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744篇
  免费   997篇
  国内免费   822篇
耳鼻咽喉   613篇
儿科学   1218篇
妇产科学   430篇
基础医学   1280篇
口腔科学   1976篇
临床医学   5747篇
内科学   1306篇
皮肤病学   130篇
神经病学   1392篇
特种医学   2050篇
外国民族医学   13篇
外科学   5658篇
综合类   10032篇
预防医学   2389篇
眼科学   252篇
药学   3076篇
  29篇
中国医学   786篇
肿瘤学   186篇
  2024年   149篇
  2023年   569篇
  2022年   484篇
  2021年   592篇
  2020年   667篇
  2019年   561篇
  2018年   323篇
  2017年   514篇
  2016年   685篇
  2015年   769篇
  2014年   1369篇
  2013年   1406篇
  2012年   2114篇
  2011年   2109篇
  2010年   2077篇
  2009年   2059篇
  2008年   2400篇
  2007年   2353篇
  2006年   2158篇
  2005年   2217篇
  2004年   1815篇
  2003年   1636篇
  2002年   1553篇
  2001年   1213篇
  2000年   912篇
  1999年   850篇
  1998年   735篇
  1997年   706篇
  1996年   711篇
  1995年   672篇
  1994年   533篇
  1993年   393篇
  1992年   308篇
  1991年   262篇
  1990年   225篇
  1989年   252篇
  1988年   58篇
  1987年   65篇
  1986年   32篇
  1985年   31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21.
随着脊柱外科的发展,参与脊柱侧凸治疗的医生越来越多,矫形器械不断进步,矫形手段不断增多。在脊柱侧凸的诊治中,也存在一些有争议和值得探讨的问题。如:对胸腰段或腰段侧凸是行前路手术还是行后路手术?对先天性胸腰椎半椎体畸形如何选择手术时机、芳式和入路?怎样使脊柱侧凸微创技术健康发展?如何掌握退变性脊柱侧凸的手术适应证?等等。为此,本刊特邀了有关专家对上述问题进行讨论,供同道们参考。[编者按]  相似文献   
22.
1995年Picetti与其同事首次采用电视辅助胸腔下外科技术(video—assi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行脊柱胸椎侧凸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畸形矫正内固定术,1999年在欧洲脊柱外科会议上报告50例,2001年在美国脊柱杂志上发表。笔者于1997年开展扩大操作口电视辅助胸腔镜下外科技术(enlarged manipulation incision of vid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EMI—VATS)矫正脊柱胸椎侧凸,2001年采用VATS技术矫正胸椎侧凸。  相似文献   
23.
先天性屈指症的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先天性屈指症表现为一指或多指屈曲畸形,可合并先天性多关节挛缩症及其他先天性畸形,多发于中、环、小指,女性多见,有遗传倾向。1992—2004年,我科共收治10例17指屈指症患者,其中1例合并多关节挛缩症。  相似文献   
24.
Chiari Ⅰ型畸形手术前后的诱发电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Chiari Ⅰ型畸形患者手术前后的诱发电位的变化规律,观察手术前脊髓空洞的程度与诱发电位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对2003年10月-2004年9月收治的15例Chiari Ⅰ型畸形患者,采取寰枕减压术、硬膜成形术。手术前第1~3d和手术后第10—14d分别检测BAEP、SEP、MEP,然后对这些患者经过6个月的随访,进行脊髓功能JOA评分和MRI复查。[结果]15例Chiari Ⅰ型畸形患者手术前14例SEP、MEP异常,手术后临床症状均有所缓解,脊髓功能JOA改善率为60.3%,MRI复查显示脊髓空洞明显缩小、诱发电位SEP检测P40-N22、N20-N13潜伏期与MEP检测中枢传导时间CMCT值和BAEP检测Ⅰ—Ⅴ峰间期,三者测的值比术前均缩短,差异有显著性。同时发现Chiari畸形患者的SEP与MEP检查测得皮层值术后比术前缩短,差异有显著性,而外周神经传导时间术后与术前比较却没有任何变化。[结论]诱发电位可以作为评价Chiari Ⅰ型畸形手术前后效果的客观而相对准确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5.
脑血管畸形是异常血管表型的病灶。脑动静肪畸形(AVM)和海绵状血管瘤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血管畸形。目前对于这些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机制知之甚少。动静脉畸形和海绵状血管瘤中都可能存在血管的发生和生长,与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关。血管的生长依赖于内皮细胞相互之间以及和细胞外间质的相互作用。内皮细胞的粘附性改变是这一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步骤。整合素在脑内分布非常广泛,属于细胞粘附因子的一种,是介导细胞与细胞之间以及与细胞外间质之间粘附作用的主要因子。整合素β1、β3和β5都是影响血管生成的重要因子[1]。我们通过比较脑动静…  相似文献   
26.
随着交通、工伤事故增多,跖跗关节(Lisfrane关节)损伤明显增多。由于跖跗关节为中足一复杂的复合性结构,处于足弓顶部,在步态中支撑体重,它的损伤、破坏常严重影响步行或致足畸形,此类损伤在临床中并不少见,易漏诊,因其结构复杂,在诊治中易出现失误。我院2001年6月~2005年6月共收治跖跗关节骨折脱位12例,现分析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7.
山西省出生缺陷高发区土壤元素分布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了解出生缺陷高发区土壤中元素分布特征,为出生缺陷的干预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于2005年1-5月,选择山西省吕梁山区出生缺陷高发的中阳县和交口县作为出生缺陷高发区,以人口相对集中的河道两侧为采样点,共涉及8个乡镇,79个行政村;选择晋中盆地出生缺陷低发的祁县作为出生缺陷对照区,采样点均匀分布,共涉及6个乡镇,27个行政村.采集距耕地表层10~20cm深的土壤,共采集样品131件.采用ICP-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法,对土壤样品中的16种元素进行测定.结果 高发区土壤中元素总量明显高于低发区.与祁县相比,交口县土壤中元素含量偏高的有As、Mo、Pb、Ni、V,含量偏低的元素有Se,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阳县土壤中含量偏高的元素为Sn、Se、Mo、Zn、Sr、Pb、Ni、Fe、V、Ca、Cu、Al,偏低的元素为Mg和N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土壤中元素含量(μg/g)与出生缺陷发病率的(1/万)逐步回归分析显示,交口县土壤中Mo、Al、As、Ni、Pb、Zn元素对病情影响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其标准的逐步回归判别方程为:y=-1.321 1.106 Mo-0.509 Al 0.117 As 0.663 Ni-0.429 Pb-0.262 Zn(R2a=0.891);中阳县土壤中Pb、Mg、Ca、Al、Zn元素对病情影响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标准回归方程为:y=-1.757 0.441 Pb-0.264Mg 0.309 Ca-0.186Al 0.162Zn (R2a2=0.839).结论 交口县和中阳县土壤中Pb、Mo、Al等含量异常可能是两县出生缺陷高发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8.
心血管造影在复杂和(或)复合先天性心脏病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凌坚  刘玉清 《中华放射学杂志》2006,40(12):1281-1285
目的 探讨心血管造影在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复杂和(或)复合畸形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360例复杂和(或)复合畸形造影所见及其与超声心动图等临床检查的联系。结果 本组360例(包括75例肺动脉闭锁合并室间隔缺损、62例右室双出口、60例法乐四联症、52例单心室、42例大动脉错位、15例三尖闭锁、6例冠状动脉异常、5例完整型肺静脉畸形连接、5例完全型心内膜垫缺损、4例共同动脉干、3例室间完整的肺动脉闭锁、7例其他病例和24例外科术后检查)心血管造影和超声对比,纠正后者误、漏诊分别为34、30例及对合并畸形误诊16例。对复杂和(或)复合畸形中体肺侧支血管、冠状动脉畸形和肺动脉段分支及其异常的检测和诊断优于超声心动图,并可测量肺动、静脉压力及体肺侧支血管压力而优于其他影像学检查方法。结论 对于先心病复杂和(或)复合畸形的疑难病例诊断和鉴别诊断,尤其显示体、肺及冠状动脉分支的全貌及相关病变,以及测量肺动脉和心室压力等,心血管造影(含DSA)仍有重要或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29.
自1997年1月至2004年8月,我们应用侧脑室外引流和腰椎穿刺放液、脑脊液置换治疗严重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44例,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24例,女20例;年龄18岁~74岁,平均58岁,其中60岁以上20例,占45.4%。全部病人均行多次脑CT检查,均有广泛蛛网膜  相似文献   
30.
三叉神经痛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文 《医学文选》2006,25(4):905-906
三叉神经痛是最常见的面部疼痛综合病征,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有中枢病变学说和周围病变学说,近年来又发现与免疫和生化因素密切相关,目前主要认为是疾病或神经激惹导致感觉冲动传输异常所致。肿瘤、血管畸形等原因也可以导致发作,精神因素也可影响发作。根据致病原因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症状性)两大类,目前尚无十分理想的治疗方法,现就临床应用较广的治疗方法和最新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