了解神经系统各部分的结构、行程、毗邻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是十分必要的,但是这种方法缺乏整体形象,对于学习神经纤维的解剖缺乏立体感。锥体束作为神经系统最大的运动传导纤维,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但是,由于锥体束及其毗邻结构的成品标本多以单一的矢状面标本出现,这些标本不能够从各角度立体的显示锥体束的走行和其毗邻结构的关系。所以,需要制作出全脑小术野、多角度、多解剖平面完整暴露锥体  相似文献   
103.
基底核区脑出血病人常出现不同程度的运动功能障碍,皮质脊髓束(CST)损伤是致残的重要机制。弥散张量成像(DTI)作为目前惟一可活体研究CST的无创成像技术,可以直观评估病人运动功能的恢复,并能从传导束角度探寻运动功能康复的机制。  相似文献   
104.
目的评价减数下颌第一恒磨牙后即刻植骨对正畸治疗中牙槽嵴的保持效果。方法选取32名需要减数下颌第一恒磨牙的成年正畸患者,共40个牙位。随机分成拔牙后即刻植骨与非植骨两组。拔牙(植骨)后,患者均进行常规正畸治疗。拍摄拔牙前(To)、拔牙后一年(T1)的锥体束CT,采用Invivo Dental5.0软件进行三维测量,比较两组TO-T1牙槽嵴高度、宽度的变化。结果植骨组在拔牙后一年,距离牙槽嵴顶3mm、6mm处牙槽嵴宽度分别减小了0.71mm,0.39mm。非植骨组在3mm、6mm、9mm处牙槽嵴宽度分别吸收了4.1mm,2.4mm,1.1mm,配对T检验显示差异具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在牙槽嵴高度的保持上,非植骨组降低了1.72InIn,差异具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植骨组则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对减数下颌第一恒磨牙的成年正畸病例,即刻植骨延缓了牙槽嵴顶处骨质的吸收。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裂纹宽度对使用锥形束CT(cone beam CT,CBCT)检测根管治疗后隐匿性牙根纵裂(vertical root fracture,VRF)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年3月~2019年3月期间26例根管治疗后怀疑隐匿性牙根纵裂患牙,所有患牙均行CBCT扫描并进行术前CBCT评价裂纹有无,所有患牙均因折裂或明显骨吸收拔除,拔除后的离体牙在显微镜下确认裂纹有无,并将拔除后的VRF患牙立即进行micro-CT扫描,使用ImageJ对micro-CT图像检测出的裂纹进行宽度测量。将VRF患牙中CBCT裂纹阳性组和阴性组的裂纹宽度使用t检验比较裂纹宽度的差异。结果:26个患牙拔除后确认24个为VRF患牙,24个患牙共有49条裂纹,CBCT术前诊断VRF患牙11颗,CBCT评价VRF牙的灵敏度为45.83%,特异度为100%,准确率为50%,micro-CT扫描VRF牙检出的准确率为100%,裂纹检出的准确率为95.92%。对micro-CT图像上检测出的裂纹使用ImageJ测量CBCT阴性组的裂纹宽度在15~99μm之间,阳性组的裂纹宽度在62~288μm之间,阳性组和阴性组之间的裂纹宽度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根管治疗后隐匿性牙根纵裂牙在体CBCT检测的准确率相对较低,裂纹宽度是影响CBCT检测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06.
王晓东  刘明霞  王凯 《山东医药》2012,52(12):102+107
患者男,67岁,主因"言语不清,右侧肢体活动不利1个月"入院。患者于2011年6月12日晨起无诱因突然出现右侧肢体无力,摔倒在地,不能言语,查头颅CT提示左侧大脑半球大面积梗塞。在当地医院治疗稳定后,为进一步治疗于7月13日入我院。入院查体:神志清楚,混合性失语。可以引出水平向左眼球震颤。示齿口角向左侧歪斜,右侧鼻  相似文献   
107.
通过1990年以来26例小儿原发性脑干伤的救治,对小儿脑子伤的受伤机制、损伤部位与临床的关系以及诊断、抢救治疗方法等进行了探讨。认为小儿原发性脑干伤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脑损伤,具有昏迷深、时间长,伤后立即出现双侧锥体束征或交叉性麻痹,颅内压增高不明显,死亡率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108.
1病例介绍 患女,65岁;因突发眩晕、呕吐、行走不稳和左耳聋4天,于2003年12月19日入院。既往高血压病史10年,口服降压药维持。查体:血压.180/110mmHg,神清、语明、心肺(-)。双眼向右侧凝视,向左侧凝视时,可见水平眼震,左侧Homer征,左侧面部痛觉减低,左侧周围性面瘫,左侧角膜反射消失,左耳聋。四肢肌力、肌张力、腱反射正常,锥体束征(-)。  相似文献   
109.
以大鼠和树Gu作为研究材料,在脑正比 断一侧锥体束,用HRP逆行标记和计算机三维重观察锥体速凶在皮层的分布,以及在光镜和电镜下观察锥体神经元和GABA神经元关系。逆行标记的锥体束神经元主要分布于皮层的运动区和体感区,在枕区,扣带区, 颞区和屏状皮层中都有少量 分布。  相似文献   
110.
特殊类型小脑幕切迹疝表现为脑疝同侧肢体锥体束征或偏瘫,和(或)对侧瞳孔散大,临床上少见。我院自1994~2003年共发现此类脑疝6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共6例患者,其中男4例,女2例。年龄15~58岁,平均36岁。脑疝原因均为脑外伤所致,受伤至发生脑疝时间3~10h。6例患者就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