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577篇
  免费   596篇
  国内免费   272篇
耳鼻咽喉   92篇
儿科学   105篇
妇产科学   75篇
基础医学   333篇
口腔科学   103篇
临床医学   4366篇
内科学   1350篇
皮肤病学   20篇
神经病学   2960篇
特种医学   1238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2128篇
综合类   10156篇
预防医学   1245篇
眼科学   71篇
药学   3760篇
  38篇
中国医学   1281篇
肿瘤学   122篇
  2024年   88篇
  2023年   344篇
  2022年   270篇
  2021年   422篇
  2020年   455篇
  2019年   491篇
  2018年   200篇
  2017年   402篇
  2016年   553篇
  2015年   599篇
  2014年   1095篇
  2013年   1229篇
  2012年   1579篇
  2011年   1605篇
  2010年   1568篇
  2009年   1605篇
  2008年   1764篇
  2007年   1846篇
  2006年   1578篇
  2005年   1933篇
  2004年   1707篇
  2003年   1629篇
  2002年   1142篇
  2001年   1115篇
  2000年   711篇
  1999年   640篇
  1998年   548篇
  1997年   512篇
  1996年   393篇
  1995年   366篇
  1994年   282篇
  1993年   190篇
  1992年   144篇
  1991年   116篇
  1990年   110篇
  1989年   93篇
  1988年   38篇
  1987年   35篇
  1986年   27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陈瑛 《医药论坛杂志》2006,27(18):117-117
脑出血是一种高发病、高致残率的疾病。为了提高脑出血患者治愈率和预后神经功能恢复质量,提高日后生活能力。我院神经内科自2002年3月~2004年4月开展采用YL-1型一次性使用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治疗脑出血58例,获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共58例,其中男  相似文献   
92.
单纯皮质动脉破裂出血致急性硬膜下血肿临床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院自1989年至2000年间收治经手术证实的脑皮质动脉破裂出血致急性硬膜下血肿33例.现对其临床特点进行分析讨论,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3.
目的提高对老年人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的认识,争取早期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近十年间收治的41例老年人慢性硬脑膜下血肿临床资料。结果全组病例均采用手术治疗,其中钻孔或锥颅冲洗引流术35例,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6例,全组无手术死亡病例,2例复发,其中1例术后再出血行开颅血肿清除而愈,另1例经保守治疗而愈。结论老年人慢性硬脑膜下血肿多系外伤引起,一旦诊断明确,即应争取手术,钻孔或锥颅手术疗效是确切的,但也存在一定的血肿复发。  相似文献   
94.
唇癌主要为鳞癌,腺癌很少见.多发生于下唇,常发生于下唇中外1/3间的唇缘粘膜,早期为疱疹状结痂肿块,或局部粘膜增厚,随后出现火山口状溃疡或菜花状肿块.唇癌生长较慢,无自觉症状,以后肿瘤向周围皮肤及粘膜扩散,同时向深部组织浸润.下唇癌常向颌下及下颌下淋巴结转移.临床晚期,虽无淋巴结转移的唇癌,可行选择性颈淋巴结清扫术.本院于2005年3月成功为1例下唇癌晚期病人实施病灶扩大切除 颈淋巴结清扫术,疗效好.本人是此病人住院期间责任护士,现将此病人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5.
本院自1998年6月至2001年6月采用立体定向微创术及亚低温治疗急性颅内血肿80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6.
我院自1994年3月-2005年3月对148例脑出血病人行锥颅置管血肿引流术,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7.
目的分析钻孔并注入尿激酶引流治疗外伤性硬膜外血肿(TEDH)的临床效果,探讨其手术适应证及手术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钻孔并注入尿激酶引流治疗TEDH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临床症状完全消失28例(87.5%)。好转4例(12.5%),其中术后一侧肢体轻度瘫痪(肌力约3~4级)2例,癫痫1例,头痛、头晕1例。4例患者术前均合并不同程度的脑挫裂伤。结论钻孔并注入尿激酶引流治疗TEDH操作简单、创伤小、安全有效、费用低,虽不能完全代替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但实为治疗部分TEDH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98.
目的 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重症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对比研究的方法,观察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与内科保守治疗重症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疗效.结果 治疗组血肿清除率大部分在75%~90%之间,治疗组的病死率为16.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1.5%(P<0.05).结论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简便安全、定位准确,早期进行该手术,对防止血肿压迫脑组织的不可逆损害,降低病死率,提高生存质量都有积极的意义,是治疗重症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一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99.
我科自2000年8月至2004年5月期间,将过去常用的手术室颅骨钻孔冲洗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改进为利用自制颅骨手锥床边锥颅置管负压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20例,效果良好,手术时间短,费用少,脑组织复原快,愈合快,很大程度上减少颅内积气,血肿腔残液或因液量较多需二次手术等缺点。  相似文献   
100.
静脉穿刺后造成皮下渗血甚至血肿并非罕见,尤其是选用较大号针头作静脉抽血后更是如此。通常拔针在拔针前先用一支棉棒横压针眼至拔针后约5分钟。这种方法会增加针头对血管壁的磨擦及损伤。棉棒只压迫了皮肤的针眼而未压迫静脉壁的针眼,易造成静脉壁针眼渗血。在寒冷季节受术者穿衣较多,尤其是袖口有松紧带者,当袖口拉起至上臂时,如同上血带使局部受压。另外拔针后短时间内术侧过度用力,均可使静脉压力升高,也是穿刺拔针后皮下渗血甚至形成血肿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