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881篇
  免费   6490篇
  国内免费   3700篇
耳鼻咽喉   2105篇
儿科学   1265篇
妇产科学   2032篇
基础医学   5397篇
口腔科学   1644篇
临床医学   19407篇
内科学   6883篇
皮肤病学   2537篇
神经病学   4613篇
特种医学   6854篇
外国民族医学   80篇
外科学   14169篇
综合类   41784篇
预防医学   8655篇
眼科学   2446篇
药学   14959篇
  165篇
中国医学   11801篇
肿瘤学   8275篇
  2024年   785篇
  2023年   2882篇
  2022年   2576篇
  2021年   3132篇
  2020年   3158篇
  2019年   3195篇
  2018年   1694篇
  2017年   2798篇
  2016年   3290篇
  2015年   3950篇
  2014年   6659篇
  2013年   6658篇
  2012年   8706篇
  2011年   9391篇
  2010年   8743篇
  2009年   8272篇
  2008年   9352篇
  2007年   8693篇
  2006年   7815篇
  2005年   8231篇
  2004年   6943篇
  2003年   6389篇
  2002年   5519篇
  2001年   4872篇
  2000年   3731篇
  1999年   3103篇
  1998年   2629篇
  1997年   2361篇
  1996年   2256篇
  1995年   1821篇
  1994年   1417篇
  1993年   918篇
  1992年   770篇
  1991年   708篇
  1990年   530篇
  1989年   582篇
  1988年   164篇
  1987年   136篇
  1986年   90篇
  1985年   69篇
  1984年   25篇
  1983年   23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8年   4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91.
乳腺癌是危害女性健康的常见肿瘤,通过内分泌治疗和分子靶向治疗等手段可大大提高患者的生存率。目前,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DK)4/6抑制剂对乳腺癌的治疗表现出很好的临床活性,它通过干扰细胞周期进程从而选择性地阻滞肿瘤细胞生长,能够显著延长激素受体阳性(HR+)乳腺癌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但长期使用存在原发性和获得性耐药的问题。CDK4/6抑制剂的耐药机制是多因素的,如视网膜母细胞瘤蛋白(Rb)基因缺失、细胞周期蛋白E1基因以及CDKs过表达等,有关该领域的研究尚未成熟,仍处于不断发展中。有研究表明外泌体通过在细胞间转运一系列蛋白质、DNA和RNA组分,参与细胞之间的信息交换,可能与肿瘤的预测、诊断及耐药存在相关性。因此本文就外泌体相关基因表达与乳腺癌CDK4/6抑制剂耐药的相互联系进行综述,讨论以此靶点进行乳腺癌诊疗及抗CDK4/6抑制剂耐药的可能性,为改善乳腺癌预后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92.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是继发性高血压的常见原因,易导致患者心脑血管等靶器官损害。近几年,随着基因组测序技术和转基因小鼠模型的应用,大量临床和基础研究对其进行了相关研究,但人们对PA的发病机制依然不明确。本文将对PA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93.
鼻息肉作为耳鼻咽喉科的常见疾病,人群发病率约为1%~4%。鼻息肉的组织学特征表现为血管内皮间隙增大,导致大量血浆蛋白漏出,组织呈现高度水肿的状态。外泌体作为一种纳米级囊泡,能运载多种蛋白质、mRNA、miRNA等物质,通过影响鼻腔菌群多样性,调节血管生成及通透性,分泌多种特定蛋白质等方式调控鼻息肉的发生发展。本文综述外泌体调控鼻息肉的发病机制,旨在为鼻息肉的临床诊治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94.
撤稿声明     
本研究团队在《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发表了论文《益肾骨康方对骨转移癌疼痛大鼠脊髓背角的作用》(2014年20卷第21期,作者:刘蔚霞,张平,周磊,冯利)和《益肾解毒方对小鼠肺腺癌骨转移瘤RNase L蛋白表达的调控作用》(2017年23卷第20期,作者:张平,孙凯,李永秀,邱成新,胡佩岩),由于发表作者与研究合作者署名存在争议,本研究团队决定将这两篇已经刊登的学术论文进行撤稿处理,并向广大读者和《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编辑部表示诚挚歉意。  相似文献   
95.
目的观察健脾温肾软坚解毒方、康艾注射液联合低剂量化疗对老年脾肾两虚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瘤灶、免疫功能及无进展生存期的影响。方法将80例老年脾肾两虚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常规剂量化疗,治疗组予健脾温肾软坚解毒方、康艾注射液联合低剂量化疗。化疗2个周期后,观察两组患者瘤灶、免疫功能的变化情况,随访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结果①试验期间,对照组脱落2例,试验组无脱落,最终完成试验者78例,其中治疗组40例,对照组38例。②两组实体瘤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化疗1个周期与化疗前组内比较,两组血清NK、CD3~+、CD4~+、CD8~+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2个周期与化疗前组内比较,治疗组血清CD8~+水平升高(P0.05),对照组血清NK、CD3~+、CD4~+水平降低(P0.05)。化疗1个周期后组间比较,治疗组血清CD3~+、CD4~+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化疗2个周期后组间比较,治疗组血清NK、CD3~+、CD4~+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④两组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均为4.5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温肾软坚解毒方、康艾注射液联合低剂量化疗能有效控制老年肺肾两虚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瘤灶变化,并有利于稳定血清NK、CD3~+和CD4~+水平,保护患者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96.
97.
胃肠道间质瘤(GIST)是最常见的消化道间叶组织来源肿瘤,约10%的GIST患者分子检测无KIT/PDGFRA基因突变,称为野生型GIST。根据是否有琥珀酸脱氢酶B(SDHB)表达缺失,野生型GIST可分为SDH缺陷型和非SDH缺陷型,SDH缺陷型包括无综合征相关性、Carney三联征相关性及Carney-stratakis综合征相关性GIST;非SDH缺陷型包括BRAF突变、Ⅰ型神经纤维瘤病相关性、K/N-RAS突变及四重野生型GIST等。野生型GIST的发生发展、临床病理特征和治疗原则均与KIT或PDGFRA突变的GIST有较大差异。本文就野生型GIST的分子机制和临床诊疗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98.
背景与目的:外泌体是包含了复杂RNA和蛋白质的小膜泡,其中肿瘤细胞分泌的外泌体中的mRNA携带了大量肿瘤细胞遗传信息,因此对外泌体中特异性mRNA的分析,有望找到肿瘤诊断的新型分子标志物和治疗靶点。本研究通过高通量筛选与生物信息学方法探讨肝细胞癌(HCC)患者血清外泌体mRNA的表达特征及其潜在功能。方法:采集3例HCC患者及3例正常人的静脉血,用外泌体提取试剂盒提取血清外泌体,用Magen试剂盒提取外泌体RNA,对血清外泌体mRNA进行纯化、行反转录形成cDNA、PCR扩增、测序,最后将对所得数据质量进行评价后与参考数据进行比对,分析得到差异表达外泌体mRNA,并采用GO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对差异基因进行功能与通路注释。结果:与正常人比较,HCC患者有397个外泌体mRNA表达上调,192个外泌体mRNA表达下调;其中,NRGN、PF4、RGS18等17个基因表达明显上调,CXCL8、MORF4L2、SYCP1等14个基因显明显下调。GO富集分析显示,表达上调的外泌体mRNA的靶基因与蛋白质结合、蛋白质异二聚化活性、免疫系统过程的调节、胞外囊泡、细胞外细胞器、应激反应等有关,表达下调的外泌体mRNA的靶基因与嗅觉受体活性、细胞因子活性、CXCR趋化因子受体结合、中间丝、中间丝状细胞骨架等有关;KEGG通路分析显示,在上调的外泌体mRNA中,30条通路被显著富集,在下调的外泌体mRNA中9条通路被显著富集,其中,在上调的外泌体mRNA中,血小板激活、Rap 1信号通路、吞噬体、病毒致癌、肌动蛋白细胞骨架的调节与抗原处理和呈递等是最丰富和最有意义的通路;在下调的外泌体mRNA中,基础转录因子和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分别是最丰富和最有意义的通路。结论:HCC患者与正常人的血清外泌体mRNA表达特征存在较大差异,其与HCC发生、发展、转移可能密切相关,这为寻找新的诊断标志物及治疗靶点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9.
100.
目的分析传统手术与微创手术方法治疗甲状腺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90例甲状腺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采用微创手术治疗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方法 ,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过程的一般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83.5±10.6)min、术中出血量为(16.8±6.9)ml、手术切口为(4.0±0.8)cm、住院时间为(5.1±1.4)d,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119.8±21.6)min、术中出血量为(41.8±13.2)ml、手术切口为(7.8±2.7)cm、住院时间为(7.6±1.9)d,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发生率13.3%低于对照组3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微创手术方法治疗甲状腺瘤能够减小创伤面积、促进康复、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