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423篇
  免费   4923篇
  国内免费   2841篇
耳鼻咽喉   738篇
儿科学   879篇
妇产科学   862篇
基础医学   4292篇
口腔科学   935篇
临床医学   14127篇
内科学   4998篇
皮肤病学   1374篇
神经病学   3243篇
特种医学   3295篇
外国民族医学   38篇
外科学   9512篇
综合类   31376篇
预防医学   7999篇
眼科学   1628篇
药学   13490篇
  146篇
中国医学   15407篇
肿瘤学   1848篇
  2024年   739篇
  2023年   2364篇
  2022年   2351篇
  2021年   2895篇
  2020年   2777篇
  2019年   2756篇
  2018年   1339篇
  2017年   2408篇
  2016年   2573篇
  2015年   3118篇
  2014年   5411篇
  2013年   5072篇
  2012年   6799篇
  2011年   7039篇
  2010年   6350篇
  2009年   6058篇
  2008年   6849篇
  2007年   6104篇
  2006年   5846篇
  2005年   6193篇
  2004年   4658篇
  2003年   4450篇
  2002年   3621篇
  2001年   3054篇
  2000年   2402篇
  1999年   1877篇
  1998年   1623篇
  1997年   1530篇
  1996年   1508篇
  1995年   1346篇
  1994年   1163篇
  1993年   785篇
  1992年   733篇
  1991年   637篇
  1990年   558篇
  1989年   559篇
  1988年   171篇
  1987年   149篇
  1986年   123篇
  1985年   96篇
  1984年   35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20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4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991.
产科手术     
酒石酸布托啡诺在剖宫产术后静脉镇痛效果的临床观察;新式剖宫产对再次剖宫产腹腔粘连探讨;剖宫产大出血行改良式部分子宫切除术的临床应用;0.5%布比卡因在妊高征剖宫产术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中的应用体会;B超监护下宫腔镜对子宫切口妊娠物的诊治价值[编者按]  相似文献   
992.
子宫肌瘤为妇女生殖系统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多发生于30-50岁之间。现将子宫肌瘤病患者的心理问题及护理对策初探如下:  相似文献   
993.
MRI眶内结构定量分析在Graves眼病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MRI测量正常对照组和Graves眼病组的眼外肌、眶内侧脂肪厚度及T2弛豫时间,探讨MRI在Graves眼病诊断、指导临床分期及判断疗效方面的价值。资料与方法正常对照组25名50只眼;Graves眼病组30例,均为双侧突眼,共60只眼,行眼眶MRI扫描。分别测量眼球突出值、眼外肌短径及长径并计算短径与长径的比值(R值),测量球内侧脂肪厚度,根据SE双回波T2WI测得眼肌及球后脂肪的T2弛豫时间。结果(1)病变组眼球突出值明显大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病变组各眼外肌短径均明显大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除下直肌外,病变组其余眼外肌的长径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变组眼肌的R值均明显大于正常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病变组球内侧脂肪的厚度明显大于正常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病变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眼外肌的T2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而球后脂肪T2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眶内组织的定量测定对Graves眼病的诊断、指导临床分期、判断疗效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994.
我们通过对不同浓度的甲磺酸罗比卡因应用于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的比较,验证甲磺酸罗比卡因临床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60例ASAⅠ~Ⅱ级,年龄18~55岁,体重50~70kg,拟行上肢手术患者,男39例,女21例。入选患者均无局麻药过敏史,无服用肝素类  相似文献   
995.
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三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DRD).是一种治疗效果相对较好的少见的遗传性疾病,但是由于人们对其的认识不足,常导致误诊、误治。现将本院于2001年9月-2005年5月收治的3例患者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96.
1 间接复位,椎弓根钉固定及经椎弓根体内羟基磷灰石移植治疗急性胸腰段爆裂型骨折的回顾性研究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脂质沉积性肌病(lip id storagy myopathy,LSM)的临床及病理特征。方法收集3例经病理检查确诊的LSM,结合相关文献分析其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临床以近端肌无力、萎缩为主要表现,有运动不耐受特点,肌电图示以肌源性损害为主,可合并神经源性损害,肌酶以CK和LDH升高为主,对激素反应早且明显,病理特征是Ⅰ型肌纤维内大量脂质颗粒沉积。结论LSM临床无特征性表现,确认依赖于肌肉病理学检查。  相似文献   
998.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6,14(13):1000-1000
由全国骨肌系统冲击波联合会(筹)和武警总医院骨科共同主办的首届骨肌系统体外冲击波疗法(ESWT)研讨会及学习班拟定于2006年10月18—21日在北京举行。  相似文献   
999.
病例1女,18岁。因右颈部肿块2年,右肩不适、上肢乏力1年入院。病程中自觉肿块逐渐增大,右上肢乏力加重,伴有小指麻木。临床检查:右颈部锁骨上触及约3 cm×2 cm肿块,固定、无压痛。右胸大肌锁骨部明显萎缩,背阔肌和手部骨间肌轻度萎缩,右小指轻度爪形指,腕部桡动脉搏动减弱。右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研究双侧丘脑底核(STN)脑深部电刺激术(DBS)治疗原发性肌张力障碍的长期疗效:方法 比较15例行舣侧STN—DBS治疗的原发性肌张力障碍患者,手术前后的Burke—Fahn—Marsden肌张力障碍评分改善程度及长期改善效果。结果 15例原发性肌张力障碍患者中12例在开启刺激器后症状即刻得到部分缓解,以不自主运动、异常姿势及躯体的扭转改善为主,其中9例在刺激1—3d后、3例刺激1,周后改善75%以上,6个月后平均改善92%;1例在2个月后开始改善,6个月后改善90%以上;2例在1个月开始出现轻微改善,6个月后改善了76%:15例患者的长期随访结果显示其疗效稳定,经过1—3次程控后不需经常调整刺激参数:所有患者未出现手术相关并发症及永久性副作用。结论 双侧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术对原发性肌张力障碍有显著的治疗效果,且疗效持久、稳定,无并发症及永久性副作用。比较GPi—DBS而言,STN—DBS起效快、最件刺激化点及参数易于确定、刺激参数水平低、长期疗效稳定,可能是原发性肌张力障碍DBS治疗的理想靶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